瞄准中俄还是为了稀土?美防长突然造访蒙古

深海区特约撰稿人 杨震

在亚洲的版图上,经济落后且人口较少的蒙古向来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国家。然而,这个低调的国家最近和美国的互动却引起各国的关注:8月7日,正在亚太地区巡访的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到访蒙古,继续为加强与蒙古的战略关系开展外交攻势。这是美国防长5年来再次访问这个地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国家。

500

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

为什么是蒙古?

美蒙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7年蒙美正式建交。1991年贝克在访问蒙古国时首次将蒙古国看作是美国的“第三邻国”;1998年时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再次强调到,从民主观和经济模式来看两国是邻国。在“9·11事件”之后,蒙美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美继续加强与蒙政治和军事合作,把蒙古国作为其在亚太的重要基地。2004年两国确立了“全面伙伴关系”。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问蒙古国,将蒙美关系推到了一个新阶段。2009年和2010年,蒙古国对其1994年制定的《对外政策构想》做了重要修改和补充,把“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以法律形式加以强化。

500

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问蒙古国

美国之所以如此青睐这个亚洲的内陆国家,无非是几个原因:蒙古转型采纳了美国的民主价值观,政治上实行多党派民主选举,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市场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蒙古位于两大邻国中俄之间,东西联接中亚-东北亚两大地缘政治板块,其地缘战略重要性非同一般。

美国的算盘

路透社指出,五角大楼正在寻求执行以应对中俄为中心的战略,蒙古则最好地代表了美国未来数十年的重点所在,埃斯珀此行凸显了蒙古在这一地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国家,美国在此时如此厚待蒙古,自然有其算盘。

首先是为“印太战略”寻找一个在亚洲大陆内部的战略支撑点。美国的“印太战略”是一个涵盖印度洋、亚洲大陆和太平洋的地缘战略,其针对的目标不言而喻就是中国。在印度洋,美国的战略支撑点是印度;在太平洋,则是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海上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当然,只是美国美好的幻想。然而,在亚洲大陆美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支撑点。而处于中俄之间的蒙古与美国有长期军事合作关系,且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同,美国妄图将其培养成“印太战略”在亚洲大陆的战略支撑点。因此,美国传统基金会副幕僚长金凡中撰文表示,“蒙古是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盟友,决策者须认识到蒙古具有的独特潜力,它可以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强大存在。”

其次是寻找稀土资源。美国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之后久战不下。令美国意外的是,中国不仅不屈服,还有还手之力。稀土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反制武器之一——中国在稀土资源、稀土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美国认为,美国军火库里的每一种先进武器——从战斧巡航导弹到F-35战斗机,再到配备宙斯盾的驱逐舰、巡洋舰等各式舰只——都绝对依赖于用稀土元素制造的零部件。包括永磁体、特种合金等关键物品,它们几乎全部产自中国。为了减少对中国的稀土依赖,美国加强了与蒙古的合作。有数据指出,蒙古国稀土储量3100万吨,约占全球稀土储量的16.8%,仅次于中国。如果能够获得蒙古的稀土资源,无疑有利于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继续跟中国“闹妖”。

500

蒙古国有大量的稀土资源

最后是在中俄的后院打入一个楔子。特朗普在其上台后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声称,中国与俄罗斯的“野心”、伊朗和朝鲜的“流氓政权”,以及企图对美国发动攻击的国际恐怖组织是美国面临的3个主要挑战。在这样的认知下,美国加大了对中俄两国的军事压力。而蒙古地处中俄两国之间,如果在此强化美国的军事存在,无疑将会使中俄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一名美国国防部匿名高级官员透露,美国希望和蒙古扩大防务和情报合作,指出蒙古的位置使其成为建立针对美国对手的监听和监控站的理想地点。此外,美国也希望扩大利用蒙古寒冷的气候条件进行军事训练。一旦美国得偿所愿,中俄的周边安全形势将因此恶化。

“蜜月”有多久?

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山响,但能否如愿也得看蒙古愿不愿意。从长远来看,蒙古很有可能不会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

首先,独特的地缘位置决定了蒙古不太可能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蒙古作为一个不具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其对外联系完全受邻国控制,对外经济贸易来往、战略交通都必须经过邻国的领土与领空进行。一旦听信美国而触怒中俄,蒙古可无法承受大国之怒——而且还是两个大国。

其次,脆弱的经济结构也使蒙古在安全问题上不可能背离中俄投向美国。蒙古经济基础较弱,财政实力较差,产业结构单一,过于依赖矿产资源,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具体来说,由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开采获得大量外汇收入之后,政府没有能力经营外汇收入,结果导致国际自然资源价格暴跌之后,国家遭受双重打击,一方面自然资源价格下跌使得国家财政收入急剧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持有外汇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国家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蒙古自然不肯开罪中俄两国,尤其是其矿产的大买家——中国。

此外,拉拢收买也得花本钱。以美国现如今的状况,能够拿出多少资源给蒙古?恐怕不乐观。

由此可见,美蒙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要想达到美国期待的水平恐怕不可能——毕竟美国既没法喂饱它,更没法把它搬走。

编辑:王若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