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矿产品企业将同江视为进入中国市场重要门户 推动“口岸+贸易”深度融合

据同江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同江市高效便捷的通道功能,正在吸引产业要素的集聚。俄罗斯矿业企业已将同江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
同江铁路口岸开通运营三年,累计运量突破1400万吨。依托中国对俄合作不断深化及自身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同江正全力构筑面向国际的矿产品进口通道。
自铁路口岸开通以来,同江口岸的进口货物品类经历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从最初的木材、纸浆等传统物资,到如今铜精粉、铝锭、橡胶等资源性产品占比显著提升,矿产品已成为推动口岸运量稳步增长的“生力军”。这一转变,既是中俄经贸结构互补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同江市敏锐把握市场趋势、主动进行口岸功能定位的结果。
矿产品进口对口岸的查验、仓储、换装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江市瞄准这一需求,将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作为打造专业化枢纽的先手棋,今年,建成省内首个具备铜精粉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全国铁路口岸首台海关智能化矿产品全断面采制样设备在同江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矿产品货物的通关效率,总投资9.89亿元的铁路口岸扩能改造“四大工程”也正加速推进。
除了硬件升级,“软环境”的优化同样关键。同江市通过优化流程、升级智慧口岸系统,致力于让跨境贸易环节更少、效率更高。对于进口矿产品的企业而言,时间就是成本,效率就是竞争力。口岸推出的“提前申报、货到验放”等便利化措施,以及为矿产品设立的“绿色通道”,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同江速度”。
消息强调,“高效便捷的通道功能,正在吸引产业要素的集聚。俄罗斯矿业企业已将同江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企业的信心,正转化为同江发展“枢纽经济”的实绩。以钾肥加工、摩托车研发制造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已相继落地,标志着同江正从单纯的物流通道,向“口岸+产业”、“口岸+贸易”深度融合的平台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同江口岸正通过夯实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对接,将独特的地缘优势与战略机遇转化为切实的发展实效。



中俄资讯网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