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毛主席的1840史观

【本文由“guan_17031322351558”推荐,来自《为什么要坚守1840史观?教员的远见

来源:微信号“躬行客 ” 作者:带刀客》
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重温毛主席的1840史观,总共4个要点:

一、1840。这个知道的人最多,因为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二、林则徐。知道的人不少,也跟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关,本来虎门硝烟浮雕里有林则徐形象的。

1950年6月28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不走帝国主义者的道路,由来已久,不仅由今日开始。一百多年来,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等,都没有跟随过帝国主义,我们要继承这种事业和精神,团结广大的人民,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

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在回黄炎培信中专门解释说:“1840年是林则徐领导广州民众反抗英国进攻的那一年,即所谓鸦片战争的那一年,不是说陈胜吴广,先生记错了。中国现代的革命,首先和最主要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故可以上溯到反鸦片战争的林则徐及广州的平英团。”

1957年10月13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讲话中又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三、鸦片战争。从林则徐算起也就是从鸦片战争算起。

在抗日战争进行当中的1939年12月,毛主席指出:“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100年的历史了;从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历史。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显著的成就,还要求全国人民,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坚决奋斗的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抗日战争)鸦片战争这个名词的主体不明确。理论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反抗英国侵略的战争。实际使用的情形,大多是表示英国侵略(因为这重特征非常突出),而极少表示中国反抗(因为中国基本上是被动挨打)。但是在毛主席的话语里,“鸦片战争”显然是指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战争,等同于回黄炎培信里说的“反鸦片战争”。这是容易引起误解、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1990年,中国政界暨学界隆重纪念“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尽管点出了主题:“屈辱与抗争”,但还是曾经让我很疑惑:为什么要纪念让中国饱受屈辱的鸦片战争?

四、两个过程。1939年,还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中国革命》中,毛主席总结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百年来的革命运动”时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这里说的是二个同时进行的过程,而重点在后一个,即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个人体会:毛主席的历史观是奋斗者的历史观,是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精神体现;所以能够穿透前代前人失败的迷雾,发现奋斗失败的前人的精神价值而不是怨天尤人。毛主席的历史观也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观,是历史胜利者的历史观;因为1949的胜利,才使其1840史观成立。这么说似乎像是唯心主义,但是毛主席的历史观的根本,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