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自我颂扬”与多重现实的鸿沟

特朗普的“自我颂扬”与多重现实的鸿沟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

特朗普总统最新的社交媒体宣言 ——“我刚刚获得了我 ‘政治生涯’ 中最高的民调数字... 一切都在蓬勃发展... 外交关系似乎是我的强项”—— 描绘了一幅与现实数据及广泛公众感受存在显著断裂的图景。让我们逐一审视其自我评价与可验证事实之间的鸿沟。

1. 民调巅峰?支持率的冰冷现实

“最高的民调数字” 这一宣称,更像是对数据的 “创造性解读”。路透社 / 益普索 2025 年 11 月中旬发布的民调清晰地显示,其支持率已跌至 38%,创下其第二任期内的历史新低。这与 “最高”“蓬勃发展” 相去甚远,反而指向支持基础的持续萎缩。更值得关注的是,Realclearpolitics.com同期数据显示,56% 的民众明确不认可其经济治理表现,民生议题的信任赤字进一步加剧了支持率的下滑。

2. 经济 “繁荣”?生活成本的重压与责任归属断裂的感知:关税反噬下的物价困境

总统宣称经济 “一切都在蓬勃发展”,但民众体验是冷酷的。2025 年 9 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碎牛肉价格同比上涨近 13%,牛排涨幅达 17%,食品杂货成本整体上升 2.7%,持续高企的生活成本让民众苦不堪言。路透社民调揭示,仅 26% 的受访者认可其在控制生活成本方面的表现,不满者高达 65%,共和党内部亦有三分之一对此不认同。一名共和党策士的评论切中要害:“人们走出超市,不敢置信自己花了多少钱时,他们都非常愤怒。” 这种愤怒是日常生活的常态,而非繁荣的注脚。

明确的责任归属:关税政策的自我否定

经济困境的矛头明确指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2025 年 11 月 14 日,特朗普政府突然签署行政令,豁免 200 余种农产品的 “对等关税”,从橙子、可可粉到化肥等均在列,这被《金融时报》解读为 “对关税推高物价的公开承认”。此前特朗普曾长期否认关税与通胀的关联,但在地方选举失利和民众强烈抗议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做出政策回撤。福克斯新闻民调显示,62% 的选民认为特朗普比拜登更应对当前经济状况负责,即使在共和党选民中,也有 42% 将责任归咎于他。

关税恐慌与经济衰退风险

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已在市场引发显著的 “特朗普关税恐慌”。美国商会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关税生效后,零售、农业相关板块股价平均下跌 18%,多家企业推迟投资计划。投资机构分析警告,持续的贸易摩擦可能将美国经济增长率拉低至 1% 以下,并显著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而最高法院对特朗普 “越权征税” 的审查程序,更让市场陷入政策不确定性的焦虑之中。

3. 外交 “强项”?霸凌升级与军事冒险的失控

总统将制止战争和处理外交关系视为 “强项”,然而 2025 年以来的实际操作,展现的却是对盟友霸凌的升级、对弱国的武力威慑,以及近乎失控的军事边缘政策。

对盟友霸凌:“合并加拿大” 的狂妄胁迫

“强项” 之下,是对传统盟友的粗暴羞辱与利益胁迫。2025 年 10 月,特朗普在白宫会晤加拿大总理卡尼时,公然打断对方讲话,宣称 “加拿大与美国合并” 是其外交政绩之一,甚至再次提出让加拿大成为 “美国第 51 个州”,以此作为豁免 610 亿美元 “金穹” 导弹防御系统费用的交换条件。这种狂妄言论遭到加拿大朝野一致反对,安大略省省长直接威胁将采取报复性关税。更具胁迫性的是,特朗普明确拒绝与加拿大达成完全免关税协议,坚持将其视为 “经济竞争对手”,延续了其零和博弈的外交逻辑。

对弱邻威慑:加勒比海的军事打击与人道主义危机

在委内瑞拉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将极限施压升级为直接军事打击。2025 年 8 月以来,美国以 “打击贩毒” 为名,向加勒比海水域部署 3 艘载有 4000 名士兵的舰艇,后续更增派核潜艇、导弹巡洋舰及 F-35 隐形战机,形成全方位军事包围。截至 10 月 24 日,美军已在委内瑞拉外海国际水域对 10 艘 “涉嫌贩毒船只” 实施军事打击,造成至少 43 人死亡,其中包括多艘民用渔船。62 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名谴责此举为 “法外处决平民”,但参议院否决了阻止军事升级的提案,导致委内瑞拉全国启动多轮军事演习,地区局势濒临失控。

