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日本对华战略冒险是真心的,有三大阴险图谋!

日本这个民族,一直有一个心病,那就是日本本岛最终会沉入海底。正是基于这种心病带来的危机感,日本一直都想占领大陆,所以日本想侵略大陆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是从古代一直都有。而且,日本每一次对大陆的冒险都是在赌自己的国运。对日本刺激最大的就是他近代的赌博,甲午战争让其一跃成了列强,这让其野心严重膨胀,也就此后持续半个世纪的对中国的侵略。理解了这个逻辑,才能理解日本为什么总是会对比自己强的对手下手赌博,会在此时蹦出来针对中国!

当前日本的对华战略,已从“谨慎接触”彻底转向“主动挑衅”,其涉台言论、军事扩张与外交围堵绝非偶然失言,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赌博。高市早完政府近期密集释放“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可动用武力”等危险信号,标志着日本正以国家意志推动对华战略冒险。

500

在占豪看来,这种冒险背后,隐藏着三大阴险图谋:一是借台海危机绑架美国深度介入东亚,二是以“国家正常化”为名复活军国主义,三是构建多边反华联盟体系重塑地区秩序。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日本此次并非虚张声势,而是押上国运的战略豪赌,其本质是对中国复兴进程的绝望阻击。

我们不能低估一个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今未彻底清算战争罪责的国家,在右翼势力全面掌权后的破坏力;更不能误判其在中美博弈关键期所扮演的“火药桶”角色。今天的日本,不是1970年代那个埋头经济、低调合作的日本,而是一个被历史修正主义裹挟、被安全焦虑驱动、被地缘野心点燃的战略冒险者。

第一,借台海危机绑架美国,防止其战略收缩

占豪此前曾在分析中指出,以色列通过在中东的军事扩张行为,成功实现了将美国战略力量捆绑于该地区,并服务于自身利益。如今,这一策略已被日本所关注和借鉴。日本对华战略冒险的核心逻辑,在于利用台海问题将美国牢牢钉在东亚战场,防止其因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而放弃对日安全承诺。

近年来,美国深陷俄乌冲突、中东乱局与国内政治极化,其“印太战略”面临资源不足与盟友离心的双重困境。日本右翼势力对此极度焦虑,担心一旦美国战略收缩,日本将独自面对一个全面崛起的中国,届时不仅无法阻止中国统一,更可能被迫接受历史清算。因此,高市早完政府采取“危机前置”策略——主动制造台海紧张,甚至不惜鼓吹武力介入,目的就是逼迫美国提前下场与中国直接对抗。

500

这一图谋在高市早完上台后已有明确行动支撑。2025年11月,高市早完在国会发言中首次公开将“台湾有事”与“日本生死存亡”挂钩,并表示“不排除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可能性”。这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首次有首相在正式场合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国家安全直接关联。而且,从历史上看,日本官方每一次使用“生死存亡”后都会展开对外入侵冒险,因此这一次显然也不是随口说说。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美国已经开始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现在日本还要推动对“无核三原则”的修改,并在加速推高军费,日本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一个简单为了挑衅中国而存在,而是有他自己深层次的战略目的。

日本最近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它正试图将自身打造为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支点”,通过提供前沿基地、作战平台与情报共享能力,换取美国对其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发展远程打击力量的政治支持。这不仅是军事层面的捆绑,更是政治命运的绑定——日本希望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执行者,而非边缘协作者。说白了,日本正是借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以自己愿意冲锋在前为条件,来换取美国对其战略图谋的全面支持。

更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美国与日本正出现将“乌克兰模式”复制到东亚的战略倾向。对美国而言,其最初意图是通过“豪猪战略”武装台湾,制造一场代理人战争,以达到长期消耗中国的目的。然而,仅凭台湾恐难以实现其预期效果。因此,日本被纳入战略布局,形成以台海问题为支点、日本扮演协同角色的双线消耗架构,企图在亚太地区复刻类似的冲突范式,牵制并削弱中国的整体发展态势。

