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不吃药,治愈4000万人的“冰人呼吸法”,也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美国记者斯科特·卡尼(Scott Carney)收到了一条留言。
一位心碎的母亲写道:几个月前,她的儿子在泳池中练习维姆·霍夫(Wim Hof)呼吸法时,不幸溺水身亡[1]。
卡尼是最早报道维姆·霍夫的记者之一,许多人正是通过他才了解到这一疗法。但一股挥之不去的隐忧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如今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卡尼联系了那位母亲,她叫艾米丽,今年51岁。2023年7月17日,艾米丽和23岁的儿子诺瓦前往社区泳池游泳。几周前正是诺瓦的生日,他让母亲为他购买维姆·霍夫疗法课程作为生日礼物。
那天,他在水中练习霍夫的呼吸法:吸气,吐气,吸气,吐气……一次又一次,他相信这能使他变得更强壮也更健康。
“这安全吗?”母亲问。
“当然,这可是维姆·霍夫(呼吸法)。”儿子答。
过了一会,母亲突然发现儿子从水面上消失了。等她在池底找到他时,他已停止了呼吸。

图注:诺瓦是个攀岩爱好者,非常注重健康,只吃有机食品,只喝过滤后的水

释放身体的潜能
2013年的冬天,在波兰一间破旧的农舍里,卡尼见到了维姆·霍夫(Wim Hof)[2,3]。
霍夫给他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戴着一顶尖尖的绿帽子,鼻子红红的”,“看起来像个侏儒,身上还有股洋葱味”,很难将其和健康大师联系起来。

图注:维姆·霍夫
彼时,霍夫已经因一连串壮举在当地小有名气:只穿一条短裤挑战登顶珠穆朗玛峰(未遂),在北极圈赤脚跑马拉松,整个人浸入冰块中坚持近两个小时……人们都称他为“冰人”(Iceman)。
霍夫对外宣称,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因为他发现了一种能够释放出身体隐藏潜能的方法,能在极寒环境中用意念控制体温和免疫系统。他还承诺,只要经过训练,他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也都能做到。
为期一周的训练,售价2000美元。于是卡尼来了,作为一名调查记者,他当然不是来学习超能力的,而是来寻找证据揭穿这个骗局。“我去见他的时候,觉得他满嘴胡言,会害死人。”
但仅仅经过一轮呼吸法练习,卡尼的怀疑就开始动摇,认为霍夫的训练或许并不全是虚张声势。
这套训练内容,也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维姆·霍夫疗法”(Wim Hof Method, WHM),核心是呼吸法与冷暴露,都非常简单。
呼吸法以30-40次深呼吸为一组——先用鼻子或嘴巴吸气,再用嘴巴呼出;最后一次呼气后屏息1-3分钟,再深吸一口气,屏息15秒。每次训练重复3-6组。
卡尼刚开始做呼吸练习,屏息时间就达到了92秒。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训练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平日只能勉强做20个俯卧撑的他,现在却能一口气做40个。
当然,呼吸法也有一些副作用,训练过程中手脚可能出现刺痛感,还可能会头晕、耳鸣或出现幻想,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晕过去。
“晕倒没关系,”霍夫解释说,“这意味着你真正进入状态了。”

图注:霍夫教导人们练习呼吸法
呼吸练习之后,迎接卡尼的是更严酷的考验——冷暴露。
霍夫要求卡尼脱光衣服,只穿一条短裤赤脚站在雪地中,还要跳入冰冷的潭水中浸泡。卡尼后来形容,那种感觉“如同在烈火中煎熬,但又冰冷无比”。
尽管一周的训练无比痛苦,但似乎真的释放出了某种身体潜能——卡尼赤裸着上身,徒步7小时,登上了一座海拔5260英尺(约1600米)的山。

