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德国顶风访华!世界各国的合作让美国脸上火辣辣!
作者 | 尧风
01 关键时刻,德国顶风访华!
据德国广播电台16日报道,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当天率领一个金融和商务代表团,从柏林启程前往中国,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随后访问上海。他也成为目前德国联邦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德国《商报》指出,此次访问的意义重大,远不止于金融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时代周报》援引德国财政部发言人的话表示,此次会晤将为两国政府就宏观经济形势和多边合作进行磋商提供契机。克林拜尔计划重点讨论基于规则的贸易、大宗商品和乌克兰问题。发言人补充说,此次访问的目标之一是“向中方传达德国的利益诉求”。
德国这番急切的姿态,背后是其经济的“焦头烂额”。作为欧洲经济引擎,德国今年第三季度GDP环比零增长,工业能源价格高涨、企业外迁加剧、数字化进程滞后,叠加对乌援助超224亿欧元的财政压力,经济复苏举步维艰。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是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75%的在华德企坦言将受到美国对华关税冲击,芯片短缺已导致大众汽车高尔夫车型生产线面临停产风险。
此时的德国终于看清现实:跟着美国搞 “去风险”“脱钩断链”,受伤的终究是自己。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前8个月,中德进出口总额达1634亿欧元,中国重新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92%的受访德企明确表示“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数计划增加对华投资。克林拜尔的访华之行,本质上是德国经济界的“自救诉求”,是被现实逼出来的理性选择。
02 世界各国的合作让美国脸上火辣辣!
德国并非第一个“向东看”的国家。自美国动辄对盟友加征关税、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用脚投票,主动寻求与中国合作。
法国从“谨慎观望”到“主动牵手”克龙公开表态:“脱钩不是选项,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如今中法贸易额连续三年突破 800 亿欧元,中国成为法国农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地;东盟国家抱团中国抵御贸易风险,美国对东南亚纺织品、电子产品加征关税后,东盟十国加速与中国深化经济融合。印尼总统佐科多次表示:“中国是东盟最可靠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共建 “一带一路” 项目为东盟创造了超180万个就业岗位;还有今年“向东看”最成功的巴西,简直逆天改命。
这些国家的选择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更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保持在30%左右。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切割全球产业链,却倒逼各国加速与中国的合作,这无疑是对“脱钩论”最响亮的打脸。
03 结语
当美国一边高喊“自由开放”,一边大搞“贸易保护”;一边指责中国“破坏规则”,一边动辄对盟友加征关税;一边鼓吹“去风险”,一边实则 “去中国化”。反观中国,始终坚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们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也没有干涉他国内政的癖好,只是想安安静静办好自己的事,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劝和促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主动减排;在全球经济复苏问题上,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些行动,都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克林拜尔的访华之行,不仅是中德关系的新起点,更是全球格局演变的缩影。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冷战思维早已过时,阵营对抗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走出当前的全球经济困境。



新财迷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