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太空救援,9天破局!凭什么超越美俄?

500

中国载人航天,刚刚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太空急救”!短短9天,三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安全踏上归途,返回东风着陆场,而那些原本等着看中国笑话的人,这次真的该闭嘴了。

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从9天前说起,11月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一则简短通报:神舟二十号飞船在轨运行期间,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需进行风险评估,返航计划推迟。

500

什么是“空间微小碎片”?通俗点说,就是太空垃圾。它可能是一块报废卫星的金属片,也可能是一颗螺钉,甚至是一滴防冻液。目前地球轨道上,漂浮着超过1亿块太空垃圾,它们以每秒7-10公里的速度飞行,一粒厘米级的碎片,就能击穿飞船外壳;毫米级的,也能在舷窗上留下“弹痕”。

而神舟二十号,正是被这样一颗“看不见的子弹”击中。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损伤位置,但从后续决策来看,撞击点极可能在返回舱热防护层或推进舱连接处,这些区域一旦破损,返回时高温气流灌入,后果不堪设想。

500

换言之,这艘船,不能载人回家了。原定返航计划,立即叫停,但航天员还在天上,怎么办?答案是换船,让原本计划接替任务的神舟二十一号,提前对接空间站,接三名航天员回家。而神舟二十号,则在后续以无人模式返回,供地面专家“解剖体检”,找出防护短板。

咱们拉出对比,看看其他国家怎么处理类似事件?2022年,俄罗斯联盟MS-22飞船被碎片击中,冷却剂泄漏,三名航天员滞留太空10个半月,直到新飞船发射才接回。2024年,美国波音“星际客机”推进系统故障,两名航天员滞留286天,最后靠借用SpaceX的“龙飞船”才得以返回。

500

而中国呢?从11月5日发现问题,到11月14日航天员安全着陆,仅用9天!这9天,地面团队完成了,状态评估,航天员心理疏导,返回方案制定,着陆场系统激活,所有参试单位协同演练。最终的结果,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载着陈冬、陈中瑞、王杰,精准降落于东风着陆场,全程直播,全程可控,全程安全。

能做到9天破局,又意味着什么?一是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常态化太空救援能力”的国家。美国靠商业公司“救急”,俄罗斯靠“等”,而中国,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备份。

二是“滚动备份”机制已成熟运行。从神舟十二号开始,就实行“发射一艘,备份一艘”,现在,这一体系已从“理论”走向“实战”,经得起真实危机的考验。三是中国空间站运营能力进入“高阶段”。不再是建好了能用,而是出了问题也能修、能救、能扛,这才是真正的“长期驻留”底气。

500

神舟二十号被撞,是意外。但中国航天的应对,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从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太空无小事,人命关天。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倍的钱,也要在地面备一艘船。宁可多建一个工位,也要确保随时能发。这不是“浪费”,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科学的尊重,对国家实力的自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