军事冒险:轰炸伊朗核设施的 “午夜之锤” 行动

“制止战争” 的宣称,被 2025 年 6 月的美军行动彻底颠覆。特朗普下令发动 “午夜之锤” 行动,出动 125 架战机(包括 B-2 轰炸机)和导弹潜艇,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等三处核设施发射 75 枚精确制导导弹,首次实战部署 3 万磅重的 “GBU-57” 钻地弹。五角大楼宣称目标 “遭到极为严重的损毁”,但此举未获国会授权,完全属于单边军事冒险。伊朗随即宣布重启高丰度铀提炼,中东地区核冲突风险急剧上升,而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 “进一步打击” 威胁,更让局势陷入 “报复 - 升级” 的恶性循环。

4. 边境与执法:军事化部署与恐慌战术的扩张

在 “打击犯罪” 的名义下,其政府的执法策略在 2025 年呈现出更激进的军事化特征。2025 年 1 月,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进入 “国家紧急状态”,国防部随即增派 1500 名现役军人,协同 2500 名原有驻军加强边境管控,其中包括 500 名原本待命应对山火的海军陆战队员。这些军人不仅负责设置物理屏障,还直接参与非法移民的拘留与遣返,五角大楼甚至动用军用航班运送被拘留者,将国防资源用于国内执法的做法引发广泛争议。

更具争议的是,边境巡逻队(BORTAC 特工)的准军事化行动已深入内陆城市。在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身着迷彩服、配备重型武器的特工乘坐黑鹰直升机执行逮捕任务,《华盛顿邮报》报道称,部分社区出现 “学童不敢上学、商店提前关门” 的寒蝉效应。分析指出,这种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制造恐慌,迫使特定人群 “自我驱逐”,以低成本达成高额驱逐目标,本质上是超越执法范畴的心理威慑战术。

5. 股市 “历史新高”?政策摇摆下的虚假繁荣

总统乐于提及 “历史最高水平的股市”,却刻意忽略其政策摇摆正是市场动荡的根源。2025 年 4 月关税政策宣布后,Gap 等零售企业股价暴跌近 23%;而 11 月关税豁免令出台后,相关板块又出现短期暴涨,这种剧烈波动反映的并非经济基本面改善,而是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性反应。华尔街分析师指出,股市表面的 “新高”,掩盖了企业投资意愿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深层问题,一旦关税政策再次转向,市场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回调风险。

总结:两个平行世界的无法弥合

特朗普总统的帖子,是一个高度自我美化的平行世界叙事。现实的数据、民调、专家分析与民众的真实生活体验,共同描绘了截然不同的图景:

支持率? 并非 “最高”,而是持续探底(38%),经济议题的信任赤字进一步扩大。

经济? 远非 “蓬勃”,而是关税反噬下的物价高企(65% 民众不满),政策回撤暴露了治理失当的本质。

外交? “强项” 是对盟友的狂妄胁迫(如要求加拿大合并)、对弱国的军事打击(委内瑞拉 43 人死亡)、对地区和平的严重破坏(轰炸伊朗核设施),与和平缔造者相去甚远。

边境 / 犯罪? “打击犯罪” 的包装下,是全国范围的军事化部署与恐慌战术,加剧了社会分裂。

股市? 表面 “新高” 难掩政策摇摆引发的深层动荡,市场焦虑持续累积。

这位第 47 任总统或许沉浸于自我定义的 “真实” 之中。然而,对于在超市收银台前为 17% 涨幅的牛排瞠目结舌的美国家庭,对于因关税反复而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主,对于生活在黑鹰直升机阴影下的移民社区,对于遭羞辱的加拿大盟友,对于在加勒比海遭遇美军炮火的渔民,对于因核设施被炸而面临战争风险的中东民众 —— 他们所感知、所承受的,才是无可辩驳、沉重而具体的现实。两者之间的鸿沟,绝非言辞所能弥合。

 不要笑,下面是特朗普最新帖子的译文:

“我刚刚获得了我 “政治生涯” 中最高的民调数字。虽然我在经济方面的卓越工作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但它终将被认可!一切都在蓬勃发展。制止战争和处理外交关系似乎是我的强项。同样出色的还有边境问题和打击犯罪。我预测,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的股市背景下,随着拜登灾难导致的价格暴跌,经济很快就会位居榜首。让美国再次伟大!”

需要多厚的脸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