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大败局之雪佛兰:从年销76万辆到月均销800多辆 雪佛兰到底输在哪里?

500

作者:kimsu

雪佛兰,这个曾在华创造年销76.7万辆辉煌的美系品牌,如今却身陷困境。数据显示,2024年雪佛兰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仅为5.27万辆,同比暴跌70.32%。进入2025年,这一颓势依然在延续,车主之家数据显示,1-10月,雪佛兰累计卖出8355辆车,月均销量为800多辆,10月单月销量更是跌到了不到200辆,甚至不及某些自主品牌单一车型周销量的零头,惨淡的销量成绩也让雪佛兰“退出中国”的猜测甚嚣尘上。

而销量下滑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然显现,据相关消息,目前雪佛兰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已大幅萎缩,数量不足200家,相较于2018年的峰值减少近七成,多地出现4S店关闭、展厅空置现象。销量低迷也导致雪佛兰二手车残值走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雪佛兰的保值率为41.2%,还不及已经退出中国生产舞台的三菱汽车。

雪佛兰产品力缺失 集团失宠

雪佛兰的衰落,首先体现在产品力的全面迷失。目前,其80%的销量依赖单一车型科鲁泽,而这款曾经的“销量担当”如今也难逃被边缘化命运。车主之家数据显示,2025年3月该款车型销量仅为780辆,10月更是只卖出了2辆。其余车型表现堪忧,迈锐宝XL作为一款B级车,终端售价已下探至11万元,但销量依旧未见起色,除了9月销量达到520辆外,其余月份均仅售出十几辆;SUV产品线全面溃败,探界者2025年累计销量为879辆,开拓者月销量更是仅为个位数;新能源领域更是惨淡,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探界者PLUS月销难破百,畅巡纯电车型月销在十几辆徘徊。

这场大溃败,本质上还是要落于三个字:“性价比”。在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雪佛兰的主力车型迈锐宝XL、科鲁泽、探界者等都存在更新迭代缓慢的问题。在这个自主品牌恨不得从“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变为“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时代,雪佛兰却显得格外“摆烂”,2023年未推出任何新车型,导致其产品日益失去吸引力。

以迈锐宝XL为例,其内饰设计长期未得到显著更新,中控台采用硬塑料面板,物理按键设计老旧,中控屏幕尺寸较小,车机系统卡顿严重,这些都与当前主流消费者追求的科技感和豪华感背道而驰,也与同价位国产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座舱形成鲜明对比。当自主品牌已将L2级智驾、语音交互、OTA升级作为标配时,雪佛兰车型仍停留在“收音机+机械仪表”的阶段,明显落后于这个时代。另外,迈锐宝XL混动版油耗虽然表现出色,在4.3L/100km左右,但在国产混动车型面前,这样的成绩早已算不上优势。价格上,随着比亚迪秦PLUS DM-i以7.98万元颠覆市场,雪佛兰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

但“摆烂”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即通用集团内部的资源分配并未向雪佛兰倾斜。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曾表示,通用汽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的未来将集中在凯迪拉克、别克及其高端进口车业务道朗格上。这意味着,雪佛兰已然沦为了“弃子”。

目前,雪佛兰与别克的终端门店已经并网,全国仅上海还保留独立品牌中心。当品牌不再为集团资源倾斜的重点对象时,产品滞后是必然的。

技术路线误判 电动化转型错失窗口期

雪佛兰沦为“弃子”的过程清晰可见。首先是在技术路线上的误判,2018年前后,雪佛兰固执地推行三缸发动机战略,导致科鲁泽等主力车型因抖动、异响等问题遭到消费者抵制,销量因此暴跌60%。

电动化布局方面,雪佛兰也堪称是“起大早赶晚集”。早在2010年,雪佛兰推出了量产增程车Volt,比理想汽车更早涉足该领域;2016年,其又推出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超过320公里,超越同期竞品的Bolt电动概念车,但这款车也因未能及时国产化而错失先机。

直至2025年,雪佛兰在华在售新能源车型仍仅有畅巡、探界者PLUS等车型,在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突破47.6%的2024年,雪佛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却不足5%。

而反观同属上汽通用阵营的别克,现已推出别克E5、微蓝6、别克GL8新能源等车型,并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旗下首款车型至境L7已于今年9月上市,第二款车型至境世家也在11月21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

再从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来看,雪佛兰的新能源车型亦是无法与国产新能源车抗衡。以畅巡为例,在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77.8%、激光雷达、城市NOA等高阶功能快速普及的时代,畅巡的内饰基本沿用了雪佛兰燃油车的设计风格,缺乏新能源车型应有的科技感和创新设计。车机系统功能相对有限,操作流畅度和功能丰富度均落后于同价位的国产竞品。虽然标配了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等基础配置,但在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辅助、更舒适便捷的配置方面,与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相比,明显处于劣势,18万元左右的价格也显得诚意不足。

雪佛兰的困境本质上还是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转型困境的缩影。当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与智能化优势崛起时,合资品牌却总给人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产品迭代滞后、电动化转型失败、渠道收缩等问题正困扰着这个百年品牌,也让其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持续走低。2024年,雪佛兰在国内的累计销量仅为52774辆,按照国内乘用车年销2000万辆的大盘计算,其市占率仅为0.26%,早已游离于主流舞台。而雪佛兰在通用集团被“边缘化”的现状,也让它的处境雪上加霜。

未来,雪佛兰中国市场究竟是黯然离场还是绝地反击,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