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三季报里,暗藏了一场 AI「核」变

500

AI 对业务的深度改造,远不止于广告这一个战场。

撰文| 蓝洞商业 简凡

大模型酣战未歇,一股更静默但切实的变化已在财报中浮现:AI 不再只是故事,而是开始支撑起企业的营收结构与利润空间。

Adobe 最新财报显示,其数字媒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创意云订阅用户数稳步提升。CEO Shantanu Narayen 在电话会中多次强调,AI 功能已成为用户订阅与留存的关键动因。

同样,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在全面接入 AI 功能后,前三季度累计营收已超去年全年,并实现稳定盈利,其付费用户同比增长 38%,验证了 AI 在教育 C 端场景的变现潜力。

在中国,AI 商业化也不再遥远。

近日,网易有道发布财报:净收入达 16.3 亿元,经营利润 2830 万元,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盈利。回顾 2025 年前三季度,其累计经营利润同比增幅接近 150%。

这份财报背后,藏着一场静默而彻底的「换核」行动——有道正逐步撕掉单一「教育」的标签,转身为一家以 AI 为引擎的科技企业。曾经的传统在线课程业务在战略中「瘦身」,而 AI 牵引的「学习+广告」双引擎正在撑起有道的新叙事。

从商业化跑在前面的财报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 AI 对于经营的全方位影响。

营收结构逆转:广告首登顶,AI 为核

如果说 2022-2023 年的网易有道还带着「教育科技公司」的标签,那么到 2025 年,它已经初步完成了一场「换核」手术,蜕变为一家典型的 AI 公司。

这一转型最显著的标志,并非简单的业务增减,而是 AI 正在重塑所有业务的肌理,并悄然改写了营收结构。

回顾三季度业绩,有道的净收入达 16.3 亿元,同比增长 3.6%。更值得玩味的是其收入构成的深刻变化: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猛增 51.1%,达到 7.4 亿元,占总营收的 45%,历史上首次超越学习服务,成为公司单季度最大的收入来源。

这一结构性逆转并非偶然。在最近两个季度的财报中,在线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比持续稳定在 40% 以上,标志着增长势能的延续。驱动这一变化关键,正是 AI。

有道 CEO 周枫在财报电话会中明确将增长归因于「AI原生」战略。

过去,AI 多以工具形态出现,作为提升产品效率或体验的「附加值」存在,其角色是辅助性的赋能。如今,AI 已演进为业务的核心价值本身。

具体看各项业务,在线营销服务中,AI 从后台技术跃升为前台的增长引擎。实现 51.1% 的增长,主要由于 AI 技术在广告匹配、投放优化和效果提升上的深度驱动。

学习服务中,AI 不再仅是批改作业或推荐题目的助手,而成了全新的 AI 订阅服务商业模式。用户愿意为更智能、个性化的 AI 学习体验直接付 费。AI 订阅服务在六个季度内销售额翻番、逼近 1 亿元,商业化逐步得到验证。智能硬件上,AI 大模型成为了产品的「大脑」与主要卖点,推动了产品价值与毛利率的提升。

业务层的「AI 化」最终体现在扎实的财务成绩单上。三季度,有道经营利润达 2830 万元,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持续盈利。2025 年前三季度累计经营利润同比上升 149.2%,达到 1.61 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流出同比收窄 31.4%,显示出较强的内部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

管理层在电话会中表示,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经营利润快速改善并达成经营性现金流年度盈亏平衡」的目标。这表明,「AI 原生」的战略不仅为网易有道带来了增长,也带来了更健康、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

「三级驱动」,AI 广告新范式

早在 2022 年四季度,有道在线营销收入首次突破 2 亿元;而到今年三季度,该数字已达 7.4 亿元。不到三年时间,增长超过 2.7 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有道内部,这项已颇具规模的业务仍被视为「才刚刚开始」。其管理层明确表示:「2025 年是 AI 在广告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元年,我们的广告业务仍处于增长轨迹的早期阶段。」

当广告业务的快速增长被归因于 AI 时,有必要深入其内部,审视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

仔细观察会发现,有道的 AI 广告战略走的极为务实。这条路径的核心逻辑可以概括为「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渐进式演进,其背后体现的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思维——不追求一蹴而就的「万能机器人」,而是通过精准抽离小场景、实现单点闭环、最终串联成整体的方式,聚焦于广告业务中那些具有高频、痛点明显且适合 AI 介入的具体环节,打造了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机械手」。

iMagicBox 专注于解决创意素材生成的效率瓶颈;Youdao Ads 着力攻克红人与品牌匹配的精准度难题;而小智 AI 优化师则聚焦于投放策略的自动化优化。每一个工具都针对一个明确的业务痛点,确保 AI 能力能够精准嵌入广告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

在打好这些「点」的基础上,有道进一步推动每个工具「实现闭环」。这意味着不再满足于解决局部问题,而是让每个 AI 工具都能独立完成一项完整的业务任务。

500

以 iMagicBox 为例,它已经从一个简单的素材生成工具,演进为能够覆盖文生图、图生视频、视频翻配、数字人生成等全链路的创意平台。更关键的是,系统还具备了分析爆款素材底层逻辑的能力,能够反向指导内容的再生产,这让广告优化从依赖经验的「手艺活」,升级为数据驱动的「科学流程」。

