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高材生沦落到住垃圾屋,精英家庭出身,却因拒绝考公被亲妈赶出家…

在东京的一间狭小出租屋里,堆积如山的衣物、书本、塑料瓶与废弃包装几乎淹没了地板。窗帘常年拉着,空气里混杂着灰尘和生活的气味。

500

住在这里的,是一位29岁的东京大学毕业生——みずき。

表面上,他是一位可爱、温和的直播主;但在这间“垃圾屋”的深处,藏着一个被家庭推向边缘、又竭力维持自我存在的人生故事。

500

みずき出生于东京荒川区,父母都是东京大学毕业的高知识分子。这样的家庭在外界看来几乎是完美模板——教育资源优渥、父母学识出众、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500

但在高学历的光环之下,家庭关系的紧绷与情绪的裂缝早已深埋其中。

みずき的父亲在研究领域追求理想,不愿为稳定收入而放弃学术梦,母亲却希望丈夫承担起现实责任。

500

终于二人在其10多岁的时候离婚。母亲负责带大みずき,但是情绪不稳定,经常对他大吵大骂。

500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みずき,很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母亲的情绪成了家里的晴雨表,而みずき则逐渐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以迎合她的期待来换取短暂的安稳。

500

みずき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像一种投资——成绩、名校、未来的职业,全都被视为回报。考上东京大学,是母亲的骄傲,也是他能继续留在家庭体系中的最后筹码。

500

但那份骄傲并不意味着被真正理解。

进入东京大学后,みずき第一次远离母亲的掌控,也第一次开始面对“我是谁,我为何如此讨厌自己”的问题。他没有感受到应有的成就感,反而是一种深深的空洞感。

500

周围的同学忙着研究、实习、规划未来,而他常常感到茫然——我考上东大,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是因为那是母亲要求我去的地方。

大学毕业后,みずき进入社会工作。最初他在服装品牌公司任职,从事销售与门店管理,因为对审美和细节敏感,他做得并不差。

500

公司主要经营女性服饰品牌,みずき很快理解顾客心理,也乐于帮助他人挑选合适的衣服。而进入女性服饰行业,其实和みずき本人兴趣也有关。

从少年时期开始就觉得自己胸部在发育的みずき,在18岁那年第一次尝试女装,体内似乎觉醒了作为女生的意识。

500

在服装店工作的日子,みずき找到了某种微弱的自我成就感——不用再做别人期望的优秀孩子,而是可以直接面对顾客,凭借自己的判断获得肯定。

然而两年多后,他开始出现心理倦怠,对每日固定的工作节奏与客户应对产生强烈抗拒。

500

みずき说,每天都像在演戏,笑容是机械的,身体已经不再听话。于是他辞去了服装公司的工作,尝试转职到IT企业,想通过电脑和网络找回一种掌控感。但办公室生活同样让他窒息——汇报、上下级关系、绩效考核,再次勾起了他被控制的恐惧。

500

みずき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几乎完全被他人的期待所控制,直到某次被母亲要求考公务员,他终于选择拒绝。

那次拒绝,成为みずき被逐出家门的导火索。母亲愤怒地说:“那我为什么要白养你这么多年?”

他没再争辩,只是带着几件衣服和一台电脑离开了家。从那之后,みずき再也没有和母亲联系。

500

みずき随后租下了东京一间八平方米的旧房,月租不到四万日元。没有玄关,打开门就是床铺与堆叠的杂物。

刚搬进去时,房间还算整洁,但随着时间推移,垃圾、快递盒、旧衣服、打印资料、书籍、甚至坏掉的小家电都被他一件件地留下来。

500

那些东西对外人而言是废物,对他而言却是一种安心感。

因为人类,只要说一句不想再见到你,就不会再见,但是物品不会。

500

在无数个无声的夜晚里,みずき开始在网上开直播。起初只是为了找人聊天,后来慢慢有人关注、评论、打赏。

他的谈吐温柔,笑声干净,与房间的混乱形成鲜明反差。有人说他像是堕落的天才,有人觉得他奇怪但真实。

500

みずき并不否认自己过得狼狈,但也不愿被可怜。对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努力。而面对别人说要扔掉垃圾这件事,他表示,我不是懒惰,只是太累了,希望这些物品和我一样,不想再被人随意抛弃了。

500

日本媒体在报道みずき时喜欢强调“东大毕业却住垃圾屋”的反差,这是一种抓人眼球的叙事方式,但对みずき而言,这种描述更像是一种误解。

他从未刻意堕落,也没有自暴自弃。只是当一个人从小被灌输“成功才有价值”,而所有努力都围绕取悦他人展开时,离开那套体系后努力找寻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已。

“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希望可以在别人面前堂堂正正地表现出来。”

500

家庭教育的极端形式在日本并不少见。

我们之前曾经写过东大女生为摆脱窒息家庭,刚上大学就开始自己援交赚取生活费;也有东大某男生厌恶精英人才的标签,大学毕业后隐姓埋名伪造简历去做保安等等。

500

这揭露了一个现代社会的通病。即许多父母将孩子视作人生工程,一旦孩子不符合设想,便失去耐心和爱。就像本文中的みずき的母亲,或许从未意识到,她口中“为了你好”的每句话,都是在否定孩子的自主性。

500

那种被否定的感觉,不会在成年后自然消失,反而在生活的缝隙里不断重现——比如面对混乱的房间,みずき明知道需要整理,却始终无法下手。那种混乱,某种程度上正是他内心的投射。

500

对みずき从东大神坛到垃圾屋这一转变,日本网友有表示同情的,也有不理解的。

500

“年轻的时候那样生活也无妨。再过几年,想法自然会变的。难得他头脑这么好,不如把这份才能用在帮助别人上,去指导后辈学习,一定能对他人有帮助,也会被感激,还能获得稳定的生活。真希望他能早点清醒过来。”

500

“他把服装行业的工作辞了啊!我原本以为他的服装品味和那个品牌的风格挺契合的,还上过走秀,应该混得不错。结果是因为无法再适应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而辞职了吗。他好像也不太喜欢别人把那称作“女装”。虽然他能清楚地表达出不想妥协、我不喜欢那样的东西,这种自我认知挺好的,但活在这样的状态里,大概也挺辛苦的吧。”

不理解也好,同情也罢,都各有道理。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不仅在日本社会中,乃至全亚洲,这样的“高学历边缘人”正在增多。名校毕业不再意味着稳定工作与光明未来。现实的压力、家庭的控制、心理的疲惫,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高处坠落。

500

みずき只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他用垃圾屋的混乱,坦率地呈现了那种崩溃的真实形态。

在这个以效率和成就衡量一切的社会里,也许正是这些“天才失败者”的存在,提醒着我们:人活着,不必总是完美。

参考链接

1.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4cfa130d7c8bf8b4f0d766c3d9df3540aa46d74c?page=3

2.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82eb7ef7ee4b320fcf58af16038fce5079c2183f?page=3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SMBUl12Qc&t=324s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