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快递小哥两小时送200多单!今年双十一送得多,罚得更多

500

 派费日渐走低 | 图源:IT时报

作者/  IT时报  孙永会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凌晨4点多,空气清冷,路灯的光晕笼罩着道路周围,车辆偶尔通过时的声音打破这份寂静。就在上海赛车城地铁站的不远处,是嘉定区安亭镇的某一快递集散中心,这里汇聚了中通、极兔、韵达、圆通、京东等快递点。

临近双十一大促尾声,偌大的工作间内已是另一番景象,和寂静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不仅人声鼎沸,快递传送机器也在持续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慢点倒,慢点倒……”11月12日清晨,最先作工的是韵达一级网点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刘琪(化名)4:20左右便到达网点,先检查车辆靠位,再打开分拣设备,盯着机器运转十几分钟,确认没有故障后,才用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发令”进入分拣环节。

2009年至今,双十一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相比数年前,随着双十一“战线”拉长,快递员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天只睡3个小时”。只不过单票价格日益走低,要求越来越严格,快递从业者承受的压力亦不断加大。像刘琪这样的一线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除了收入问题,更希望能给快递小哥们“减负”。

500

集散点现场实录

凌晨4点多就忙得飞起

站在韵达网点内,《IT时报》记者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还混杂着包装袋和纸箱发出的味道。场地的空间很大,原本由韵达和另一家快递点共用,但不久前全部转让给了韵达。

凌晨4点多,这里已是一副忙碌的景象:一人穿着短袖,将货车内的快递包裹取下,不弄完不停歇;分拣台上,三位年龄偏大的人员利索地将快递包裹放至设备上;刘琪则来回跑动,因为有些包裹上的条形码机器无法识别,他要重新扫码归类。

500

刘琪说,这些人员按小时计酬,早上干三个小时,中午再补一小时,日收入200元左右。

凌晨6点多,这里变得更加热闹,20多位快递小哥已经到位,他们站在传送带前,系统自动识别后,相应的快递会落入边界区,等待他们分装。大件的往下走,中小件往上走,通过传送带传输。

5点59分,第一辆货车下货完毕,车上装着近6000票快递;6点15分,第二辆货车抵达,在短暂地休息后,工作人员又开始新一轮的分拣。这时,已有数位快递小哥陆续装袋了。

“忙的时候一早要拉三车货,不忙也得两车,这都是一早上要消化的量。”11月12日当天,共有4辆车进入韵达网点。在刘琪的记忆里,今年双十一共有两波快递高峰:第一波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第二波是在11月10日之后的几天。“我们网点单日最高的快递票数近15000票。”他说,比去年同期稍微有所增长。

500

当入局电商行业的平台逐渐增多,当消费者对“狂欢式”大促的感知越发平淡,双十一无疑变得更加常态化。

入行十余年的张辉(化名)是圆通快递的负责人,他亲身经历了这个行业的变化: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形式和玩法亦越来越丰富。张辉也感叹,今年的快递量多过往年,“比去年同期大约增长了30%。”

500

跟着小哥一起送快递

两小时送了200多单

00后小天(化名)来自云南,是中通快递网点年龄较小的业务员,皮肤黝黑,身形瘦小。“高高山上一丘田,挑犁挑耙栽几年……”成长的基因让他尤其钟爱老家的山歌。每当出去派件时,山歌陪着他打发时间。有时候,小天会把音量调到很大,工业区的保安人员往往“未见其人”,便知他来了。

11月11日下午,《IT时报》记者跟随小天送了两个小时的快递,共派出了200余票包裹。

500

15:50,出发!大大小小的包裹挤满了小天的面包车,由于配送距离在网点近十公里开外,他成为网点唯一“有车”的业务员。相比其他骑三轮车的小哥,这辆四轮车能够为其遮风挡雨。

“先到工业区,再到驿站,然后再送农村居民家中。”小天已经对自己的派送路线形成了肌肉记忆。

“快递!快递!”到达一家企业门口时,他一边麻溜地下车,一边高声喊着。很快,一名企业员工拿着推车前来接应。

时下,很多企业在门前设置了快递柜。小天介绍,每票包裹派费为1元,小型快递柜成本为0.3元,中型快递柜为0.35元,而存入驿站则要话0.6元左右。因此,小天和同行们更愿意选择将快递存入快递柜,导致在双十一期间柜子变得更加抢手。

500

18点左右,夜幕降临,小天送完最后几个快递后开始返程。“夜间一个人开小路的时候,心里有点发毛。”他说道。

双十一当天,小天共计派出600多票的快递包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些,“大概多了150票”。

另一位韵达快递小哥阿建(化名)在双十一当天派了520多票快递,比平常多了50票左右。

500

骑手吐露心声

罚款多了、要求严了

在《IT时报》记者和多位快递业内人士的对话中,话题离不开派费和罚款。在末端配送中,以小天为例的中通业务员每票基础派费为1元;以阿建为代表的韵达业务员每票为1.1元,据其讲述,较早前为每票1.2元。

“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整个行业走。”刘琪表达了无奈。

据《微快运》报道,双十一期间,一名基层快递小哥写给网络领导的一封信火了。该小哥提到了一个案例,有位顾客打电话表扬了一位同行,结果在次日,这位快递员却收到了罚款工单,导致“表扬”成了“罪状”。

多位快递小哥告诉《IT时报》记者,今年罚款现象有所增多,要求愈发严格,“分身乏术”。

500

 “超过5公斤的派件必须打电话。此外,某电商平台要求每个业务员派件后务必拍照,除了拍面单,还要带上住户家门口的场景图。如果抽检不合规,就要面临5~30元的罚款。”快递小哥林瑞(化名)表示。“但场景照很容易检测不合规,特别是街道商铺。”他还说道,有时总部客服要收件人回复好评,投诉申诉才算成功,只要收件人没有及时回复,就没法申诉成功,扣款就会发到快递员App里。小天调侃称,自己每个月“准备”500~1000元用于支付罚款。

“希望规则设定能够更加人性化。”林睿表示,自己能够理解规则对业务员的约束效力,但希望能给一线人员更多的容错和申诉空间。

在刘琪看来,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最优解,唯有在摸索中找答案。

今年双十一,快递行业的喧嚣藏在每一个凌晨的分拣车间里,藏在快递员奔波的车轮上,藏在他们关于派费、罚款的“吐槽”里。分拣机器和三轮车默默见证了他们在压力与韧性中的前行。明年会如何?且静观其变。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