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陆文雄就是杞人忧天

​不止一人让我说说复旦大学经管院长陆文雄对中国科创处境“悲壮”。我去翻了翻《联合早报》采访的内容,一个基本的结论,故意制造焦虑,完全是杞人忧天。他这种焦虑是装腔作势出来的,对于中国的科创了解不够。

我前面这段结论,说起来挺伤人,但是绝对是实话,陆文雄年纪比我小,当然资历非常不错,长期在复旦大学当院长,做了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也去国外做过访问学者,这个资历很唬人。但他这一辈子就是在学校里,没有真正的产业实践,对科创的理解,都是浅尝辄止,所以最后只能靠制造焦虑。

1.近些年来,中国的科创远远超越世界,在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领域,新材料、新能源、信息通信,都是领先世界,越是新技术,越是新领域,中国就越强大。

理念有问题,体制有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突破呢?这样的判断明显是不符合事实。

2.中国的科创是不是有些问题,当然是有问题,陆文雄的问题是什么,是他找不到点子,看不清实质。

中国科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术界和产业界脱节的。学术界包括科研机构和高校,他们就是发论文,拿项目不做实事,跟着外国人指挥棒转,以在外刊发论文为目标。

中国产业界尤其是高技术领域,早就在踏实努力,有所作为。科创能力也在从产品化,逐渐向基础的技术渗透。

陆文雄是看不清这个问题实质,把学术界的问题和产业界混同一起。所以研判不得要领。

3.中国的产业在科创能力上,真是不需要学术界来指手画脚,是个小老板赚了钱,都会想办法去提升自己能力。从产品逐渐走向基础能力。

我自己做净化器的产品,通过几年的积累有了自己的能力。我们就在规划在感应器领域要形成自己的专利池,会在底层有所作为。这件事情真是不需要去教,企业都清楚,只要有实力都会干。所以没有什么好焦虑的。

中国科创的问题主要是学术界,虽然问题很大,但是学术界并不代表中国科创,产业界早已经挑起了大梁。学术界做些辅助就可以,学术界如果能够跟得上,转换的好,对于中国科创当然是有很好的支持,跟不上也无关大局,真正做科创靠不着学术界。

4.陆文雄说中国的科创企业,一登场就面对国际竞争,这是事实,更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企业当然要面对竞争,今天中国的科技水平就是世界一流,当然要面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这个不可能保护,也不可能在温室里长大。

中国企业也不会怕竞争,都是靠实力吃饭,竞争不过就倒下,这就是企业的宿命,谈不上什么被悲壮,也不必担心,因为还会有企业出来。

总之,对于中国科创的情况,陆文雄把学术界和产业界混在一起。,搞不清主次,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创。所以做出焦虑状,其实没有什么好焦虑,中国的科创正在健康发展,这十几年事实证明了的,以后中国的发展还会证明。学术界确实需要调整,但是他们无关大局。

当然我说这些可能陆教授不会同意,甚至不服气。如果陆教授不服气可以请我去复旦经管学院讲一次中国科技创新,让学生做个评价。我们可以打个擂台,3个小时陆教授先讲一个半小时,说中国科创的“悲壮”,我讲一个小时,说中国科技体制到理念领先世界。全网直播也行。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