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掀翻内娱,顺手的事
作者 | 裹满小苏打
来源 | 她刊

白百何的嘴,又上热搜了。
11月3日,白百何发出一条微博:“还能这么操作……”几小时后,本该在东京电影节为主演电影《春树》站台的她,提前返程北京。
意味不明的6个字,点燃网友八卦的心。
此后一周时间里,作为电影节评委的文宴、桂纶镁,消失多年的大花,获奖的王传君,甚至与本次电影节无关的郝蕾、辛芷蕾、毕赣,以及私下嚼舌的“墨镜王”,都或多或少被搅入浑水中,且每个人都被怀疑有错。
尤其是获奖的王传君,他手捧奖杯、表情苦涩,微博评论区被“黑幕”“我不喜欢”占满,积攒的好口碑瞬间逆转。
舆论场上,无数网友为这短短6个字冲锋陷阵。
声势浩大的讨伐中,白百何再次发声,以长文正面回应,矛头直指导演,也变相为其他无关的绯闻流言作出澄清。
这份回应,不仅救王传君于水火,挽回东京电影节评委、奖项的公信力,甚至连带捞起隔壁获奖的辛芷蕾的影后分量。
风波还在继续。《春树》导演张律出面感谢白百何的付出,可白百何并未握手言和。
真相尚未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得到满意答复前,白百何注定不会消停。
毕竟,她一向如此,敢说,敢闯,直指矛盾中心,不吝于为自己争取。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拥有很强的主体性。
这并不是白百何的嘴第一次掀起风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哪怕她已多次因骂人被挂,哪怕曾经墙倒众人推,哪怕已经年过四十岁。
娱乐圈著名活人白百何,战绩可查,且还要骂。

真情流露,后果自负
因为这张嘴,白百何惹过不少麻烦。
采访时,她被视为“脸上写着‘滚’字的女演员”,对不喜欢的提问会当场反击;她在综艺里唇枪舌剑,为赢不惜撕破脸面;她常和其他女演员有不和的传闻,传闻的源头正是她本人。

在《奔跑吧兄弟》最火的时期,白百何作为飞行嘉宾现身,与杨颖玩泼水游戏。
彼时跑男尚以轻松娱乐为主,嘉宾对战杨颖时常谦让,例如泼水时会少泼或泼向一旁,以保持镜头的美观度。
但白百何一上场,便不甘示弱:“一个女人如果连她自己的年龄都守不住,就守不住任何秘密。但我要告诉你,我比你大5岁。”无意间的一句话,播出时让杨颖陷入争议。
那几年,坊间关于杨颖“年轻造假”的传闻沸沸扬扬,网友对此十分敏感。换做他人可能会避讳,可白百何不管那么多。
话音未落,眼疾手快的她端起一杯水直直泼向杨颖的脸,让比赛回归输赢。在连续被泼3杯水后,最开始放话“我会赢”的杨颖瞠目结舌,妆容几乎被水卸,狼狈地败下阵来。

更多时候,白百何只需要动动嘴,就足以让人下不来台。
和李小璐合作《私人订制》时,有好事的媒体问两人:“你们关系怎么样?”这几乎是一个“包饺子”式的问题,答案只需互相称赞。
李小璐礼貌回答:“不错啊,她演技好好哦,我还要向她请教。”
白百何则一脸不可置信:“我们玩不到一起。我们完全不一样。”听罢,李小璐一声不吭。宣传期后,两人再不同台。

多数时候,这种有话直说的做派,令双方开诚布公,最坏无非不再往来。但有时,过于鲜明的个人表达也会给他人带来无妄之灾。
曾因白百何的一句话,演员高露几乎断送整个职业生涯。
在电视剧《家的N次方》中,高露饰演的薛之荔,美貌与智慧并存,而白百何饰演女二号赵雯,充满心机、不讨人喜欢。剧播时,入戏太深的观众们几乎一边倒地夸赞高露、骂白百何。
当时,坊间有传言称,薛之荔这一角色本由白百何出演,不知为何临时换成高露。
捕风捉影的言论向来不足为奇,除非正主亲自下场。很快,白百何的一段话,一下就让高露成为众矢之的。
在微博中,白百何先是嘲讽“也许我应该隐婚去扮清纯”,引发众人热议,后面更是直接喊话高露:“组里的演员都是妖精级,咨询产后瘦身的,可以直接找高露,她产后只有我一半瘦,貌似还白了”。

这一下,就把彼时仍是单身人设、走清纯路线的高露置于风口浪尖。
最后,事情以高露承认已婚生子收场,其事业受到重创。
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到白百何,或许只为出口“恶气”,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前程。这也让大众对于白百何的行径,多了一分质疑与审判。
即便如此,白百何也没有消停。她始终斗志昂扬、不怕犯错,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不一定正确、却足够真实的话,并等待对方公开回应。
而那些年听过这些话最多的,非王珞丹莫属。
刚出道时的王珞丹和白百何,几乎是娱乐圈里最难分清的两个人。两人年龄相同,戏路相仿,性格同样孤傲,经常狭路相逢。

