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闹剧,实质是美日合演的双簧





.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7日报道,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考德尔,当天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面对高市早苗发表的涉台言论,他虽未直接置评,称“不能明确说存亡危机究竟意味着什么”,却表示“理解高市早苗在涉台议题上深切忧虑的立场”,甚至称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论“并不意外”。考德尔这番看似模糊,实则纵容的表态,不仅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哗然,更瞬间点燃了中国网民的怒火。
.
不过,对于考德尔的表态,笔者一点也不感到奇怪。结合美日长期以来在印太地区的深度战略勾连,高市早苗这场炒作涉台议题的闹剧,更像是双方精心上演的一出双簧戏。一个在幕后操盘布局,一个在台前跳梁挑衅,核心目的就是联手测试中国的底线,为各自的战略诉求造势。
.
美日战略诉求的高度契合,其实早已为这场“双簧”埋下伏笔。高市早苗的右翼言论,绝非单纯的口头激进,台湾议题只是她的借口,实质是日本右翼势力借涉台议题推动扩军修宪的刻意操作。军国主义分子们一直妄图突破和平宪法束缚,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捆绑起来,以此煽动社会紧张氛围,骗取民众对增加防卫投入、解禁军事限制的支持。而美国长期推行 “印太战略”,核心诉求就是遏制中国发展,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的核心盟友,主动在台海问题上挑事,恰好契合美国“以盟友牵制中国”的战略布局。高市的激进言行与美国的地区战略不谋而合,这正是考德尔会公开表态“理解”的核心原因。很明显,美国需要日本在涉华问题上保持强硬,以此牵扯中国的精力,分担自己在印太的战略压力。
.
考德尔在表态中特意强调,高市早苗的言论“没有让美军的战略发生任何变化”,这番话看似中立,实则却将美国“坐山观虎斗”的观望心态暴露无遗。美国一直避免直接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而日本主动跳出来在台海问题上制造摩擦,正好成为美国试探中国反应的“测试纸”,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了解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和底线。此外,考德尔此次访日还不忘催促日本增加防务投入,甚至提出希望日本将GDP的5%用于防卫。这既符合美国让盟友承担更多安保成本的一贯要求,也能通过强化日本的军事能力,进一步对冲中国的影响力,从而坐收渔翁之利。与此同时,考德尔还提及日本可以考虑拥有核潜艇,但紧接着又点明此事“需大量讨论”,这种模糊表态,正是美国既想让日本冲在前头当“马前卒”,又不想让它脱离自身掌控的真实体现。
.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同盟并非铁板一块,美国对日本并非完全信任,这场“双簧”背后也暗藏着双方的隐性博弈。美国智库学者此前就指出,日本不断试图强化自身军事能力,比如建造航母、谋求中程导弹等,这些动作已经超出了美国的战略规划预期。日本之所以在涉台问题上如此激进,某种程度上也是想通过证明自身对美国的“战略价值”,换取美国在修宪、扩军等核心诉求上给予自己更多的默许。而美国对日本的“纵容”始终是有限度的,考德尔的“理解”表态更像是一种战略安抚,目的是稳住日本这个盟友,而非完全支持其激进言行。毕竟美国也担心,日本的过度挑衅会引发地区局势失控,最终反噬自身利益。
.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容任何外部势力触碰的红线。高市早苗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谬论并拒不撤回后,中方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行动。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这一罕见表述背后,是中国的国家意志与14亿中国人民的坚定立场;国防部正告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外交部、国台办等多部门合力发声,明确将其言论定性为触及民族尊严与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国从“严正交涉”到“迎头痛击”的表态升级,从外交交涉到实质反制的准备推进,都在传递清晰信号:中国既有捍卫主权的钢铁意志,更有支撑意志的钢铁洪流。任何势力若无视中国的警告,胆敢在台湾问题上继续玩火,必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中国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这一点,美日必须看得明明白白,也绝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