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百度AI大爆发

文/狗蛋本蛋
今天晚间,百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季度总营收312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47亿元。
让人意外的是,百度这次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把AI 相关收入拆得明明白白,“一股脑全摊出来了”:
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
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
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元
萝卜快跑Q3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相较二季度的148%增速持续加速;

几项核心业务加起来,推动百度AI业务在Q3爆发,收入同比大增超50%。
这是国内大厂头一回,把 AI 收入成绩单扒得这么细。
在这之前,大厂们提 AI 收入都藏着掖着,不是揉进云业务、企业服务里一笔带过,就是只挑几个亮眼数据吹一吹。
更早几天的世界大会上,百度在AI方面大动作不断,包括发布全球首个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推出文心大模型5.0、慧播星发布“实时互动型数字人”等。
一边是技术和应用端频频亮王炸,一边是财务数据上表现亮眼,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百度正在更加激进地冲向AI时代。
那么,百度这次晒AI家底,到底成色如何?我们来逐一拆解。
01
战略透视:高增长背后的「全栈布局」
百度AI业务能涨这么猛,背后核心还是得益于百度的“全栈式布局”优势愈发凸显。
简单来说,咱们用盖大楼打个比方就好懂了:
昆仑芯和飞桨框架相当于百度AI 的地基,提供硬核底层支撑;
文心大模型相当于承重梁柱,构成AI能力的核心;
AI云是链接内外的通道,作为承接百度AI落地的业务,将AI能力对外输送出去;
AI 应用与 AI 原生营销服务,就相当于大楼里一个个功能丰富的房间,是百度 AI 技术的落地场景,直接为用户创造价值。
从最底层的芯片,再到最上层的应用,百度都是全栈自研,把 AI 产业的全链条都覆盖了,这就是全栈布局的厉害之处。
这么做好处太多了:系统配合更高效、成本更低、技术更新也更快,而且每一层之间都能形成反馈,能实现端到端优化。
具体的,我们拆成两块细说:
02
底座够硬,AI 云才能一路狂飙
11月13日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刚发布了新一代昆仑芯和超节点产品天池,还说未来五年按年推出新产品,要把 AI 云打造成最 “硬核” 的存在。
新一代昆仑芯包括两款产品:
·昆仑芯M100,专门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主打极致性价比,将于2026年上市;
·昆仑芯M300,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卖点是极致性能,2027年上市。
现有昆仑芯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在国产 AI 芯片中处于顶尖水平。
这是实打实有一堆客户买单。
像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电网、中国钢研等央企,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都在用昆仑芯。
今年8月,昆仑芯还中标了中国移动十亿级集采项目,为其提供AI通用计算设备,这是国产AI芯片在大型基建项目里的重大突破,含金量很足。
再看模型层,新一代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5.0发布,参数量冲到2.4万亿,作为统一的原生全模态模型,文心5.0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指令遵循等方面能力全球领先。文心5.0代表着百度推高模型智能天花板的关键动作。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全模态的能力。
咱们把全模态与业内惯用的多模态做个比较,大家就能明白。
打个比方,要办一场晚会,多模态的做法是找文案写串词、找设计做背景板,再让行政人员协调,中间信息很容易衰减,最后串词和背景板可能不搭;
全模态呢,是先把所有人叫到一起磨合,用同一套方案推进,从最初训练,就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这些数据混在一起,一体化程度特别高,不容易出岔子。
有昆仑芯的算力底座撑着,飞桨AI框架托着,文心 5.0 作为核心模型引擎,百度AI 云Q3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3%,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
再看AI应用落地数据,只能说百度AI云确实能打:
65%的央企、100%的系统重要性银行、800多家金融机构、TOP10手机厂商、中国市场销量前15的汽车品牌、TOP10新能源车企,都选了百度智能云,而且在具身智能行业的渗透率也是第一。
IDC最新发布《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
今年上半年,国内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30.7亿元,百度智能云以16.6%的份额领跑。
这么看下来,硬核的技术底座,确实推着百度AI云持续奔跑,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03
上层结果:AI应用价值爆发
在AI应用层面,百度旗下多款产品增长势头强劲,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AI应用单季26亿元收入,就是这些成果的直接反馈。
财报显示,AI应用涵盖了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多款旗舰型产品,致力于解决个人和企业在特定场景下的不同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AI应用采用高粘性的订阅模式,可持续创造高质量收入。
在百度世界2025上,百度文库、网盘发布GenFlow3.0,活跃用户超2000万,已成为「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
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进化至2.0,已通过无代码开发40多万AI应用。
而最惊艳的,还属大会上发布的“百度伐谋”,这是全球首个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百度伐谋,用意如其名,就是要以谋略取胜,帮助企业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简单来说,它能在特别复杂的产业研发场景里,跳出人类的经验局限,通过“自我演化” 找到 “最优解”,帮企业挖出以前根本碰不到的潜在利润和生产力红利。
而且完全不用人盯着,要是外部条件变了,它能自己跟着调整方案,还能让你看清整个优化过程,做到结果可追溯。
由于太过超前,伐谋发布仅仅几个小时,就有超1000家企业申请接入测试,覆盖交通、能源、金融、物流等行业。
此外,AI原生营销服务领域,本季度收入达28亿元,同比增长262%。
其中的数字人和智能体,已经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商业回报。
就拿数字人来说,今年双 11,慧播星数字人带货的 GMV 同比涨了 91%,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增 119%,83% 的开播主播都用过数字人。
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技术带来的营销提效付费。
对百度AI来说,AI 应用和 原生营销服务的爆发,相当于把 “AI是成本还是生产力”这个问题给说透了。
同时也告诉大家,我的赚钱能力已落地。
对资本市场来说,这比单纯的技术突破更令人振奋。
04
是时候重估百度了
AI 业务持续增长,并且商业化进程加速,标志着百度向“AI 公司” 的转型,已经进入密集的收获期。
而且,资本市场正在看到百度的价值。2025年9月以来,百度三季报之前,高盛、招银国际、交银国际、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集体上调百度目标价。
其中,高盛上调至154美元;华泰证券上调至243.6美元,并给出826亿美元的最新估值。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强调百度AI云与Apollo自动驾驶的增长潜力。
据全球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66亿美元,2035年将达到3526亿美元。
中国预计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030年市场规模约39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一半以上。
百度萝卜快跑,目前足迹覆盖全球22城,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了1.4亿公里,自动驾驶的总里程超过2.4亿公里,截至11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各项数据都在全球前列,有机会成为Robotaxi增长最大受益者之一。
总的来说,AI正在给百度长期业绩上价值,要等待的是,这份预期什么时候被充分计价。



地产风声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