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让中国变成现在的“强大中国”

最近由美国《纽约时报》挑起的所谓辩论,引发了世界政治界,经济界,外交界的强烈反映。各种论点看法纷纷出笼,谁也说服不了谁。

辩论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认为当年不该让中国加入WTO,不给中国搭建“舞台”,结果是“养华为患”,造成如今美国被中国超越的“威胁”。

所以,另外一派就是如今的“遏华”派,断联派,反华派,他们坚持冷战战略,坚持把中国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让中国成为不惧威胁的“熊猫”。

然而,这些辩论都犯了一个最最基础逻辑的错误,就是你美国太把自己看大了,这两种观点的实质就是,世界以“美国独尊”,顺美国者昌,逆美国者亡。

哈,美国有的人真是太自恋了。因为美国太把自己的力量看大了。因为中国的发展,强大的最基础,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美国给的机会,而是另有“沉默的角色”,它就是前苏联。

正是前苏联对中国的背信弃义,正是前苏联让中国树立了一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成长发展政策。如果没有前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和后来的背叛,中国对自己的发展模式不会有如此清醒,透彻,痛定思痛的醒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国找到了如何发展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电气化的发展模式:以自己为主,兼学别国经验。

正是在这个时刻,美国找到了中国。别忘记,那个时候是美国更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更需要美国。因为美国急需有中国作为遏制苏联威胁的帮助。同时,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市场正处于国内需求不足,特别需要寻找更大的替代市场,而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经济不具有西方固有的“侵略性”,所以,美国资本,美国政治家,力图利用中国的市场解决美国当时技术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中国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的需求一拍即合。美国的农业产品正寻找最佳的吸纳“超市”,美国那个时候的大豆等产业就已经对中国市场垂涎欲滴。

后来,让中国进入WTO就成为美国的不二选择,因为只有如此,美国的经济发展才可能找到最好的释放渠道。

事实是,美国当时想搭中国发展的便车。想占中国资源便宜,劳动力便宜,市场成本便宜,而不是中国想占美国的便宜。

现在美国得便宜卖乖,反而反咬中国的发展如何占了美国多大便宜,美国这么说,亏不亏啊?去问问美国的企业,过去几十年有多少美国企业借中国发了财?有多少美国人民享受了中国发展的红利?

美国现在反咬中国,这是没有基本良知。

当然,中国自身从和美国企业的合作中收益多多,美国的管理经验,技术,市场让中国少走不少弯路,绕开了前苏联时期留下的“遗毒”,困境。中国对美国企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帮助,贡献从来给予高度赞扬,还希望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各项合作。

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正是当年的苏联,逼出了中国人的创新力和制造力,正是那个时代逼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才有后来中国的迅速发展。

而美国的现在或现在的美国,正在步前苏联的错误:背叛中国,开始全面与中国切割断链,以为这样可以扼杀中国发展。美国就是忘了,前苏联没有实现的目标,你美国现在也同样实现不了。遏制与封杀,只能让中国更加发愤图强,自求发展。

美国《纽约时报》的这场辩论可以结束了,因为你们讨论的就是个伪命题,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美国应当研究,不是中国发展太快,而是美国最近机器老化,失去维修能力,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征,所以发展速度降速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别找客观原因,问题在自身。

美国当自新,反醒,反视自己的问题才对。

中国曾经感谢前苏联给中国的刺激,如今应当感谢美国的刺激了。真希望美国有人能迷途知返,懂得中国的“物极必反”的哲学力量。

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