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
我觉得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太多“你傻乐什么?不要穷开心”,好像开心需要理由。
毕竟从小到大,总被灌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概因为,我们久已习惯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悲伤时不要悲伤到谷底,与此同时,快乐时也别快乐过了头。
毕竟从小就被训导,“戒骄戒躁,切勿得意忘形”。习惯了快乐也该是有条件的、有缘故的、有条件的,该是节制的、谨慎的。
在我家乡,无缘无故,每天嘻嘻哈哈的人,会被指点:
“没正形”、“傻乐呵”。
高兴得过早,事后倒了霉,还要被人嘲笑呢。
但我觉得:一来,开心可以不用那么多复杂的理由。不是“有理由才能开心”,而是“有理由才应该不开心”吧?为什么开心不可以是种默认状态呢?
世上没什么事是非做不可的。当然人未必也需要一定快乐。
如果把所有一定、应该、必须都放下,纯粹开心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也不意味着总的忧心忡忡:我就开心个十分钟好不好?
如果人要一直计算到世界尽头都无忧无虑了,那才能开心,何必呢?哪怕十分钟后要倒霉,至少开心十分钟嘛。
无忧无虑与开心愉悦是两种状态。前者平和,后者起落。
非等万事无忧时才能开心,那人这辈子也难有几刻开心。
直到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一件事:
有些告诉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现在开心得太早了”,是真的关怀你,怕你失望,怕你大意,踩了生活的坎。
但也有很多警告你“别开心太早”的人,内心想的是“凭什么你可以开心?我如果没法阻挡你开心,那至少要找个由头提醒你不开心才行”——而在你不高兴时,他们会第一时间跑来告诉你“让你别高兴得太早吧”?他们不是担心你,纯粹是想看你不开心罢了。



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