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易碎:我们追捧的那些企业家IP,为什么经不起考验?一句说透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就这一句话。
要知道“偶像”实际上是个人品牌和粉丝之间共同参与的游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两者失衡,那就是摔得稀碎的下场。
从我们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几十年时间,多少人曾经风光无限,被人们视为偶像人物?
特别是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阶段,企业老板们开始享受到明星待遇,万人追捧,随便说一句话都会被奉为金科玉律,当成金句、语录。

后来自媒体兴起,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做个人的IP,实际上底层逻辑都一样,都是在玩“偶像养成”的游戏。
世事一场大梦,人活着要是没有游戏可玩那就太无聊了。
我记得大概是从2000年后,企业老板们陆续出现在媒体上,以前尽管也热闹,但终究不如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力大,互联网对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是降维打击。
等到2011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势头比互联网还猛,真正是全民参与,大家抱着手机就能吃瓜,随着平台的崛起,“凑热闹、猎奇、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就成了一门生意或商业模式。
人的本质是孤独,大家都有旺盛的表达欲,而且人性的弱点是偶像崇拜,崇富慕强,势利眼,因为看见而相信,娱乐圈跟商圈很容易打成一片。老方说无论明星还是企业家IP,或者是普通人IP,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商业价值就越大。
塌房的明星有多少了?企业家IP又有几个是长盛不衰的?偶像易碎,没有谁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其实老方说做IP没有什么错,存在即合理,既然有互联网这种基础设施,不利用就是落伍,通过做个人品牌扩大商业范围,是与时俱进的做法。
关键是你不能虚伪,以及不能自己犯糊涂,觉得自己真的是个明星了,与众不同,高高在上,当自己当成了一个“神”。
都是不读历史造成的代价,如果你懂得人类的发展历史就会明白“造神、毁神”是一体的,从古至今,人们就热衷于把一个人高高捧起来,然后再狠狠推倒、摔碎,这个过程是永恒的。
除非你能够经得起考验,你是真诚的,有价值的,但也免不了被人误解、泼脏水的阶段,唯有经过时间和事实的检验之后,你的IP才算是真正成功,熠熠生辉。
现在一些企业家IP的崩塌说到底是要找自己的原因,企业的目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要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以老板为中心,把客户当成粉丝对待本身就是违背商业规律和价值观的做法。
客户不买你东西你就死掉了,这才是真理。你的产品有什么核心技术是不可替代的呢?只靠营销、操纵人心掠夺根本走不远,最多是蒙蔽人一时,迟早会受到反噬。
所以做企业要想好自己是做个投机型的商人,还是做基业长青的长期主义者。如果是后者,那就要耐得住寂寞,不把企业的命运维系在一个人身上。
而要是前者,其实也行得通,80%的人都是这条路,还有百分之十几是想要走都走不通,但你要注意自己本质是商人,不要妄想贪天功为己有,真把自己当成明星了。
一旦自我膨胀,忘乎所以,开始俯视客户、粉丝的时候,灾祸就来了,一定不要忘了自己是普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大家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些被摔碎的企业家IP和现在被群嘲的企业家IP都有个致命的破绽,就是说他们的价值观是唯利是图,不管是物质财富还是名声获取,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享受更多。
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财富,有多大的名声,我就应该享受多少东西,这是他们的想法。他们仍然是庸俗的成功观念,或者说是三六九等的势利心,一切都在供养他内心的那种自恋,中心思想是自己。
而真正能够经得起检验的IP一定是超越自我局限的,无私就是博大,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有更高的境界。那么,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IP也是有考虑自己利益啊,他们为啥经久不衰呢?
因为他们不虚伪啊。IP唯有真诚才能有生命力,没有真诚就无所谓个性,对于乔布斯马斯克这种人而言,言不由衷是耻辱,他们不屑于掩饰自己,掩饰是虚弱的表现,“装”确实浪费生命。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不会选择岳不群这种路线,付出多收益少,最终得不偿失。
对普通人做自媒体IP来说,这也是教训,要想清楚自己的禀赋是什么,如果你超越不了自己的狭隘,那就不如真诚点,投机也是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