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开始在小红书“攒局”

500

2025年,自驾成为一种生活新潮流。

偏爱自驾出行的人群,还在变多。《中国自驾车、旅居车与露营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2024年自驾游人次达到43.5亿,同比净增了7.5亿。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25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8日),自驾出游人数同比增长了7.1%,占人员流动总量的近8成。

不仅身体力行去自驾,社交媒体上,大家对自驾的兴趣和讨论热情也在一路走高。

根据小红书平台的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0日),#自驾探索编辑部 话题浏览量超过48亿,讨论量超过1900万。越来越多人在小红书细致记录下自驾的经历和感受,也把新奇的自驾路线和玩法搬进了大众视野。

有户外爱好者定期组队自驾,从荒野到草原,一路追星越野,把看星空、滚泥点的共同经历当作勋章。

有资深旅人在“旅游九年后终于开窍”,立下flag“以后只玩自驾游路线”,毕竟“能随时停下来拥抱不期而遇的感动,就是自驾最奢侈的幸福”。

一些年轻尝鲜党开始把自驾当作一场低成本冒险。不管是去草原看自然风光,还是在城市周边漫游,“只要握住方向盘,沿途的风景都染上了开盲盒的惊喜”。

当越来越多人开始自驾,相比以往,自驾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在新的热潮之下,对于出行类品牌如汽车,是否意味着新机会?

500

年轻人偏爱的自驾”,出现了新变化

DT商业观察》查看了近一年小红书“自驾”相关的笔记关键词,发现了大家最关心的三类问题:和目的地路线相关的、与出游搭子及体验相关的、以及和攻略准备有关的。

500

进一步查看了自驾笔记之后,我们梳理出了几点新变化。

变化一,从“清单式打卡”到体验至上,更多人开始寻找自驾新路线——发现新的目的地、拓展新的路线玩法,来创造自驾新叙事。

在被高频提及的自驾目的地中,既有新疆、川西等热门旅游地,也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家对自驾路线的选择也因人而异。

不少自驾爱好者玩起了生猛路线。他们把“此生必战318”(“318”指贯穿中国东西的G318国道,尤其以成都至拉萨段「川藏线」为核心)当作终极公路梦;也往往选择以新疆或西藏为核心的长途穿越线路,通过上“险路”来激发征服欲,满足对诗与远方的终极向往

上班族们则靠自驾漫游,打破班味生活,开启精神快充。

对95后上海打工人VV来说,周末她会特意约朋友自驾,在城市周边来场短途微GAP。不管是户外露营,还是到森林吸氧,“只要在路上,一脚油门踩下的就不再是通勤的疲惫,而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自由。”

另外也有人热衷到古镇寻访,追随文化足迹,希望“自驾出发是一次未知的冒险,而归来则是一场有意义的沉淀。”有人则偏爱小众秘境,“一路自驾跟着导航来到自在谷的入口,一条狭长的小路通向山谷,很有几分《桃花源记》里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体来说,文化探访、宝藏路线、自然撒野、城市漫游,都是新冒险,自驾变成了大家喜提人生体验的新方法。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沈奕铭)

变化二,自驾从一种时髦的出行选择,变成新型的社交生活方式。

尤其在出游搭子的选择上,一些人会特意为亲子游安排妥帖的目的地,选一辆储备空间足、舒适程度高的车,当作“移动的家”。

不少年轻人专门为宠物定制行程,“一人一车一狗”到户外撒欢,是“秋日遛狗的仪式感”。

还有年轻人把自驾当好友团建和兴趣集会的新选择,共赴一场演唱会、同去一座博物馆,甚至兴之所至,把自驾露营当作毕业旅行,“带着满满回忆和勇气,奔向更广阔天地。”

相比孤身前往,大家越来越关注与谁同行,在意“在路上”的情感互动与共鸣。

变化三,不只关心搭子和路线,还要关注攻略、装备和补给。

如果说传统旅游接近于“时间、地点、如何抵达”的标准流程,那么自驾就是一场要融合“情绪体验、舒适自由与实用性价比”的自我设计。

尤其在长途自驾中,人们会优先选择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车,也会综合考虑自驾所需的营地位置、油耗支出、物资储备等。

正因如此,很多人会到小红书取经,投石问路。

比如自驾小白们会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目的地和路线,希望找到出行最优解。有人会仔细浏览“自驾南北疆,各种营地测评”的笔记,并开启针对性提问。一些关于长途自驾的装备科普、注意事项等,也是自驾党关心的头等大事。

与之相应,小红书的自驾路线库“路书计划”,开始成为人们规划路线、盘预算清单的集会地。所谓路书计划,究竟是个啥?

