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六!广州科研实力藏不住了

11月16日,施普林格·自然发布了《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榜单显示,中国首次占据十强科研城市一半以上席位,达到6个。其中广州,由去年的全球第八上升至全球第六,超过旧金山湾区。

500

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在五个学科子榜单中全部跻身全球前十,实现 “大满贯。它在物理科学领域排第六;在生命科学领域排第九;化学领域第四,地球环境科学第三;健康科学领域第十。

这标志着,广州的科研实力不仅强,而且发展极为均衡。那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500

全球第六,怎么算的?

据了解,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智讯编制。这是个公开数据库,追踪各机构对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具体期刊,均由独立的科研人员小组选出。

自然指数的排名并非简单地计算论文数量,而是按“份额”给分。

份额是指一篇文章分配给某机构或地区的分值,计算的是每篇论文中隶属于该机构或地区的作者比例。

这可以理解为分蛋糕。一篇论文就是一个蛋糕,每位作者分一块。

假如一篇论文有10个作者,其中3个来自广州的机构,那么广州对这篇论文的“贡献份额”就是3/10=0.3。

如果一个城市的研究机构是论文的主要完成者,它就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这么做可以更精确地衡量一个城市,在顶尖研究中实际付出了多少贡献,比单纯追求合作数量更有意义。

而为了确保不同年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其还会对份额进行年度微调,但分蛋糕的规则不变。

不过,自然指数只是衡量科研表现的“一把尺子”,不是全部,在评估科研或机构质量时仍需考虑许多其他因素。

500

广州的得分怎么样?

这次,广州以1820.05的份额排名第六,较去年的1558.1增长明显,论文数为3966,占比5.7%。

它仅次于国内三座城市,北京、上海、南京。

北京以5501.45的份额遥遥领先,排名全球第一,论文数近1.2万,占比17.1%;

上海以3153.61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二,论文数为6680,占比9.8%;

南京以2135.61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五,论文数为4282,占比6.7%。

500

广州被统计的论文接近4000篇,那它们都从哪来?

有业内人士表示,榜单的论文来源以高校和部分中科院机构为主。

查阅自然指数往期统计的领先机构发现,广州的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等。

其中,中山大学的贡献率突出,在国内机构中跻身第11。

据《自然指数》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的数据,其被计数论文达到1742篇,份额为674.55。

若按照前述广州2024年1820.05的份额计算,中山大学能贡献1/3。

而且,中山大学在各学科领域发布的论文数量,分布较为均衡。从按研究课题上看,“肿瘤学和致癌作用”贡献较多。

500

近5年,中山大学的份额持续增长,统计曲线昂头向上,从2020年的260多迅猛增至突破650,翻了一倍多。

500500

聚合作战,发挥协同效应

挖掘完榜单数据和背后含义后,可以更清晰感受到广州机构在科研实力的“含金量”。而这个充满爆发力且全面开花的结果,是广州长期耕耘而成。

广州最核心的优势是拥有一个数量多,强大且学科分布均衡的高校集群,学科齐全、优势互补,还有顶尖机构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

例如中山大学作为综合性强校,其在生物科学、健康科学、地球科学和化学等领域都有深厚根基,是支撑多个学科排名的中流砥柱。

华南理工大学以工科见长,尤其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实力雄厚,对化学、物理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的贡献巨大。

其他高校各具特色,也发挥着强化或支撑的作用。

广州拥有84所高校,总数居全国第二,还集聚央省级科研院所41家、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14家,ESI前1%学科达150个,全市高校科研领导力影响力不容小觑。

机构之间存在频繁的合作,内部协同创新机制,使得科研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产生了“1+1>2”的效应。例如今年发表在杂志《ACS 纳米》上的《揭示热电容循环的局限性》,就由中山大学和中国广东科学院的作者共创。

广州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如虎添翼。粤港澳大湾区在2019年就被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人才、资金、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目标发展过程中,广州侧重发挥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而深圳定位 “科技创新”,在企业创新和市场活力上更有优势。这也使得广州,在这次自然指数榜单中更胜深圳一筹。

500

结语

据说只要两种人就可以建立全球科技中心:聪明的年轻人和胆子大的有钱人,科技公司是两者的化学反应。

聪明的年轻人会去优秀的大学,所以斯坦福和伯克利产生了硅谷,华盛顿大学产生了一个高科技圈子在西雅图,但卡内基-梅隆,德克萨斯大学,芝加哥大学这些就不行了,有很多聪明的年轻人,但没有胆子大的有钱人投资他们。波士顿也是,其实波士顿的科研很厉害,但波士顿在科技产业一般,因为波士顿有钱人很保守。前年笔者去硅谷考察,问他们为什么硅谷人胆子大,他们说硅谷温度更高,天气好,人就胆子大。

广州现在科研已经全球第六了,温度也高,天气也好。要是有钱人再胆子大一点那就更牛逼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