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竞争的“下半场”,该告别参数内卷了
11月5日,「2025 QQ音乐臻品音质大赏」在深圳拉开帷幕。
走进会场的那一刻,我对“音质体验为人耳而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平时我们谈“好音质”时,总会默认它存在于录音棚、影厅、监听室那样“小、封闭、声场可控”的环境中。因为只有在混响、噪声、声像定位都可控的前提下,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声音的细节纹理和动态表达。

但这一次,QQ音乐把臻品音质体验搬到了半开放的户外空间,打造全景声舞台。古典音乐、现场流行音乐与DJ电子律动悉数呈现,这种本不“理想”的声场环境反而让体验更有说服力:它不是在展示理想化条件下的“标准答案”,而是在还原我们真实生活中的听音乐场景。
管弦乐团演绎的《哈瓦那舞曲》中,乐器之间的距离感被完整保留;流行音乐温奕心的《一路生花》、经典金曲周蕙的《约定》里,人声呼吸细节能清晰被“听到”;电子、说唱段落中,低频能量不是“轰头”,而是有方向、有层次地包裹听者。

换句话说,QQ音乐在证明:好音质不是发烧圈的专属,而可以走进真实生活空间。
在沉浸式体验之外,大赏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业务相关负责人、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代表、声学专家、知名音乐人及头部音频品牌合作伙伴等齐聚一堂,见证“QQ音乐年度臻享奖”揭晓,让我们离“体验为王”的时代更近了一步。
从内容、平台到硬件,打造好音质的可量化标尺
音质到底是不是一门玄学?
从专业媒体到社交媒体,这是个数见不鲜的讨论。在行业内部,好音质常常处在一个微妙的状态:对普通用户而言,感知模糊,对专业人士来说,它又绕不开复杂术语与参数体系,长期局限在特定圈层讨论中。
但在今年的「2025 QQ音乐臻品音质大赏」上,这个长期悬浮的概念被落地、被体验,大赏给出一个可以被行业与消费者共同理解、同时接受的标准。
本届大赏在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指导下,基于“客观硬件测试+权威主观听感”的综合评审体系,对已通过「臻品音质认证」的近40家品牌、100余款音频产品进行二次遴选, 14款产品及品牌脱颖而出,荣获“2025 QQ音乐臻享奖”。

为确保评审具有专业可信与真实感知,QQ音乐邀请学界与业界共同组成评审团。从声学指标、产品成熟度、市场普及性与用户真实体验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定,使结果既立得住行业评价,也能被用户听得懂、感受到——真正实现了行业、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共识。
换句话说,“好音质”不再只停留在比码率、看参数、谈标准的技术语言里,而是从实验室到人耳,从专业场景到日常生活,被完整地拆解、验证与转化。
如果说“臻享奖”是对过去行业努力的回馈,那么本次大赏上发布的两项行业标准,则是着眼未来、可被复制的通用方法论。

其中,《基于高品质音源的设备播放能力要求及测试方法:耳机》首次从“电信号—声信号”全链路评估耳机的声音还原能力,为“好音质”建立了有理有据、可操作的闭环标准;《平台与无线耳机的空间音频交互技术要求及评估方法》则为平台与耳机之间建立统一的“对话协议”,确保用户在不同设备中都能获得一致的空间音频体验。
而“臻品音质合作伙伴计划”的启动,则意味着标准不止停留在发布层面,而将深入到研发、内容制作、产品迭代与生态协同——厂商可在开发阶段接入音质模型,内容方可以根据标准优化母带呈现,平台则能通过协同共享提升整体体验质量。

“我们公司的理念和远景,都是用科技去创造音乐无限可能。”在圆桌论坛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QQ音乐&酷我音乐技术副总裁周文江表示。“我们一直在用科技去解决音质的问题。”
正如猫王妙播(MUZEN)创始人/CEO曾德钧所言,随着信号源的技术载体变化,每一次发展都会带动行业的一次洗牌。从留声机、黑胶、磁带,再到流媒体,每一次技术载体的变革都伴随一次听音标准的重塑,而“追求更好的听感”始终是行业发展的底层动力。

回看大赏,QQ音乐正是以用户实际体验为中心,从“参数好看”走向“体感真实”,从单点硬件优化走向跨链路协同,让“好音质”的追求不再是个别厂商的策略,而成为行业共同的方向与认知。
所以,臻品音质不是标签,不是营销,更不是玄学。它是一套全生态共同参与、共同执行、共同验证的可量化标尺。而这套标尺最终指向的也不是“谁更好”,而是“什么才是真的好”。
认证不是终点,而是重建共识
现如今,音质早已不再只是Hi-Fi发烧友们的追求了。
数据显示,约47.42%用户把音质作为平台选择首要考量,智能音箱(49.2%)与车载(33.8%)成主流播放场景,音乐平台、硬件厂商、内容制作各方都纷纷投入这片蓝海。
然而,如果没有开放、可共享、真实可听见的体验标准,任何音质体系都无法真正走向大众。
在这样的背景下,QQ音乐所构建的硬件音质认证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早在2023年5月,QQ音乐率先推出「臻品音质认证」,成为业内首个面向耳机、音响、播放器、车载等音频硬件设备的重放能力标准。
进入2024年,认证体系迎来质变。QQ音乐不仅将索尼、哈曼、Bose Pro等行业头部品牌纳入体系,更在9月将“客观实验室测量”与“主观人耳评测”融合,正式引入由音乐人、乐评人、声学工程师组成的“鉴音团”机制。

由此,“好音质”的判定从平台的封闭标准,转向“第三方实验室+多维听感评估”的公开体系。
而在今年的「2025 QQ音乐臻品音质大赏」中,这一体系进一步实现了内容、平台与硬件之间的闭环协同。平台提供测评体系、音频渲染模型与体验基准;硬件厂商根据反馈调整声学策略与产品能力;内容制作方按照统一体验标准优化母带呈现;用户通过自然使用提供真实感知反馈。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下班路上,你用蓝牙耳机听音乐走向停车场。上车后,音乐无缝切到车载音响;回到家,再切换到家庭音响。虽然播放设备换了三次,但音质感受保持稳定:声场一致、层次清晰、氛围连贯。
不需要研究格式参数、不需要昂贵器材、不需要手动调校,高音质体验成为即开即享的日常。
从臻品音质认证到臻品音质大赏,再到臻品音质合作伙伴计划,QQ音乐正在以平台思维完成一条贯通行业上下游的价值链:上游是标准制定与硬件能力认证,中游是内容生产与听感场景搭建,下游是适配多设备、多场景的统一体验。

这条链路的成型,意味着中国音频行业正在从过去的“硬件参数竞争”走向“系统协同与生态竞争”。好音质不再依赖单一设备的性能堆叠,而是依托音源、渲染、硬件、场景协同的整体能力。
在这一趋势下,内容创作者可以更大胆地探索声音叙事与声场表达;硬件厂商也能在更清晰的目标体系中优化产品策略;平台能够让技术真正转化为体验价值;而用户则无需学习、无需调校、无需额外投入,也能自然地获得高质量听觉体验。
当人类对优质听觉体验的追求推动我们跨越留声机、黑胶、磁带等时代,在当下技术全面跃迁的节点,卓越的听音体验本身,就成为技术赋予音乐最动人的魅力。



音乐先声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