500

特朗普政府一定程度上默许日本突破和平宪法限制,鼓励其发展远程打击能力,甚至暗示允许其在“特定情境”下介入台海。这种“让盟友先上,美国坐镇后方”的策略,既可避免美军直接卷入冲突,又能维持霸权存在。日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步步紧逼,其真实意图是以台海为杠杆,撬动美国整个印太战略资源向日本倾斜。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中国。

第二,以“反击能力”为突破口,复活军国主义野心

日本对华挑衅的深层动机,源于其未能彻底清算的军国主义历史情结与“正常国家化”的执念。二战后,《和平宪法》确立“专守防卫”原则,禁止日本拥有进攻性武力。然而,自安倍晋三时代起,日本右翼势力便以“安全环境变化”为借口,逐步掏空宪法精神。2022年底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三份文件,公然提出发展“反击能力”(即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标志着日本彻底背离“专守防卫”原则。高市早完政府在此基础上变本加厉,不仅确认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首批约200枚),还计划到2032年前建成覆盖周边国家纵深目标的远程导弹打击体系。

500

这一军事扩张绝非单纯防御需求,而是为复活军国主义铺路。日本自卫队正以“防御”之名打造进攻性武装:改造“出云”号准航母搭载F-35B隐身战机,使其具备远洋打击能力;扩充“水陆机动团”至旅级规模,强化夺岛与两栖作战能力;自民党内部多次讨论修改“无核三原则”,部分议员公开呼吁“探讨核共享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令和新选组党首山本太郎等在野党领袖多次批评高市言论“加剧地区紧张”,福岛瑞穗直指其“战略误判”,前大阪市长桥下彻更坦言“日本没能力跟中国对抗”。然而,在自民党右翼主导下,理性声音被压制,激进路线反而成为博取政治支持的工具。高市早完涉台言论发表后,其内阁支持率不降反升,显示极右翼民粹情绪正在集结。这种“裹挟民意、绑架国家”的危险行径,使得日本正滑向军国主义复辟的深渊。

第三,构建多边反华联盟,重塑地区秩序格局

日本对华战略冒险的第三个阴险图谋,是利用多边机制构建围堵中国的联盟网络,推动对华遏制战略的机制化与长期化。近年来,日本积极充当美国“印太战略”急先锋,不仅深化美日同盟,还拉拢欧盟、韩国、菲律宾等力量加入反华阵营。

在军事层面,日本虽未正式加入“奥库斯”(AUKUS)联盟,但已与该机制成员国展开实质性防务合作,包括参与联合研发高超音速武器、共享海洋态势感知数据等;加强与菲律宾的防务协作,在南海问题上遥相呼应,2025年10月双方举行首次“海上联合巡逻演练”;纵容台湾地区海巡部门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举行“非官方联合操演”,这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首次准军事层级互动。这些动作表明,日本正从双边同盟向多边联盟拓展,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南海问题复杂化,以此分散中国战略注意力,削弱中国地区影响力。

500

尤为危险的是,日本正将经济安全与地缘政治深度捆绑。其《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暗指中国为“供应链风险源”,推动半导体、稀土、锂电池材料等关键产业“去中国化”。然而,这种脱钩策略实则自损八百——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高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重稀土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一旦中方实施出口管制,日本制造业将立即陷入瘫痪。在日本等国的推动下,G7已经建立起来了G7稀土联盟,以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之所以迟迟无法加入CPTPP就是因为日本从中阻挠,而日本则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加强与美西方的各种合作,并且在想尽一切办法围堵中国。日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要遏制中国的同时,通过利用外部力量来塑造日本在地区的影响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此次战略冒险是真心的,也是危险的。它赌的是中美不会妥协,赌的是美国不会抛弃,赌的是中国不敢彻底反击。然而,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径,都必将遭到迎头痛击。玩火者必自焚,日本若执意在错误道路上走下去,终将为其战略误判付出惨重代价!

日本想赌国运?那就让它赌吧!有些事,没有机缘是做不了的,我们和日本终究是要算一次总账,这大概就是历史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奉陪到底,给历史一个正确的交代!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9gylxWXynrv6PNPTbitPQ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