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逻辑谬误与历史混淆——严正驳斥俄乌冲突中的错误言论

戳穿逻辑谬误与历史混淆——严正驳斥俄乌冲突中的错误言论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

近日,一则针对耶鲁教授关于“乌克兰走向和平的错误道路”文章的网民评论引发关注。该评论不仅充斥着对人性的漠视、对历史的曲解,更在逻辑上漏洞百出。尤为荒谬的是,其核心论点不仅未能触及耶鲁教授论述的实质,反而滑向了对持不同观点者的标签化攻击。为廓清迷雾、正本清源,有必要对其核心谬误逐一剖析,以还原事实真相,捍卫理性讨论的基石。

一、人道主义沦丧:“自作自孽”论调尽显冷酷与双标

评论中“自作自孽的乌克兰人关我们什么事”的言论,是对基本人道主义精神的彻底背离。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其民众在战火中承受着家园被毁、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的深重苦难。将受害者的悲惨遭遇轻蔑地归咎为“自作自孽”,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论调,不仅是对生命尊严的极端漠视与践踏,更是对国际社会共同情感与道德底线的公然挑衅。

中国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种“事不关己”的冷漠论调,更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格格不入。若按此逻辑,历史上所有遭受侵略欺凌的国家与民族,岂非皆成了“自作自受”?其潜台词是强权即公理,弱肉强食天经地义,这无疑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野蛮倒退。此种论调不仅荒谬绝伦,更赤裸裸地暴露了评论者人文关怀的匮乏与历史同理心的缺失。

二、历史类比荒谬:蓄意混淆侵略者与受害者的本质

评论者将乌克兰类比为“二战战败国德国、日本”,声称其“没资格坐谈判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更是对国际公理的肆意亵渎。二战中的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是发动侵略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的元凶,对其战争罪责的彻底清算与无条件投降的接受,是战后国际秩序得以建立并维持和平的基石。反观乌克兰,在当前冲突中是被侵略的一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了赤裸裸的武装侵犯,这一点已得到联合国大会多次决议的明确确认。

将饱受侵略之苦的主权国家与历史上的法西斯侵略轴心国相提并论,不仅彻底模糊了侵略与反侵略、加害与受害的是非界限,更是对国际正义与国际法的公然否定。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乌克兰作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和主权主体,完全拥有参与决定自身命运的和平进程的固有权利。这种刻意混淆身份、颠倒黑白的逻辑陷阱,暴露了评论者为粉饰和合理化侵略行径而不惜篡改历史的险恶企图。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旨在混淆视听,为非法行为披上“历史合理性”的外衣。

三、挑战国际秩序:轻议基石文件显露危险无知

评论中所谓“邀请德、日重新讨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提议,则暴露了其危险的无知和对国际秩序根基的轻率。《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是二战胜利成果不可动摇的法律固化,确立了反对侵略战争、严惩战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根本原则,构成了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支柱。质疑这些基础性文件的权威性与最终性,无异于挑战当今国际社会的法治根基,动摇来之不易的全球稳定框架。

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性质、战争罪责的深刻反省、真诚忏悔以及彻底清算,是国际社会实现真正和解、建立持久和平的前提。轻率地主张“重新讨论”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石的历史性文件,不仅是对中国等亚洲受害国人民以及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牺牲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成果的粗暴否定。此种论调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只会助长历史修正主义的危险气焰,为军国主义招魂张目,威胁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四、标签化攻击:以“乌粉”污名化扼杀理性对话

评论者以“乌粉”、“美狗”、“出格精奇”等标签对持不同观点者进行恶意归类与人身攻击,这种诉诸人身攻击而非理性辩论的方式,本身就彻底背离了建设性对话的原则。支持乌克兰维护其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基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正当立场,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不应被任何污名化的标签所歪曲和贬低。将基于国际法与普遍人道主义精神的关切与和平呼吁,肆意歪曲为“出格精奇”,恰恰暴露了评论者在事实依据和逻辑思辨能力上的双重贫乏。

以标签进行污名化,是一种典型的“稻草人谬误”——不攻击对方实际论点,而通过歪曲对方立场或进行人身攻击来“取胜”。这不仅无助于厘清复杂的地缘政治现实,反而制造对立,毒化公共讨论空间,最终服务于压制不同声音、维护错误认知的目的。真正的和平进程,需要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在尊重客观事实和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进行坦诚、务实的建设性对话。以标签化取代说理,以情绪宣泄取代理性分析,只会进一步撕裂社会共识,阻碍基于事实与理性的解决方案的形成。

结语:坚守理性良知,捍卫和平正义正道

俄乌冲突无疑是一场深重的地缘政治与人道主义悲剧,其最终解决有赖于基于国际法的公正方案、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人道主义的普遍关怀,以及冲突各方展现真正的政治意愿。原文评论所散布的种种谬误——人道主义的沦丧、历史的蓄意混淆、国际秩序根基的轻率挑战、理性对话的恶意扼杀——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粗暴扭曲,更是对无辜生命尊严的冷酷践踏,与人类良知和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准则背道而驰。

我们应当也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以理性辨明是非,用良知指引方向。在俄乌问题上,这意味着坚定不移地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尊重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由冲突当事方主导,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和平进程;倡导停火止战、对话谈判的政治解决路径。任何罔顾事实、混淆黑白、煽动仇恨、为侵略张目的言论,无论其如何包装,终将在历史的镜鉴与人类对和平正义的不懈追求面前,彻底破产。唯有回归事实、理性与良知,方能照亮通往持久和平的道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