图注:后来,卡尼(左)和霍夫(中)还一起攀登了乞力马扎罗山上
随着卡尼等媒体的关注,霍夫逐渐声名大噪,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他的疗法。
患有免疫性疾病的人希望借此调控免疫系统;有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者把它当一种“非药物方式”来缓解情绪;也有寻求极限体验或自我突破的人加入;就连推特前CEO杰克·多尔西、媒体女王奥普拉·温弗瑞、演员奥兰多·布鲁姆等名人也都公开尝试过其疗法。

霍夫越来越受欢迎。Netflix用整一集节目介绍他的疗法,BBC也推出真人秀《与Wim Hof一起对抗严寒》,好莱坞甚至一度要立项为他拍摄传记电影。这些主流媒体的曝光,让“冰人疗法”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他的呼吸法教学视频播放量更是突破6400万,粉丝数超过300万,定价200美元的线下课程门票动辄吸引上万人抢购。

使我们更强大的,也可能会杀死我们
后来,卡尼基于对霍夫的采访和自己的培训经历,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杀不死我们的》(What Doesn’t Kill Us)。书名化用了尼采的名言,“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该书不仅介绍了霍夫的生平经历,还尝试解释霍夫训练中缺氧、极寒等危险环境,是如何重新激活人类在进化中失去的潜能。

图注:该书封面人物是维姆·霍夫
科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维姆·霍夫疗法”在减轻炎症和增强免疫方面的确具有潜在益处[4]。
2014年,荷兰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12名接受霍夫训练的志愿者,注射大肠杆菌后的流感症状比对照组轻[5]。2019年,一项针对13名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研究发现,连续八周的呼吸和冷暴露可减轻炎症[6]。

看起来,杀不死我们的缺氧和寒冷,的确能使我们更强大。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死了呢?
诺瓦的溺亡并非个例。根据卡尼后来的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4人在练习霍夫呼吸法时因昏迷而溺水身亡。
霍夫的呼吸法,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控制的“过度换气 + 屏息”。在这个过程中,体内二氧化碳(CO₂)水平会大幅降低。而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缺氧想要呼吸,并不是因为氧气水平低,而是因为体内CO₂累积触发大脑中的警报[7]。
因此,当CO₂被过度排出导致体内浓度较低时,大脑中的警报就会被推迟,让人误以为自己并不需要呼吸。可实际上氧气正在不断消耗,却没有任何警示,最终导致大脑因为缺氧而突然失去意识。如果此时身在水中,自然就很容易演变为溺水事故。

图注:Wim Hof在冰水中练习呼吸法
因此,在后来的呼吸法教学中,总会有一条不算太醒目的警告:切勿在水中或驾驶时练习。讽刺的是,在霍夫的许多视频中,依然能看到他本人在水中练习呼吸法。
这或许给了一些人错误的暗示。那些溺亡的人中,有23岁热爱攀岩的诺瓦,有20多岁的游泳健将,也有前海豹突击队成员。他们身体强健、水性娴熟,以为霍夫能做到的他们也可以,却低估或者根本不了解其中潜藏的危险。
而在中文互联网上,能看到许多人都在大力推荐这款号称“治愈了4000万人的「冰人呼吸法」”,有些既没有提到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也没有强调不要在水中进行,甚至有的直接是呼吸法+冰浴捆绑推荐。

图注:国内社交平台上捆绑推荐呼吸法+冰浴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如今已66岁的霍夫,依旧保持着惊人的活力。他每天坚持冰水浴、呼吸训练,把自己的健康与活力全部归功于他神奇的疗法。
在他的频道中,无数人留言感谢他:有人说睡眠得到改善,有人说变得更加健康,还有人声称疾病症状得到缓解,一些追随者甚至把他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导师”。
2004年被诊断出帕金森的汉斯·斯潘(Hans Spaan)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是霍夫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得了这种病,”他说,“大多数人不得不一直增加药量来维持生活质量,直到药效失灵进入长期衰退。”而斯潘接受霍夫的训练后,每天坚持呼吸法与冰水淋浴,坚称如今需要服用的药物剂量比确诊时更少,也因此避免了坐轮椅。
霍夫的影响力,或许不仅来自疗法本身,也来自他训练中有意无意营造的氛围。有人回忆说,大家训练时会在冰冷的水中围成一圈,手臂搭在彼此肩上,跟随霍夫一起深呼吸、下潜,仿佛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