白百何(右二)与王珞丹(左一)
2006年,赵宝刚导演筹拍电视剧《奋斗》,刚毕业的王珞丹本色出演敢爱敢恨的“米莱”一角,火了。
两年后,她顺势在赵宝刚的新剧《我的青春谁作主》中出演女二号“钱小样”,更是一夜火遍大江南北。
同样在这部剧中,赵宝刚把白百何叫来,饰演一个小配角。
尽管只是“打酱油”,白百何却未将主角王珞丹放在眼里。彼时,一心在家当全职太太的白百何,事业心尚未展露,甚至曾为度蜜月,拒绝了赵宝刚关于《奋斗》的邀约。

反观王珞丹,则明晃晃地把野心写在脸上。当初,米莱一角并不属于王珞丹,她硬是追着导演软磨硬泡,最终如愿以偿。
对此,白百何曾在一些场合暗示:正因她拒掉导演的邀约,才让同一类型的王珞丹“捡了漏”,得到机会。

成名更早的王珞丹,自然也没惯着白百何,直接回呛:“都说她像我,应该她比较尴尬吧。”
那几年,同一戏路的两个人争锋相对,在每一个公开场合明争暗斗。但很快,相爱相杀就被一家独大所取代。
“突发”事业心的白百何,第一次涉猎电影就闯了出来,将所有人远远甩在身后。

因为真实,所以爆火
2011年,电影《失恋33天》横空出世,一举成为年度黑马。
这部成本仅百万的小妞电影,最终斩获3.5亿票房,闯入当年年度票房前十,排在它后面的是《速度与激情5》《窃听风云2》《猩球崛起》《蓝精灵》等国内外大制作。
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名叫“黄小仙”的女生,一个倔强刻薄、执着也迷茫的都市独立小妞形象,也记住了小妞电影“代言人”白百何。

《失恋33天》
小妞电影,是指以年轻女性为主角、以都市恋情为主线的类型电影,且主角身上往往带着倔强张扬、敢爱敢恨的劲儿。
在此之前,章子怡、范冰冰、周迅、汤唯等美艳女星均对小妞电影有所涉猎,但市场反响平平,直到白百何的出现,连带着小妞电影一同爆火。直至现在,小妞电影的百科页面,核心照片依旧是白百何。
这种一荣俱荣的成功,让观众将白百何与小妞电影画上等号:既然是小妞,就不是那些成功的大花,就是一个接地气的独立、毒舌、会脆弱也敢斗争的都市女孩。
显然,白百何更贴近这种想象,也更贴近观众想象中的自己。
随后,白百何通过一系列作品,彻底和小妞形象捆绑。

她与彭于晏主演的《分手合约》,女主角何俏俏表面犀利,内心细腻,倔强且隐忍,手握分手主动权,也有迷茫与纠葛。
《滚蛋吧!肿瘤君》改编自漫画家熊顿抗癌的真实故事,熊顿生前曾点名白百何,希望她饰演自己。
白百何不负期望。她所饰演的熊顿明亮真诚、不趋炎附势,面对绝症时流露出坚强、乐观与生命力,让人笑中带泪。

《滚蛋吧!肿瘤君》
随着《被偷走的那五年》《私人订制》等电影的热播,白百何彻底坐稳了“内娱票房女王”的宝座。
在观众眼里,白百何是这些角色成立的核心,她真实洒脱、敢怒敢言、从不逆来顺受。那些真实存在的张扬与攻击性,让角色与本人融为一体,同时走进观众的心里,一起成为电影市场的宠儿。
然而这一切,在2017年戛然而止。
那年4月,白百何被拍到在泰国约会年轻男模,舆论一片哗然。尽管前夫陈羽凡出面发声,称两人早在2015年就已协议离婚,但这份声明,反而加重了观众的怒气。
在八卦爆出前,白百何与陈羽凡经常以恩爱夫妻的形象出现,事后看来,不过是欺骗观众感情的捞金行径。

而且在内娱,“出轨”对于已婚女演员,几乎是最致命的污点。
那段时间,白百何的形象急转直下。
一年后,陈羽凡因吸毒被拘留,且被曝早有同居多年的女友,公众这才恍然大悟,白百何的遭遇似乎另有隐情。
昔日的谴责变为同情,可理解来得太迟了。
在出轨门之前,白百何是各大颁奖礼的常客,是票房灵药,是炙手可热的一线女明星。仅2015年,她主演的电影票房超30亿,令她登顶年度电影票房榜首。
在黄渤、王宝强等男星霸榜票房的时代,她是唯一一位最接近百亿票房的女演员。

