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2年下滑14%,净利8成依赖税收优惠!林平发展IPO回复:政策不变就稳

11 月 7 日,上交所官网披露的首轮问询回复,让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林平发展”)站在了舆论聚光灯下。这家主打瓦楞纸、箱板纸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边是连续两年下滑的营收、持续走低的产品单价,一边是占净利润比例飙升至 80.58% 的税收优惠,双重矛盾之下,公司 IPO 之路能否顺畅,业绩是否会持续承压,成为监管层与市场共同关注的核心焦点。

500

作为集废纸利用、热电联产、绿色造纸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林平发展的主营业务高度集中。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下称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8.79 亿元、28.00 亿元、24.85 亿元、12.24 亿元,净利润对应为 1.54 亿元、2.12 亿元、1.53 亿元、9141.90 万元,业绩呈现明显波动态势。而支撑起公司九成以上营收的核心业务 —— 瓦楞纸与箱板纸销售,报告期内收入分别达到 28.71 亿元、27.85 亿元及 24.67 亿元,占比超 99%,其中箱板纸收入占比常年稳定在 70% 左右,成为绝对的营收支柱。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类核心产品的单价在报告期内持续走低,直接拖累了公司业绩。

500

回溯营收下滑的关键节点,2023 年的行业政策调整成为重要转折点。当年国内取消成品纸进口关税,直接导致瓦楞纸和箱板纸进口量大幅增加,市场竞争骤然加剧,公司产品售价被迫下调。尽管期间公司箱板纸 6600 生产线建成投产,通过销量增长部分抵消了降价带来的损失,但主营业务收入仍出现下滑。进入 2024 年,多重利空因素叠加让公司雪上加霜:下游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产品售价继续走低,台风 “贝碧嘉” 的突袭更是让公司仓库及生产车间被淹,停产时间长达 30 天,产品销量锐减,最终导致主营业务收入进一步下滑。

面对监管层关于 “业绩是否存在继续下滑风险” 的尖锐问询,林平发展给出了乐观预期。公司认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消费品、电商、物流及快递领域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将直接带动瓦楞纸和箱板纸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所在细分行业的技术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核心客户合作关系牢固,这些都将成为抵御业绩下滑的重要支撑。此外,公司在毛利率方面也具备一定韧性 —— 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能够有效传导至原材料采购环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与售价呈同向变动,使得毛利率未受到明显不利影响。

如果说营收下滑是市场竞争与突发因素导致的短期压力,那么税收优惠占比的持续攀升,则引发了监管层对公司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深层担忧。招股书披露的核心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林平发展享受的税收优惠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63.02%、68.65%、80.58%,呈现逐年递增的明显趋势。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带来的优惠金额占比最大,这一现象也直接触发了监管层的问询,要求公司说明该等税收优惠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这一关键质疑,林平发展回应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有效期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小,在行业整体环境及公司自身生产经营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前提下,公司享受该等优惠政策的可持续性具备保障。为了佐证这一观点,公司还给出了同行业对比数据:在相似统计口径下,公司税收优惠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与荣晟环保、森林包装等同行企业相当,处于行业正常水平;部分可比公司因自身经营特殊情况,才导致净利润规模与税收优惠占比出现异常,不具备参考性。

500

除了税收优惠的可持续性,监管层还关注到公司历史上的架构调整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据悉,林平发展曾于 2016 年为筹划境外融资搭建境外架构,后因终止境外上市计划,于 2020 年拆除了该架构。这一过程中,公司企业性质从外资相关架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监管层因此要求说明公司在作为外资企业期间是否享受过相关税收优惠,以及性质变更后是否存在补缴税款的风险。对此,林平发展明确表示,在红筹架构存续期间,林平有限属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企业,并未办理过《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属于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的情形,因此不存在补缴过往税收优惠的风险。

从行业大背景来看,瓦楞纸、箱板纸作为包装行业的基础材料,其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下游消费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近年来,随着电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包装用纸需求曾一度保持增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疲软,叠加进口政策调整带来的竞争加剧,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售价下行的压力。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税收优惠成为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但过度依赖政策红利也暗藏隐忧 —— 一旦未来相关税收政策发生调整,或者公司不再满足优惠享受条件,其净利润将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

对于林平发展而言,此次 IPO 问询回复不仅是对监管关切的回应,更是一次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全面审视。尽管公司提出了需求增长、客户稳定、毛利率稳定等多重利好预期,但营收连续下滑的趋势、核心产品单价下降的压力、税收优惠依赖度高企的现实,都是其未来发展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如何在行业竞争中提升产品定价权、如何降低对政策红利的依赖、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将直接决定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

市场的关注与监管的问询,本质上是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检验。林平发展能否借助 IPO 融资实现产能升级与技术创新,摆脱业绩波动与政策依赖的双重困境,真正在包装用纸行业站稳脚跟,仍需时间给出答案。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样一家高度依赖税收优惠、业绩受行业周期与突发因素影响较大的企业,其投资价值与风险平衡,也值得投资者深入思考与审慎判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