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萌狮叫早”之死,谁的锅?

从爆红到暂停,“狮子酒店”热议背后。

▲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酒店业
01
这两天,江苏宿迁季高·牛角村MOMO乐园一家酒店的“萌狮叫醒”服务经历了从爆红到被叫停的极速翻转。
红,是因为酒店这项服务确实吸引人。
此前,该酒店预约页面显示,一晚 628 元,包含餐饮任选,亲子乐园畅玩,还有清晨8点-10点之间的10分钟小狮子进房叫醒服务。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大量家长分享带娃体验视频,有母亲称"孩子现在主动早起等狮子朋友,比闹钟管用多了"。

截止11月10日,11月24日之前的该客房预约已经全部售罄。
但随后,该酒店服务在上周被叫停,是因为媒体介入,监管部门发声了。
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在媒体多次致电后回应,已成立专项调查组,正在核实该度假区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及动物福利保障措施。
近日,该酒店下架了这项体验,称游客可选择参加每日举办的动物见面会。
公开资料显示,自2024年开园以来,该酒店通过长颈鹿早餐会、羊驼散步陪伴等动物互动项目,年接待游客已突破 50 万人次,此番萌狮服务则将客单价提升了约 40%。
在利用动物互动创收这件事上,这家酒店可以说在国内走在前头,但放眼全球,也并非首创。
比如,新加坡动物园就有“Breakfast in the Wild” 项目,早餐时段在动物园内与长颈鹿等动物互动,该体验开展于清晨9:00至10:30,包含自助餐与动物互动环节。
再比如,在泰国清迈的老虎乐园,游客可近距离与虎崽互动,撸幼虎、小虎到成年虎。

清迈老虎园/旅界实拍
此外,在南非、津巴布韦、毛里求斯等国家,游客与幼狮、成年狮、猎豹漫步已经是成熟游览项目。
应该说,这些年,全球动物与人互动的旅游经济创收一直在前进,且越来越强调沉浸感、社交传播力、差异化体验。
但在国内,另一层冰冷事实同时提醒,当体验稀缺、场景前沿,行业规则、监管、动物福利也会成为拦路虎。
02
回过头再看这只小狮子的命运,叫醒服务从上线到下线,只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
热度散去后,评论区里留下的一个问题反而越来越刺眼,这类创新项目,监管部门该不该、又该管到什么程度。
从监管角度看,介入很容易,发一纸通知抑或舆论压力就能让项目按下暂停键。
难的是,怎么在不牺牲安全与底线的前提下,给创新留出一点成长的空间。
这些年,文旅行业的一个现实是,新项目几乎都带着不确定性。
动物互动也好,沉浸式演艺也好,很多玩法在法律条文写下的时候还不存在,等到落地时,经营者面对的是模糊地带,监管者面对的也是模糊地带。
如果在每一个模糊地带都选择一刀切停掉,短期看风险降低了,长期看,所有人只敢做最安全的复制。
没有边界的创新会失控,没有弹性的监管会让行业失去想象力。
而对于地方文旅来说,创新项目往往承担着试水流量和口碑的功能。
一座新开的度假区,要靠几张记得住的产品名片,才能在社交平台站住脚,叫醒服务、早餐会、散步陪伴,这些听起来有点猎奇的设计,背后往往是投资方、运营团队苦思冥想后的尝试。

清迈大象咖啡/旅界实拍
公开资料显示,“萌狮叫醒”服务背后的运营主体季高集团是中国本土亲子乐园运营品牌,自2009年在上海起步,从游乐设备供应商出发,逐步发展为亲子休闲度假产业的投资运营商。
角色分工上,大致则是宿城区政府及平台公司主导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整体农文旅项目,做基础设施、土地与整体品牌“水韵天成·自在宿城”,在旅游日益个性化的今天,政府企业运营的项目能做出一些创新尝试颇为不易。
事实上,对于动物互动这类项目,相关监管完全可以更前置一些,更过程化一些。
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就介入,帮助经营者梳理许可路径、动物福利要求、游客安全方案,而不是等到媒体曝光、舆论升温,再被动地出面调查。
而事前指引和事后处罚,在监管工作量上差不多,在行业影响上天差地别。
监管的温度,决定了一个地区文旅项目敢创新的幅度,否则所有景区都去复制黏贴网红路牌,实际上也是一种安全底线上的审丑泛滥。
03
如果把这次萌狮叫早当成一块切片,它切开的不是一段短暂的网络热搜,而是当下文旅行业真实存在的一条分界线。
从酒店端看,动物叫醒这类项目,本质上是在做一件事,把原本只提供睡一晚的房间,变成承载一个完整故事的场景。
房价从单纯的床位费,升级为场景费、情绪费和社交货币的打包价,客房不仅仅是晚上住进来,早上离开的空间,变成一场旅程中的高潮节点。
对当下的亲子客群来说,酒店越像一个大型游乐装置,就越具备被选择的概率。
长颈鹿陪你吃早餐,羊驼陪你散步,小狮子叫你起床,看上去是动物的戏份增加了,实际上是酒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从一个后台配角,慢慢变成整个旅程的主舞台。

肯尼亚长颈鹿庄园酒店
这背后自然是游客消费需求的升级。
十年前,大家在意出去玩住得舒服不舒服,这几年,更多人开始在意值不值发一条朋友圈、小红书。
未来,很大一部分亲子客群则会在意这段旅程对孩子有没有故事可以讲。
无论是否能提供萌宠、动物服务,很多国内酒店开始在做的,是把一张房卡,变成一个故事入口。
从文旅整体来看,动物互动也确实只是载体之一,真正有价值的是可复制的产品打法。
今天是小狮子叫早,明天可能是和数字动物在虚拟丛林里冒险,故事可以换,角色可以换,但亲子度假酒店沉浸体验和情绪价值这条主线不会变。
监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升级。
比如,对于地域特色明显、创新场景集中的区域,可以探索建立文旅创新项目的备案制或试点制,让一些新玩法在有条件、有前提、有配额的情况下进入测试。
至于动物互动这类敏感度高的项目,完全可以鼓励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参与,形成统一的动物福利标准、安全操作规范、游客告知模板,让经营者有章可循,让监管者有据可依。
而对已经跑出来的好案例,可以通过评估后纳入地方标准,从个别项目的经验,上升到区域层面的能力。
当行业有了清晰的规则,创新者才有勇气踩油门,长期来看,后者更难,也更值钱。
今日话题:你支持酒店推出类似“萌狮叫醒”这样的互动体验吗?
———— END ————



旅界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