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三季度净利下滑55%,刘强东“刀口向内”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近日,京东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
财报显示,京东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2991亿元(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3亿元(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7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58亿元(8亿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32亿元。

图片来源:三季报截图
第三季度支撑京东基本盘的传统强项京东零售保持稳健增长。来自京东零售营收为2505.7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3.78%,同比增长11.37%;经营利润为14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32亿元。日用百货品类与广告服务收入增速较上季度进一步加快,二者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引擎。
不过,高增长伴随着高投入。期内,京东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3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17亿元,同比下滑54.7%,而这已是这一指标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
同时,京东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损失为11亿元,去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20亿元。京东表示,该减少主要是由于对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增加。
具体来看,京东营销开支由2024年第三季度的100亿元增加110.5%至211亿元。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24年第三季度3.8%上升至7.0%。京东表示,该增加主要是由于用于新业务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

图片来源:三季报截图
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外卖等新业务的影响。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14%至15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经营亏损同样高达15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00.9%。
不过,尽管外卖业务本身仍在亏损,但巨大投入已经开始反哺平台活跃度。
根据财报数据,三季度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年度活跃用户突破7亿。
管理层强调,“外卖业务与核心零售产生协同效应”,外卖新用户的转化率接近50%,并显著提升了商超与生活服务等品类的复购率。
当然,不可否认,外卖业务作为高频业务,可以带动低频电商业务,确实有助于提升平台整体流量。刘强东也透露了更深层的供应链逻辑:现在有40%的外卖用户会购买我们的电商产品。做外卖亏的钱,实际上比去其他社交媒体买流量更加划算。
但是,也不能忽略“国补”政策对行业的深远影响。尽管三季度国补力度放缓对京东零售利润带来一定压力,但正如京东CEO许冉所言,该政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个家电行业升级,并强化了京东在家电和3C品类的市场份额与供应链能力,尤其是自营模式。
未来随着国补政策逐步退出,叠加外卖业务仍处于投入期,京东或将面临不小的现金流压力。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成为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发布三季报之前,京东运营与营销中心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据媒体报道,原负责人于雯已调任即时零售与线下广告业务部,职位由一位阿里妈妈P9以上高管接任。这位空降高管已于今年五月正式到岗,标志着京东核心广告业务迎来首位阿里系“一号位”。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整的广告销售与运营部隶属于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而该中心前不久刚发生人事变动。在今年“双11”前夕,10月27日,平台营销中心负责人、集团副总裁邵京平(James)因“个人原因”被公司辞退,职务由其昔日下属宋旸火速接任。
据了解,2014年,邵京平踩着京东纳斯达克上市节点入职,从高级总监一路攀升至副总裁;作为徐雷时期器重的老员工,邵京平一度手握平台运营、市场、搜推等核心管理权。
据“雷峰网”此前报道,有业内人士称邵京平此次被辞退或与贪腐问题有关,有消息称其亲属曾以他的名义收取巨额款项;该人士还表示,邵京平在任时间并不短,却始终未能交出符合预期的答卷,这或许是其被辞退的关键原因之一。具体而言,其不仅未能打响等业务声量、做大业务体量,还使得京东零售平台运营与营销中心组织架构混乱。从业务发展需求来看,此次调整本在情理之中,只是事发时间较为突然。
而于雯作为邵京平长期倚重的“老部下”,自 2021 年晋升后便向时任市场营销部与商业提升事业部兼任负责人的邵京平汇报,此后邵京平职务持续晋升,逐步全面掌控京东零售运营与营销体系,于雯的汇报关系也一直延续。
此次人事调整或许是京东近年来变革的组成部分。自2022年末痛批高管“假大空”、发起以“战略重构与效率革命”为核心的变革后,刘强东对“大企业病”的宣战已席卷全集团。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企业都加强了内部反腐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专家认为,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将愈发重要。
伴随着京东动作频频,今年以来,刘强东始终以一种近乎“事必躬亲”的姿态,深入业务一线。
与此同时,刘强东多次出现在重大场合。从5月的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6月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同月的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工商界代表座谈会上登上《新闻联播》、7月的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到11月的第12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刘强东完成了“出现在重大场合发声,谈论公共话题”的关键一步,意味着他已经“复出”。
尤其是在第12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刘强东发表主题演讲,是整个开幕式唯二的产业界发言代表,并且演讲议程设置先于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可谓是一种强势“回归C位”的信号,引发行业关注。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创始人的回归或现身,不仅能有效提振内部士气,同时也向外界传达出企业积极求变、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信号,有助于重塑市场信心。整体来看,刘强东和京东的一系列动作,都清晰地传递出其在国内电商增速放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开辟新增长空间的迫切渴望和坚定决心。



趣解商业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