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红楼《第八十四回 绛芸轩共证海棠盟 藕香榭重理桃花笺》
勉力为之,就这样吧。按照我的写作框架,第84回是宝黛爱情的一个高峰。想暂时搁笔,以后写不写再说。
————————————————————————
《第八十四回 绛芸轩共证海棠盟 藕香榭重理桃花笺》
话说这日秋光澹澹,宝玉抱着一摞诗稿往潇湘馆来。才过沁芳桥,便见黛玉坐在竹林下的石凳上,正将些残破诗稿一一抚平。风过处,几片竹叶飘落在泛黄的薛涛笺上,倒像给墨迹添了眉批。
"来得正好。"黛玉头也不抬,纤指轻点案上一叠残稿,"你瞧瞧,这些还是那年起诗社时的旧稿,都被虫蛀得不成样子了。"宝玉挨着她坐下,见那纸页间密密麻麻注着朱批,不由惊喜:"这不是妹妹的字迹?何时都批注过了?"
黛玉夺过一页,嗔道:"谁耐烦批你的诗?不过是前日收拾箱子,见这些都要霉坏了,顺手补几个字罢了。"宝玉却指着一处道:"这里'寒塘渡鹤影'旁写着'太过凄清',可不是妹妹的笔迹?"说得黛玉扭过身去:"偏你眼尖。"
二人便一同整理起来。宝玉见一张残页上写着"撒天箕斗灿",拍手道:"这是云妹妹的!下句'匝地管弦繁'还是我接的。"黛玉抿嘴一笑:"接得实在平常。"忽见稿纸散落,一阵秋风将几页吹向荷塘。宝玉忙去拾取,衣袖都沾了泥。
"快瞧这个。"宝玉举着一页湿漉漉的诗稿,"那年中秋联句,妹妹写的'冷月葬花魂',这'葬'字边上怎么又改作'浣'字?"黛玉接过细看,轻叹:"那时觉得'葬'字太过,如今看来,倒是命中该着这个字。"
整理至黄昏,宝玉忽然指着案上道:"这些诗稿像不像那共命之鸟?两首相依,同气连枝。"黛玉正色道:"又胡说了,共命之鸟终是悲剧。"见宝玉怔住,又噗嗤一笑:"促狭鬼,还不快把这些归置好?明日老太太还要瞧呢。"
这时紫鹃过来点灯,见二人肩并肩整理诗稿,笑道:"真真二爷和姑娘在一起,连影子都叠在一处了。"黛玉忙挪开些,宝玉却痴痴道:"若能化作这诗稿上的墨痕,永远叠在一处才好。"
忽见袭人匆匆走来:"二爷快回去,老爷从衙门回来,正查问功课呢。"宝玉只得起身,临行悄悄将个荷包塞在诗稿下。黛玉待他去远,展开荷包一看,却是块温润白玉,刻着"心心相印"四字。
宝玉回到怡红院,果见贾政沉着脸坐在书房。考较完《孟子》,又命他作一首应制诗。宝玉正搜肠刮肚,忽闻小厮回道:"北静王府长史来送节礼,老爷请二爷去见客。"
待应酬完毕,已是月上柳梢。宝玉忙往潇湘馆来,见黛玉独在沁芳桥畔,正望着满池残荷出神。
"妹妹看什么这样入神?"
黛玉指着一枝半枯的莲蓬:"你瞧它,子实虽成,却再等不来采撷之人。"宝玉折下莲蓬:"我这不是来了?"剥出莲子递与她,"就像这莲子,苦在心里,却终究是连着根的。"
黛玉接过莲子,忽见宝玉袖口沾着墨迹,叹道:"整日家莽莽撞撞的。"取出绢子替他擦拭。这时宝钗带着莺儿过来,莺儿手里捧着个荷叶式翡翠盘子,盛着新配的丸药。宝钗见这情形,站定笑道:"好一副'红袖添香'图。"黛玉忙收回手,宝钗却已看见石凳上的诗稿,点头道:"难为你们整理得这样齐整,明日我也把旧稿寻出来。"说着从莺儿手中接过药盘,"这是新配的养荣丸,用秋露调和了,林妹妹尝尝可还适口。"
黛玉让紫鹃接过,道:"总是劳姐姐费心。"宝钗在石凳上坐下,拈起一页诗稿细看:"这是那年咏白海棠的稿子罢?'偷来梨蕊三分白',林妹妹这句,至今无人能及。"忽见宝玉袖口墨迹,又道:"宝兄弟这墨,倒像是李廷珪的旧墨。"
宝玉诧异:"宝姐姐如何得知?"宝钗浅笑:"前儿琴妹妹找我认古墨,恰见过这样式的。听说这墨存世不过三五块,宝兄弟从何处得来?"宝玉支吾道:"是...是冯紫英送的。"黛玉在旁听见,眼波微转,却不言语。
待宝钗去后,宝玉方道:"这墨原是冯世兄得了两块,说要送一块给卫若兰。"黛玉这才开口:"可是与史大妹妹定亲的那位?"宝玉点头,忽见黛玉咳嗽起来,忙道:"秋深露重,妹妹还是回去罢。"
是夜元春从宫中赐下重阳节礼,特命宝玉明日入宫谢恩。宝玉又往潇湘馆来,见黛玉在竹荫下焚香,便挨着坐下,将日间那枝莲蓬供在案上。二人默然对坐,唯闻秋虫唧唧。
"今日整理诗稿,"黛玉忽然轻声说,"我才明白,咱们这些年的光阴,都在这字里行间了。"宝玉握住她微凉的手:"明日进宫,我定求娘娘一个恩典..."黛玉抽回手,望着天边雁阵道:"雁儿尚且知道南飞,偏有人总说些痴话。"
忽一阵风过,满池残荷沙沙作响,如诉如泣。宝玉还要说话,却见黛玉已起身步入竹影,月白衣袂飘举若仙,恍若要乘风归去。
回到怡红院,宝玉见案上诗稿已装订成册,扉页题着"绛芸轩诗草"四字,正是黛玉亲笔。翻开第一页,却是那首《桃花行》,在"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旁,新添一行小注:"此句尤佳,唯'泪'字太过,然竟不能易。"
窗外秋声渐紧,宝玉摩挲着诗页,忽觉一滴泪落在"泪"字上,恰与当日桃花瓣落处重合。
(下回待定)
这是第8次修改了,真是头大呀:
新回目"绛芸轩共证海棠盟 藕香榭重理桃花笺":
1. "绛芸轩"呼应宝玉书房,暗指诗稿成册之处;"海棠盟"既指白海棠诗社旧事,又喻宝黛心盟
2. "藕香榭"点明整理诗稿的场景;"桃花笺"既指所用笺纸,又暗合《桃花行》
3. 对仗用"共证"与"重理"
4. 避免与第八十二回"芙蓉诔"的重复
一幅工笔花鸟,既写实又写意,合宝黛情感如海棠初绽、桃花将谢的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