同样,Youdao Ads 也实现了从 KOL 智能推荐、评论舆情分析到竞品投放洞察的全链路闭环,将原本零散、不可控的红人营销,升级为可量化、可优化的科学投放体系。

当这些独立的「机械手」日趋成熟,有道开始将它们「串联成整体」,构建智能广告的自动化产线。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打通各个 AI 工具之间的数据流和业务流,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业绩表现可以看到,这套完整的 AI 广告体系正在产生显著的商业价值。尽管三季度毛利率为 25.4%,同比略有下降,但环比二季度的 25.8% 基本持平,这说明 AI 已经开始扛住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

对此,管理层称,当前的毛利率水平是公司在维持财务健康与追求长期增长之间做出的战略性平衡。正在大力提升 AI 应用的比例,或许意味着 25% 的毛利率水平很可能已经触底,未来随着 AI 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深嵌业务链,学习服务的 AI 质变

AI 对业务的深度改造,远不止于广告这一个战场。

在更具用户感知的学习服务和智能硬件领域,AI 同样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价值核心」的跨越,推动有道这两大传统优势板块进化为真正的 AI 原生业务。

在学习服务板块,有道正展现出明确的战略聚焦——将资源向「有道领世」业务倾斜,逐步构建更健康、更具盈利能力的业务结构。第三季度,有道领世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 40%,用户留存率保持在 75% 以上,展现出可观的用户粘性与增长质量。

这背后是 AI 能力在该业务中的系统化整合与深度应用。自三年前推出以来,有道领世逐步接入了涵盖用户学习评估、个性化路径推荐、智能问答、作文批改乃至大学申请咨询在内的全链路 AI 功能。这些能力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的学习效率与成果,也收获了市场的认可。

作为学习服务板块中毛利率最高的业务,在经历内部重组后,有道领世正展现出更强的增长潜力。其在板块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这一结构性变化将有力带动学习服务整体盈利能力的优化。与此同时,在 AI 深度赋能的学习体验驱动下,有道 AI 订阅服务的销售额也在本季度创下历史新高,进一步印证了「AI +学习」模式商业前景的确定性。

最新的财报显示,多邻国月活跃用户数 1.35 亿,同比增长 20%;日活跃用户 4890 万,同比增长 33%。付费用户增至 1170 万人,同比增长 38%,付费率提升至 9.3%。

同样的变革也发生在智能硬件领域。从有道词典笔到新近发布的有道 AI 答疑笔 Space X,大模型能力已成为产品的「智慧大脑」与核心卖点。以有道 AI 答疑笔 Space X 为例,它不仅解决了「复杂题型随时随地答疑」的实际痛点,更通过 AI 视频讲解实现思路的可视化还原,构建起软硬一体的沉浸式学习场景。

500

这种由 AI 驱动的产品逻辑升级,与全球领先的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2024 年,多邻国通过推出多项 AI 功能,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与粘性,验证了「AI 提升体验→扩大用户基数→反哺业务增长」的应用层商业逻辑。

而有道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展现出两个层面的体系化思考:

其一,是聚焦高频场景,以 AI 体验筑牢用户根基。本季度,有道词典完成了新一轮 AI 化升级,聚合了 AI 同传、AI 拍照翻译、AI 文档翻译等多项实用功能。这些功能普遍聚焦于高频刚需场景,工具属性强,用户覆盖广。

例如在 AI 同传功能上,有道子曰 3.0 小语种模型支持 38 种语言实时互译,推动该功能累计使用用户突破 2000 万,销售额增长近 200%。AI 通过重塑学习体验,正在坐实、坐厚有道的用户基本盘,这成为其能够穿越周期的隐性优势。

其二,是构建生态闭环,以「软硬一体」优化商业模式。AI 正在重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推动「硬件即服务」的生态逻辑落地。有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实现了「一鱼多吃」:同一套 AI 技术基座,既能赋能学习服务,也能赋予硬件差异化能力。软件为硬件优化交互体验,硬件为软件提供落地抓手,二者耦合共生,共同提升了用户的付费意愿与产品的转化效率。

相比于多邻国主要通过「免费转付费」实现用户转化,有道打造了一套更为复杂、也更适配中国市场的系统化打法。它通过 AI 将软件、硬件、服务编织成一张协同网络,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优化了整体的盈利模型,为在复杂市场中解决 AI 应用的盈利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正如 CEO 周枫在业绩会上所言:「我们看到了丰富的产品机会,并预期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这番话的背后,是公司对AI应用层商业逻辑的确认与信心。

有道正在进行的,是一条务实而高效的 AI 商业化新路径,它的想象空间也正随着其 AI 能力的不断外溢而持续打开,为其在更大市场中的价值重估奠定了充满张力的基础。

2025 年被行业视为 AI 应用规模化落地的关键年份。无论是 Adobe、多邻国还是有道,其财报中透露出的共同信号是:AI 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业务融合与商业验证的深水区。

场景选择成为成败关键。越是高频、刚需的场景,AI 越能快速发挥价值。无论是广告创意生成、语言学习辅导还是智能硬件,都符合这一逻辑。

尽管前景可观,AI 商业化仍面临共同挑战:技术投入成本高、用户接受需要过程、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需在追求技术先进性与保持财务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