即便是卡尼,对霍夫的评价也是颇为复杂:一方面,他敬佩霍夫挑战极限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又对霍夫被神化、疗法的商业化保持警惕。
他表示:“维姆有点疯。他做事乱七八糟,身上总是有味道,一半时间都是在胡言乱语。说到底,他就是个有缺点的人。可即便这样,他还是能传递出一些特别珍贵的东西。而且我觉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疯子才会去开创它。”
如果你对维姆·霍夫这类极客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点击下方卡片,私信发送关键词 极客 可解锁更多资讯~
霍夫本人的私生活也多次被媒体报道,他曾因家庭暴力被判处罚金和社区服务,在妻子自杀后让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当时15岁)独自生活,用公园的喷泉灌肠导致腹部留了伤疤。
他的呼吸法也不仅仅是一种释放潜能的疗法,更是一门生意。霍夫和家人成立的Innerfire(内心之火)公司,主要依赖售卖疗法相关的课程盈利,价值达到上千万美元[8]。
卡尼对Innerfire宣传中能“治愈癌症”或“杀死细菌”的效果不屑一顾,但他依然每天在练习呼吸与冷水浴,并承认这确实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比如,他过去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自从坚持训练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或许,当疗法走向大众,就避免不了随之而来的争议,没有一个人经得起聚光灯下的打量。霍夫不是完美的圣人,在激励无数人突破自我的“冰人”光环背后,也同时是一个被质疑、被神化甚至被过度商业化的复杂人物。
但真正危险的,从来不是疗法本身,而是人们盲目的相信。杀不死我们的缺氧、严寒与意志挑战,或许能让我们更强大;但一旦失去理性与警觉,它也可能真的要了我们的命。
声明 - 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知识分享与抗衰资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产品、技术或观点的推荐、背书或功效证明。文内提及效果仅指成分特性,非疾病治疗功能。涉及健康、医疗、科技应用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医疗相关请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并遵医嘱,本文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如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与转载规范。
参考文献
[1]Did Wim Hof Kill Nova Xavier? - YouTube. (n.d.) [Video fi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FVDeXkxj8
[2]Scott Carney. (2024).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im Hof Empi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ottcarney.com/blog/the-rise-and-fall-of-the-wim-hof-empire
[3]Scott Carney. (2019). The Iceman Cometh.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ottcarney.com/article/the-iceman-cometh
[4]Almahayni, O., & Hammond, L. (2024). Does the Wim Hof Method have a beneficial impact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in healthy and non-healthy participants?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19(3), e0286933–e028693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86933
[5]Kox, M., van Eijk, L. T., Zwaag, J., van den Wildenberg, J., Sweep, F. C. G. J., van der Hoeven, J. G., & Pickkers, P. (2014). Voluntary activ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d attenuation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20), 7379–7384. https://doi.org/10.1073/pnas.1322174111
[6]Buijze, G. A., Jong, Kox, M., van, D. Van Schaardenburg, Vugt, V., Popa, C. D., P. Pickkers, & Baeten, P. (2019). An add-on training program involving breathing exercises, cold exposure, and meditation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 A proof of concept trial. PLoS ONE, 14(12), e0225749–e022574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25749
[7]Pernett, F., Pontus Bergenhed, Pontus Holmström, Mulder, E., & Schagatay, E. (2023). Effects of hyperventilation on oxygenation, apnea breaking points, diving response, and spleen contraction during serial static apnea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23(8), 1809–1824.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23-05202-7
[8]Wollaston, S. (2022, April 13). “Can I get out now please?”: Could Wim Hof help me unleash my body’s inner power?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22/apr/13/can-i-get-out-now-please-could-wim-hof-help-me-unleash-my-bodys-inner-power



时光派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