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里的千问没关系

《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多份情报文件遭解密,主要是白宫的国家安全备忘录,这些最高密级的情报里面显示,我国的阿里巴巴公司向解放军提供可用于对美国境内目标实施行动的技术支持,包括零日漏洞及多类人工智能相关服务。
阿里巴巴发布声明反驳,说文章中的主张及含沙射影,完全虚假。
我们的大使馆也立刻给予了强硬的否认,称美国人这种说法,这显然是歪曲事实,无端指责,不负责任的欲加之罪。
无风不起浪嘛,美国人要栽赃陷害,总要有个头。前一天,彭博社爆出阿里将要发布千问APP,对标ChatGPT,加入全球AI应用竞赛。而千问APP的背后正是全球最强的开源模型千问,下载量和衍生模型都位居全球第一。
千问最新的Qwen3.0模型在国内外的多项AI能力关键评测刷新了纪录,在综合能力测评中超过了GPT-4,在代码生成测试中优于Grok3,在Agent能力测试上明显超越Gemini2.5-Pro、OpenAI-o1,就连最近落幕的投资测试中,Qwen也拿了第一,连炒股都领先一众同行。
这样的成绩,搞得硅谷巨头纷纷开始做针对性适配,适配方包括英伟达、高通、AMD等。
爱彼迎CEO切斯基讲公司正“大量依赖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黄仁勋早就开始讲千问是开源模型中最好的,马斯克用千问多模态模型生成instagirl后点赞说真假难辨,甚至日本的lightbule都把千问放进了自己的基础模型。
但是我们仔细想,千问搞得很不错,和美国人在国家安全备忘录里面讲阿里向解放军提供技术支持,这两件事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明显联系,美国不太可能因为阿里在科技上的突破就打压阿里。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有这么一回事,美国人也会做的天衣无缝,毕竟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进行科技封锁或者偷鸡摸狗,美国人最在行了,过去就有棱镜门事件,现在也不缺这一次。
几乎整个硅谷都在往阿里千问这边转,或者根据千问来开发衍生模型,这是美国必然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千问APP上线,国际版也要发布了,美国必然更不愿意看到不仅硅谷的科技公司,就连美国民众都转向着千问,本来没有这样国家安全的问题,美国也要找借口,企图封堵千问的全球化。
只不过不是这一次,也有下一次。上线一个千问,阿里就要引来一次指责,只能暴露美国的过度反应。
美国的过度反应,恰恰证明了传统遏制策略在千问开源浪潮前的无力。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加关税,却无法限制一个已经通过开源协议遍布全球的先进模型。毕竟人家开源了,又不是来收钱的,自己家人非要用中国货,又能怎么限制呢?
所以他们只能诋毁。这就是美式创新的一个悖论,每当竞争处于美国领衔,别人跟随的状态,他们就会选择哈耶克的大手,让市场机制能高效运转。可一旦面临真正的、来自不同体系颠覆,一旦别人指出了一条新路,一条不属于美国的路,美国的第一反应就不是反思与学习,而是诉诸政治和安全的工具进行打压。
美国急了,是因为AI的前路被千问照亮了一条,而这条路不属于美国。



求实处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