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科技企业征收90%暴利税,这属于有点简单粗暴了
高科技企业的高额利润,也是通过前期的高额研发投入,一点点做出来的。要想打掉高科技企业的高额利润,只有开放市场,鼓励创新,增加竞争,才能逐渐做到。
而不是去征收高额税。
如果你做一件事,需要前期花费巨大,但出了成果后,便会被当作土豪一样对待,被施加高额的税收,好像这一切都是罪过一样,则便不会有人去做高科技的研发投入。
政府不但不应该去征收高额的税收,反过来,还应当创造科技领域的良好自由市场,让高科技公司自由发展,鼓励创新。创新,以及创新形成的竞争,才是推动人类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动力。
技术垄断,是有保鲜期的。
因为只要整个市场允许创新的存在,新技术总会逐渐替代老技术。
大家可以想一下诺基亚。曾经的手机之王,辉煌无比,几乎垄断了手机市场,但是由于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现在已经成了过去式。
苹果手机,我认为也有这个趋势。
当年,苹果手机是借着创新,才冒出来的。但现在的苹果,创新能力停滞不前。如果它无法跟上创新的步伐,我觉得早晚有一天,也会被别的产品所替代。
政策性垄断,才是更糟糕的。
因为政策性垄断,跟创新、技术竞争等没有关系,只是因为政策通过行政强力,给某些企业画了一个圈,说别的企业都不允许干,只有这家可以干,才形成了垄断。
政策性垄断,跟前期的研发投入,没有关系,跟未来的技术发展,没有关系,只是把全社会的相关资源,通过行政强力吸收到了少数阶层手里。如果这些少数阶层人员,在拿到这些资源后,没有对社会进行反哺和反馈,则会变成食利阶层。
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政策性垄断。
除了政策性垄断之外,还有一种垄断,叫用户垄断或者流量垄断。
比如,微信、抖音、快手等,几乎垄断了社交、娱乐领域的绝大多数用户和流量。淘宝、京东这些电商平台,几乎垄断了电商领域的大多数用户和流量。滴滴、高德等打车软件,几乎垄断了出行领域的大多数用户和流量。
用户垄断或流量垄断,也比技术垄断更难以被打破,且对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太多帮助。
我以前出门经常打车,时不时跟网约车司机聊天。
有些打车软件平台,扣费很多。
但是,司机无可奈何,因为这些平台,几乎垄断了在出行领域的用户和流量。司机没有太多选择,乘客也没有太多选择。
这些互联网平台,本质上属于新时代的地主。
只不过脚下这块地,从物理意义上的地,变成了虚拟意义上的流量。
技术垄断,在这些垄断面前,反而是小儿科。
刘强东不敢向政策性垄断开炮,不舍得向自己这些互联网新时代地主开炮,却选择向高科技企业开炮,心思有点不厚道了。



知名法律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