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龙:在全球动荡中,中国与东盟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Club提要:在2025年11月17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周”开幕式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指出,在全球单边主义抬头、供应链安全、气候变化与科技变革等挑战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他强调双方应持续巩固战略互信,拓展数字、绿色、标准和产供链等新领域合作,深化自贸区3.0版建设,并不断加强民间交流,夯实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各位来宾:
十分感谢中国—东盟中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邀请我出席“中国—东盟周”的活动。凡在中国举办的各类中国—东盟友好交流活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都不愿缺席。因为我们深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打牢双方关系的民意基础是确保双方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11月17日,2025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界代表齐聚榕城(图源:中新网)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突出,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个别国家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政策,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无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贸易制度,动辄挥舞着关税大棒胁迫各国就范,使许多国家深受其害,深受其苦。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频发,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造福人类,全球产供链能否保持畅通稳定,都是人们极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凭一己之力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同舟共济、携手合作是唯一的选择。因此,中国与东盟的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中国愿与东盟国家一道,协调行动,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外部的各种干扰,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维护中国与东盟的根本利益。
核心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不断巩固和深化双方的战略互信
中国与东盟既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好,东盟受惠;东盟好,中国获益。这种利益与命运与共的关系就决定了双方要不断加强战略沟通,坚持从大局、从长远来看待双方的关系。不因一时一事而影响双方的互信。确有人不想看到中国与东盟关系走近,总想挑拨离间,甚至怂恿制造一些事端,并利用他们掌握的舆论工具,散步虚假新闻、不实信息,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对此,双方都要保持清醒头脑,沉着冷静地对待和妥善地加以处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以及东盟国家之间的问题,只要域外国家不插手、不掺和,我们完全有能力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好。中国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强大到什么程度,都不会做任何损害东盟的事,因为中国深知损害东盟的利益就是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这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政策决定的,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决定的,也是中国对周边国家奉行的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周边外交理念决定的。
二、要不断开拓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过去几十年的合作,使中国与东盟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繁荣。在巩固过去合作的基础上,双方都要因应全球的变革以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生的深刻演进,要朝着更有雄心的目标、更新兴的领域、更高质量的合作迈进。中国与东盟自贸区3.0版已正式实施,将为地区乃至全球增长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中国—东盟—海合会也开启跨区域合作的新范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在从传统领域拓展至数字、绿色、标准、产供链等新兴领域。此外,本地区各种已有的合作机制、平台和自贸协定等,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图源:新华社)
中国的“十五五”规划绘制了中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东盟愿景2045》可与“十五五”规划进行深度对接,从而实现双方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图源:央视新闻网)
三、要不断培植和提升双方民众的友好感情
中国与东盟保持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在于双方民众不断拉近的感情。双方要持续不断地推动在各领域的高频次交流。交流得越密切,走动得越频繁,关系就越亲近。“澜湄签证”“东盟签证”的实施,使双方民众如“走亲串门”般常来常往。持续了两年的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就要收官了,我们将为这两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永远都不会收官,也永远都不会画句号。人文交流要持续地推进下去,要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成为必需。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周年主题年”,此外,中国与东盟建立的教育、旅游、智库、网络等各种新的机制为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和提供了新的机会。这将确保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始终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中不断提升。

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南宁举行(图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是由外交部主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主要职能是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开展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往作为工作的优先。与中国和东盟关系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能做、要做的还很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将会进一步加大与东盟开展交流合作的力度,并会与中国其他有关组织和机构,包括中国一东盟中心合作,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民心相通、民心相亲,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的贡献。
Club Briefing: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China–ASEAN Week” on November 17, 2025, Wu Hailong, President of the China Public Diplomacy Association, stressed tha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rising unilateralism, supply-chain security concerns, climate challenges, and rapi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China-ASEAN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He underscored th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strategic mutual trust, expand cooperation into emerging areas such as digital, green, standards, and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adv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Version 3.0, and continually deepen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to solidify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shared future community.



北京对话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