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再严,不执行、执行不下去或者执行不彻底,都约等于零

【本文来自《“新国标”来了,雅迪、爱玛要给骑手“打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对新国标没意见,但对它的执行不抱希望。

一方面,很多电动车车主本来就有快捷的需求,因此才买的电动车——不然他完全可以买自行车。但是新国标在速度这一块儿的限制是逆潮流的,这必然导致一些歪门邪道。比如,“改速”早已是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以及私自更换大容量的电池,后者正是许多电动车起火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就目前来看,国家对“改速”“换电池”的监管是缺失的,基本上属于不出事没人管,等出了事再查办的亡羊补牢式管理。

另一方面,国标再严,不执行、执行不下去或者执行不彻底,都约等于零。比如,有的电动车属于电动自行车,有的已经属于电动摩托车,需要办驾照的那种,但现实中我从未看到有哪个部门查这些电动摩托车主的驾照——大众会认为,这就是默许他们没驾照照骑不误。对电动车是否符合新国标的检查,是派给本就工作繁忙的交警,还是更忙的民警,抑或是大家都管其实大家都不管?如果只管制订法条,不管如何执行、是否执行,那么这就是纸上废话。

交规也好,国标也好,都攸关大众的安全。我非常支持、赞同这些旨在保障大众安全的法规、国标,但对它们的执行情况,没有信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