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1.08亿!欣龙控股二股东再抛3%减持计划,还告上市公司索赔2358万

11 月 7 日,欣龙控股(000955)一则减持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公司公告显示,第二大股东海南筑华科贸有限公司(下称 “海南筑华”)计划在 2025 年 12 月 1 日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1615 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 3%。按欣龙控股当前 6.66 元 / 股的股价精准测算,此次减持若全部实施,海南筑华将套现约 1.08 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 469 倍。

500

有意思的是,这并非海南筑华首次抛出减持计划。回溯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该股东曾公告计划在当年 4 月 18 日至 7 月 17 日期间减持不超过 1610 万股(同样占总股本 3%),但截至 7 月 17 日减持期限届满,海南筑华最终未减持一股,上演了一出 “减持爽约” 戏码。短短 4 个月后,海南筑华再次启动减持,且减持股份数量较前次略有增加,从 1610 万股增至 1615 万股,这一微妙变化引发市场对其减持决心的猜测。公告中提及的 “企业发展需要” 这一减持理由,在叠加与上市公司的诉讼纠纷后,更显耐人寻味。

更值得玩味的是海南筑华与欣龙控股之间尚未了结的诉讼纠葛。2024 年 12 月 5 日,欣龙控股收到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通知书》,海南筑华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其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 2357.99 万元。根据公开信息,此次诉讼的核心矛盾直指已故前负责人郭开铸 —— 海南筑华认为,曾同时执掌欣龙控股和海南筑华的郭开铸滥用控股股东地位,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公开资料显示,郭开铸曾任四川长征制药厂厂长,有着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2021 年还入选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名单,2024 年 2 月因病逝世,生前同时担任欣龙控股董事、海南筑华法定代表人等职务,这场跨越生死的诉讼纠纷,让股东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截至目前,该案已被法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这场股东内讧的后续走向仍待观察。

股东间的剑拔弩张,背后是欣龙控股持续承压的经营现状。公开资料显示,欣龙控股的主营业务涵盖非织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及消费品、投资与贸易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水刺产品、熔纺无纺布、医药医疗产品等。但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已陷入连续亏损的困境:2022 年至 2024 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备受质疑。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出现微弱改善,实现营业总收入 3.33 亿元,同比下降 15.27%;归母净利润 23.03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亏损 460.13 万元,虽较上年同期的 1906.59 万元亏损有所收窄,却也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尚未真正摆脱亏损泥潭。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11 亿元,同比下降 21.5%,归母净利润 107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51 万元,业绩改善的持续性仍存疑。

500

海南筑华此次减持的股份来源,可追溯至司法划转和 2012 年非公开发行认购,作为持有公司 8.45% 股份的第二大股东,若此次 3% 股份减持完成,其持股比例将降至 5.45%,仍为公司重要股东。但结合前次减持未实施、当前诉讼缠身的背景,市场不禁猜测,此次减持是否意味着海南筑华对欣龙控股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毕竟在公司业绩刚有扭亏迹象时选择减持,与通常情况下股东对公司前景看好的表现相悖。而 “企业发展需要” 这一模糊表述,也未能打消市场疑虑 —— 究竟是自身资金周转压力,还是对上市公司经营前景的担忧,成为推动其减持的核心因素?

从资本市场监管趋势来看,2025 年 9 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中,专设 “上市公司的特别规定”,明确了股东权利保护、反收购措施合法性等相关要求,为上市公司治理乱象提供了司法解决路径。欣龙控股的股东减持与诉讼纠纷,恰好折射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的股东关系失衡、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第二大股东的减持计划、股东间的诉讼纠纷,以及公司持续亏损的业绩,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点。未来,随着诉讼案件的开庭审理、减持计划的推进,欣龙控股的股权结构和经营发展可能面临进一步变化,而其主营业务能否真正实现盈利、业绩改善能否持续,将成为决定公司长期价值的关键。

欣龙控股的案例,也为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的股东关系和完善的治理结构,股东间的矛盾冲突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还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同时,也需重视其股东关系、治理结构等潜在风险因素,理性做出投资决策。而海南筑华此次减持计划最终能否落地、与欣龙控股的诉讼纠纷将如何收场、欣龙控股的业绩能否真正实现反转,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时间给出最终回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