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交与资本主义工业化,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误导
这个误导也深深地影响了普通中国人。根据我党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直线进程,因此我们历史课本会指出: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将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然后今天就看到网上争论若非清朝取代明朝中国是否会自然发展出资本主义工业化,而这个争论学术界早20多年大概就开始了,今天之所以没了争论不是有了明确结论而是争不出个所以然大家偃旗息鼓而已。类似的争论还有中国有没有奴隶制社会是什么时候进入到封建社会的,等等。
当然马克思不会认为所有国家都将这样直线发展,但他的理论基于西欧历史于是看到的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西欧自然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得出生产力发展将改变封建社会生产关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结论。我党套用此结论就认为只要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自然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化。然而此结论明显不合历史:在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其生产力发达程度显然不及中国,但偏偏是英国而非中国首先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究竟错在哪里?
错就错在马克思只看到生产力及其社会关系的演变缺少人类文明演化的思想,分不清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别,不知道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本质不同。人类农业文明可以在多个适当的地区各自独立地发展起来并且互不来往也不会影响其内部发展,但工业化文明只会在极少数地区发展起来并迅速扩张到全世界。也就是说农业文明社会可以各自独立发展但工业文明一定会不断扩张从而深深影响到全世界各地,因此一旦西欧地区率先发展出工业文明那就一定会向外扩张并且一定会垂涎于富饶的中华大地,也就不存在英法不会侵略中国的事情,中国也就没机会自外于工业文明了。
那么为什么是英国而非中国首先爆发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呢?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倒是非常适合,简言之更适合首先发展出工业文明的地区必须是农业文明不发达的地区,英国就这样成了天选之地。农业社会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而工业社会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就是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所以向工业化社会过渡首先损害统治社会的地主阶级利益,而农业社会越发达则地主阶级就越发强大则资产阶级欲推翻地主阶级就越发困难。英国贵族地主阶级统治力不强于是英国就可以比较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法国农业比英国发达于是资产阶级就不得不进行激烈的革命并砍下国王的头才能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而中国是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故地主阶级实力也格外强大,当然就极难被资产阶级推翻。
有一种流行观点说中国重农抑商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重农抑商恐怕中国也达不到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水平。还有比如说中国是专制社会缺乏自由因此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等等公知言论这里就不说它了,另外还有把原因归于皇帝独裁或皇权过强的,但我们要知道皇权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是什么个人或家族利益代表,所以皇权强大实际上就是地主阶级强大的显著表现。正由于中国是最强大的农业文明所以绝无可能首先进化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只能等待世界其他地区首先发展出工业文明然后被动地接受改造的命运。但不管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都是生产型文明,因此虽然转换过程极其艰难可一旦转换过来中国就会后来居上,这其实也是天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