500

路书计划:一端是用户出行的“答案之书”,一端连接着品牌共创的“自驾方案”

江湖上有个不成文的传说,打开小红书,任何问题在“三步之内必有解药”。提问的人和发布参考答案的人,在小红书上完成了闭环。

路书计划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它是专门围绕“自驾出行”的百科小全书。

首先,路书计划上遍布着出行规划、吃喝计划、紧急问答等信息指南,很多用户用它来搜索信息、辅助自驾决策,当成一本“自驾出行的答案库”在使用。

比如一旦有用户询问川西的自驾攻略和天气情况,就会有老手抛出保姆级攻略,晒出实用装备、列出注意事项;也会有自驾亲历者贴心提示,“按洋葱穿法准备衣服才能保暖”。

同时,区别于静态的攻略路线图,路书计划还是一个实时的信息交互场、兴趣同好的招募地。

打开路书计划,用户首先能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切片和自驾经历。大家会把路书计划当作情感树洞,分享路上的各种见闻感悟,让一段段独特的故事和经历在这里流动。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Demon不是呆萌)

还有不少人在这里寻找出游搭子,罗列准备出行的城市、时间、人数和需求,找人轮流开车;或者针对性招募无人区冒险家,共同踏上探险旅途。

究其本质,路书计划上的内容,是人与人之间自驾经验的价值传递。围绕一个个“自驾问题和人生故事”形成的交流链条,为这本出行答案库不断注入了新解法。与此同时,在真诚交流和组队号召的连接下,用户也可能从内容交流里的弱联系,走向“半熟人”社交的强联系。

除此以外,更关键的一点,路书计划更是一个体验的共创场。

这里的共创,一方面是小红书用户群策群力,在路书计划创造新路线、开发新玩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汽车品牌主动参与到了自驾路线开发、路书定制当中,还提供“在路上”的实用补给和支持。

比如有汽车品牌专门围绕茶文化体验,定制出茶马古道的自驾新路;有品牌为自驾用户提供免费的车辆检修和充电服务。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汽车品牌成为路书计划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品牌端动作与用户端需求形成呼应,实现了同频。

从结果来看,确实有汽车品牌被推上了C位,跑出了声量,也赢得了青睐和好感。

500

汽车品牌如何在路书计划中共创价值、俘获人心?

我们重点查看了七大汽车品牌在路书计划的品牌动作,从而发现,这些品牌变火的共性在于——借助路书计划,与用户玩在一起,让品牌价值被用户感知并深入人心。

这其中,成熟品牌、新兴品牌等各有解法。

其中一类是成熟大品牌,它们以“路书计划”为纽带,为品牌车主们打造共同经历,巩固核心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浓度,建立起文化认同。

典型的例子是鸿蒙智行。它旗下8款不同车型、在路书计划开发了20多条不同的路线,并邀约车主参与其中,为他们打造出“同道中人”的仪式感和归属感。

比如智界R7、智界S7,在秋季的千岛湖发起活动,让车主到现场露营、参与非遗活动,创造稀缺性体验。问界M5定制了一场“春日逃跑计划”,开发出杭州撒野寻花、广州岭南味觉漫行等路线,让车主们共赴春天,加深联结。问界M9让车主组团开入香格里拉的牧场花海、雅丹地貌,鼓励他们在路途中找回自己,给到精神支持。

可以说,借路书计划的活动和自驾经历,鸿蒙系汽车加固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精神联结。汽车在用户心里,也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共同纽带和文化载体。不少车主开始在路书计划自发分享与品牌之间的故事与经历,无形中放大了汽车品牌的声量和可见度。

深入去看,这一做法也符合成熟汽车品牌的沟通策略——首先保持品牌文化在核心用户圈中的浓度,再由核心用户自发成为品牌在大众圈层的“代言人”,不断诠释品牌价值,吸引更多关注。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小格山月)

对于多产品品牌而言,它们力路书计划,创建了不同的产品角色,让汽车产品从单纯的“被看见”升级为更深层次的“被需要”。

东风汽车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它旗下的不同汽车,参与到路书计划,通过定制不同自驾路线,从而将车型的差异化优势融入到不同户外场景,让用户感知到产品价值,并实现了多款车型的复购。

例如岚图定制了草原森氧漫游、瑶寨人文体验等路线,发挥大座驾优势,让自己成为家庭出行的高性价比选项。

猛士汽车通过越野性能的实用性,专攻户外路线,变成户外冒险家的同行搭档。

奕派科技则选择在夏季开启了高原牧场等自驾路线,通过“座驾性能和智能娱乐屏”功能,化身年轻人探索自然的精神搭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路书计划相当于是“汽车产品黑话的翻译器”。它不是做汽车参数、工艺的冰冷宣传,而是让汽车品牌进入到真实场景,回答了一个核心问题:这辆车究竟能在什么具象场景里,解决哪些真实问题,提供怎样的功能和情绪价值。

