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加速度,金融科技头部企业踊跃投身参与

《港湾商业观察》王璐
11月3日-7日,备受期待的第十届香港金融科技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香港乃至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金融科技盛会之一,此次会议吸引了100多个经济体的3.7万名企业高管、800多位行业专家以及700多家参展商参与。
活动现场,全球多家金融机构顶尖负责人及政府官员畅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行长金立群、汇丰控股行政总裁艾桥智(Georges Elhedery)、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祖六等。
“金融科技2030”,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加速度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开幕式上表示,香港的市场地位已获全球公认,今年9月,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位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目前香港拥有超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10%,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总收入将突破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28%。香港正通过系列举措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包括支持内地科技企业融资、鼓励海外企业在港二次上市、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并与瑞士、阿联酋等海外市场建立联动,同时将持续强化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优势,推动人民币在香港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则公布了香港“金融科技2030”蓝图,以数据(Data)、人工智能(AI)、韧性(Resilience)、代币化(Tokenization)为核心的“DART”四大策略,涵盖40个重点项目及措施。该蓝图旨在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生态,助力各行业应用智慧金融,推动香港金融科技从侧重实用性的2.0时代,迈入更具前瞻性的3.0时代。
详细包括,香港金管局将发展稳健且面向未来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扩展的数据共享,并加强跨境支付互联,在多方面创造新机遇,如为企业开拓信贷渠道、促进贸易融资,以及为市民提供更个人化的金融服务及更便捷的跨境汇款等。
余伟文透露,当前,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香港绝大多数银行领域,包括所有零售银行。这项变革的强劲势头体现在持续的技术投入上,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度总投资将达1000亿港元。
有参与本届香港金融科技周的企业人士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伴随着“金融科技2030”推出,将极大助力香港与整个大湾区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继续成为世界的领头羊与火车头。
数十年发展证明,香港历来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去年8月28日,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沙盒(又称“监管沙盒”)。其是指在可控的测试环境中,允许企业对创新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进行试验,旨在探索建设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创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通过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wCBDC),促进市场以代币化货币进行无缝的银行同业结算。据了解,2024年10月,微众银行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加入Ensemble项目的架构工作小组,助力香港金融市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香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姜波今年8月末在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面临新形势,未来将从双向开放、互联互通、风险防控三方面持续推进。鼓励高水平外资金融机构在湾区聚集,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参与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金融业态多元化。支持大湾区内地金融机构借助港澳平台,打造持续性服务基地,推动区域协调一体化。
前述企业人士认为,香港“金融科技2030”蓝图,涵盖了数据(Data)、人工智能(AI)、韧性(Resilience)、代币化(Tokenization)为核心的“DART”四大策略,涵盖40个重点项目及措施,这也将为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的落地与孵化更加明细,其涵盖面更广,包容性更强,而深圳与广州尤其在人工智能、金融创新领域成绩凸出。
AI时代来临,腾讯、蚂蚁等深度参与
与此同时,在AI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当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步伐也极速前行。
今年9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据了解,联合实验室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建设,参与单位包括粤港澳有关部门,腾讯、OPPO、小鹏汽车、深信服、视源、云蝶、云天励飞、元象、深译、陆兮等AI应用龙头企业和AI专精特新企业,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
也是在9月份,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组启动仪式(下称“工作组”)在广州举行。据悉,未来工作组将通过标准化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打造港澳协同、国际联通的AI标准策源地。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原部长、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看来,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无与伦比的“机电一体化”生态和“软硬结合”的天然闭环,大湾区要开创一种全新的“软硬一体、虚实融合”的产业范式,完全有能力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
市场的共识是,在全球范围内,粤港澳大湾区的AI技术创新都位居前列。在本届香港金融科技周现场,主题也聚焦人工智能(AI)、区块链与Web3、数字资产、绿色金融等。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宣布,将与产业共同推进 “AI2 Strategy”(Authorized Institution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构建共享AI基础设施和可解释模型框架,为金融机构安全、高效地采用AI技术提供监管支持。这一战略为金融科技企业在AI风控与身份验证等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政策参考和合作机会。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区块链和AI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在市场、企业及个人层面均带来实质效益。未来3至5年,香港计划将金融机构采用或试行生成式AI的比例提升至87%以上。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介绍,公司正积极参与香港的政策创新试点,包括金管局的“Ensemble”项目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他认为,AI正重塑金融,相信AI技术将贯穿金融业后台营运至客户服务全链条服务。
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架构师王亚盛在香港金融科技周现场畅想:在未来数年内,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高度个性化的金融助手,这个AI助手将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媲美私人银行的服务体验;同时,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精准的"数字代理",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还能协助进行投资决策,实现普惠金融与智能服务的深度融合。
AI全方位驱动之下,金融科技创新的无止境探索无疑将影响到每一个人,大湾区始终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它既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将影响与改变众多行业。而金融科技的深化亦将远超想象。目前,微众银行已部署逾百个AI应用场景、超过700个Agent,并有50多位数字员工正式“上岗”,有效提升组织效能。在本届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微众银行也展示了其AI原生银行全景规划、AI垂直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数字员工叶芷黎的实时互动体验。
事实上,回顾近些年,金融科技巨头们也深度布局香港,老牌金融中心一方面吸引全球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又为其如虎添翼,大湾区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
以腾讯为例,其推出的WeChat港币钱包为香港用户北上消费和跨境汇款提供极大便利。香港用户可在内地数千万微信支付商户直接使用港币付款,系统自动换汇且免手续费,实现“用户付港币,商户收人民币”的“双向奔赴”;跨境汇款至内地最快1分钟到账,并享有更优汇率,服务已全面覆盖购物、出行、餐饮及生活服务等场景,助力大湾区金融与生活深度融合。
2017年,蚂蚁集团推出香港专属的电子钱包AlipayHK(支付宝香港),至今服务逾450万活跃用户。随着香港创新枢纽地位日益凸显,蚂蚁集团正与本地伙伴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产业落地,进一步加大在香港的战略投入。就在今年4月,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将海外总部落户香港。
10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宣布,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作为“中国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数据、技术、资本等关键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旗下子公司微众科技将把香港总部打造为服务全球的销售中心及创新中心。(港湾财经出品)



港湾商业观察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