《私人订制》
出轨门后,白百何卡在99亿票房,眼睁睁地看着马丽、贾玲、张小斐、周冬雨等一众女星后来居上。
白百何仍在拍戏,仍在生活,仍在怼天对地。多年后,她甚至淡然表示,(出轨门)这件事对生活影响不大。
但事实上,明星白百何从此销声匿迹,演员白百何还在活跃,却再无爆款可言。

当真相成为稀缺物
如果不是此次喊话,很多人都快忘了白百何的战斗力。
公众对白百何印象的转变,源于她这几年的角色转型。她在电影《门锁》里饰演活在楼层监控失效恐惧里的单身独居女性,在《妈阁是座城》里扮作游走赌客之间的澳门叠码仔。
这些角色,依旧人设犀利,吐槽精准,带着白百何式的毒舌,却又和以往有所不同。经过年岁的洗礼,曾经的小妞多了几分沉稳,许多棱角消失不见。
这些年与小妞一起成长的,还有当初爱看小妞电影的那群人。
那些看着小妞电影走过青春期、职场初期的女孩们,如今已品尝生活的滋味,她们不再爱情至上,转而追求更独立、自主的人生。
当一代人的心智逐渐成熟,当公共语境对女性不再那么严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当年舆论对白百何的惩罚,或许太重了。由此滋生出愧疚心理的人们,更期待白百何的“复出”。
奔赴东京电影节的她,本该等来再次被看到的好机会。
本次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春树》,以及一个月前,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摘得最佳影片奖的《罗目的黄昏》,女主角都是白百何。

《春树》
东京电影节仅次于欧洲的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对演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们期待白百何再次登顶,没想到却大跌眼镜。
白百何微博上的一句“还能这种操作”,一石激起千层浪。
《春树》作为一部大女主戏,男主与电影本身均获奖,可女主却颗粒无收,网友纷纷猜测白百何被剧方、其他演员乃至电影节一起“做了局”,由此,人们迅速攻占东京电影节的评论区。
王传君、导演张律上台领奖时,面色沉重,笑不出来。评论区里,刷满“黑幕”的留言。

王传君获奖
东京电影节评委文宴第一时间接受媒体采访,阐述评奖机制,逐一澄清流言。
另一位评审桂纶镁,也特意在记者会上解释王传君获奖的原因,并着重夸奖了所有入围的女演员。

桂纶镁回应
但观众并不买单。在网友心里,白百何向来单枪匹马、有啥说啥,让迟来的多方澄清更显轻飘,事情愈发扑朔迷离。
暴脾气的白百何,自然忍不了。一片混乱中,她再次下场,这次直接将矛头对准导演张律及剧组。
她点明“剧组把她排除在外;拿奖却未通知女主角到场,反而通知‘可以回家’;自费去釜山电影节却被制片人刁难;因张律卖惨,自己推掉其他工作接下剧本,却被张律背刺”等桩桩件件,要求当事人回应。

很快,张律回应:误会由双方所处视角不同产生,绝非恶意针对,并夸赞白百何敬业,感谢她的出演。
近乎求和式的发言,白百何方并不买账。
工作室下场发文,言语锋利,将张律的回应称为“自首式的发言”,并要求真正“制造麻烦的人”出来正面回应。
双方各执一词,真相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无可否认:白百何,足够真实。
正是因为白百何的用力一击,遮羞布下的操作被放置台面,误会有了开诚布公的机会,本该公平透明的运作机制回归众人眼前。
真相一个很大的特质,就是它往往显现于矛盾中,也最容易因回避矛盾而被掩盖。
直面矛盾,不惧怕冲突,绝不避让,为自己发声,这和成年生存法则里的退让原则完全相悖。但这些,恰恰是能照亮真相的火种。
在内娱,这些特质是稀有的,但它们在白百何身上,从未消减过。
哪怕在丑闻爆出、人人喊打的2017年,她也从未落荒而逃。

被爆出私生活数月后的一天,白百何恢复了自己的电台。
如常的沉静中,她说:“我最近收拾了屋子,丢掉不喜欢的袜子、牙刷、坏掉的充电宝,过期的合约、台词,还翻出一本小时最爱看的漫画书……我还在原来的世界中,继续过原来的生活。”
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画面,和她电影里的角色类似:都市女主失恋后,哭过、骂过,仍要理智地工作、聚会、逛街、生活。
但生活的真实,又赋予其不同:她不再是年轻的、单薄的“小妞”,又不全是万事不惧的“大女主”,而是微妙地处于二者之间,带着一点底气,也有一点任性。
她不会因任何困难一蹶不振,继续积极地生活,哪怕伴随着巨大的苦涩、破败与失落,仍然保有性格中的倔与勇。
受到委屈时,敢于站出来说“不”;遇到不平时,仍有拨开浑水、直指矛盾的勇气;哪怕将来事情有所反转,也会积极面对,无需内耗后悔。
我们不必认同白百何的每一次发声,但仍会羡慕她潇洒地活过。





她刊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