毫无疑问,相比单向的宣传,真实的感知更具有说服力。

而另一些汽车品牌则在路书计划找准了增量人群,实现了品牌心智的抢先占位。

比如极氪7X就携手路书计划,让汽车从出行工具成为融入家庭生活的社交玩具,实现亲子人群的心智渗透。

具体来看,在路线设定上,极氪首先面向家庭亲子人群开发出一条新疆自驾行程,用户能在伊宁彩色街巷逛城捕捉色彩、在赛里木湖开启趣味野营,把一场带娃旅行变成一场快乐冒险。

在功能支持上,极氪7X的AI智能语音可以“哄娃”,车内大空间可以装下露营装备,保证了家庭出行的舒适宽敞。

在自驾体验和硬核功能的映衬下,极氪7X变成了一个见证亲子故事的生活现场,也是智能豪华版带娃助手,小红书灵犀平台的数据显示(数据统计时间为2025年8月5日至2025年9月4日),极氪品牌的核心人群渗透率提升了117.7%。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Bybonnie)

然而,不同于极氪对亲子人群的“心智占领”,蔚来则发挥了产品补能优势,获得了智能出行人群的好感。

它在川藏自驾线上,打造了一张“换电路书”,让线下15座换电站成为服务于用户的供给基地,自驾人群能在里面3分钟换电、做到出行无忧。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不再是某种精英叙事或身份标签,而是回到了它之于人最基本的情感价值——生活陪伴、行动自由。而蔚来所展现出的品牌关怀,也成为品牌自身一抹独特的印记。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MelonSeeds)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品牌在小红书路书计划,先建立品牌温度感,完成认知破圈,再通过产品体验对用户进行深度种草。

比如汽车品牌普拉多在过去是硬派车型的代表,如今在小红书与女性人群展开了新的对话沟通——通过圈层达人内容发声,致敬了“坚韧与优雅并存”的女性力量,同时还依仗过硬的汽车性能,成为女性自驾旅游路上的靠谱搭档。这一次与独立高知女性人群的精神共鸣,让普拉多完成了品牌心智的破圈。

而德国马牌轮胎携 SUV 专用轮胎 UltraContact UX7 深入茶马古道自驾路线,以其全面卓越的性能表现为自驾爱好者打造了 “安全、静音、耐用” 的驾乘体验,助力他们探寻美好, 马上出发。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九四和九五)

对于一些新兴汽车品牌来说,与大众沟通的首要一步,是让消费者快速了解品牌性格并建立好感;随后则是与特定圈层建立更紧密的连接,开启新用户培育。

例如深蓝L06就携手路书计划,把车开进上海充满故事的城市老街和新兴地标,打造了一张上海的潮流地图,让年轻人率先感受到深蓝的潮流个性。与此同时,它通过与博主一起潮流探店、拍摄出街LOOK的方式,把汽车在无形中变成一款时尚单品和潮流符号。

换句话说,深蓝去到生活化、年轻化的城市场景,用高频亮相线下的行为,让年轻人认识品牌、带动了关注。更重要的是,它还确立了有效的“用户养成”策略,通过出街互动、建立潮流感印象,在年轻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一条辣cc)

总体来看,路书计划聚焦于汽车行业,解决了不同品牌的营销议题,也让自己成为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常规的汽车品牌营销逻辑是“加强曝光-快速破圈-信任加固”,用漏斗逻辑进行用户筛选。如今路书计划根据不同汽车生态位的排布,给出不同的用户沟通方案。

比如面对成熟大品牌,重在巩固核心人群,建立认同;针对一梯队汽车品牌,用产品性能获得特定人群偏爱,拉动老客复购;面对新兴品牌则重在打造传播话题和社交谈资,用长期主义的思维培育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路书计划的助力下,汽车品牌营销也实现了沟通方式和传播语言的更新——从高高在上的中心位,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和陪伴者。

过去,无论是拍电视媒体TVC,还是发布社交媒体的微电影,汽车品牌的沟通都有一个共性:要么产品占据画面的中心,要么让某个功能点成为驱动剧情的转折点,以俯视的角度展开产品叙事。

如今汽车品牌进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用户的生活建立“具体”连接,让品牌被年轻人自然接纳和优先选择。

与此同时,汽车品牌在路书计划,能借助内容与用户进行社交,形成更亲密的品牌关系。从更长远来看,这种内容积累将不断巩固品牌的内容资产与人群资产,在小红书平台上与always on的种草投放协同,涟漪式放大品牌的影响力。

500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小红书用户对于自驾的兴趣,在路书计划上,形成了一张原生的内容网络。

而汽车品牌的加入,也不再是生硬的打扰和强硬的闯入,而是以一个共创者的身份,成为更完整的拼图一环——为路书计划注入新的想象力和可能性,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自驾出行体验。

相信在未来,随着路书计划的持续生长,会有更多新的玩法和新鲜的目的地给到用户选择;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同样有新的增量和机会可以探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