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之梦
俗话说得好,不想造飞机的车企不是一个好企业。你看发明了汽车的奔驰公司,为了圆自己的航空梦并购了MBB公司,最终成为了空客的直升机业务。而瑞典的萨博公司虽然汽车业务已成绝响,但其生产的战斗机依然翱翔在天空上。汽车与飞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本质上都是属于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与梦想,分别在产量与技术这两个坐标轴上代表着人类工业的最高水平。

瑞典萨博可是汽车飞机两开花的老前辈
如今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电动化的新能源时代,而飞行器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诞生了evtol这个高度电气化的新事物。作为汽车新势力的代表,小鹏也和汽车业的前辈们一样,在打螺丝造汽车之余,仰望天空心怀蓝天。也因此当小鹏宣布进军飞行器时我并不是那么意外,毕竟这没有梦想的车企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而在珠海航展上亲眼看到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展示陆行“母舰”和飞行器“自动分离结合”的全过程,我觉得小鹏汇天会是个很有意思的公司。

由于陆地航母配套的evtol是纯电的多轴布局evtol,注定了其航程和滞空时间有限。但将电动车与evtol结合起来,让电动车成为运输工具与充电平台的概念也是颇有新意。考虑到这是小鹏汇天的首款evtol产品,陆地航母算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种“让领导先飞”的风格,倒是颇有沃尔沃拿高管测试AEB的风范
正如纯电车面对里程焦虑的解决方案是加增程器变成混动,这一方案在evtol领域也同样适用。因此小鹏汇天的第二款evtol产品毫不意外的成了增程式混电evtol,那就是11月6日发布的混电飞行汽车,A868。

与多轴双涵道布局的陆地航母不同,小鹏汇天的A868是全倾转旋翼布局,由六个电动旋翼提供动力。在起降时六个旋翼全部为垂直模式,而在巡航阶段则倾转为水平状态提供推力,并由固定翼产生推力。这使得它不需要依靠机场与跑道就能起飞,并且最高航速能达到360公里每小时,可搭载6名乘客。而得益于混动增程系统,其航程可达到5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与轻型民用直升机形成了竞争关系。
但正如纯电车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混动的A868在操控难度上上对传统直升机构成了绝对优势。传统直升机驾驶是典型的“手脚并用”活:操纵杆、总距杆和方向舵要同时细微配合去对抗扭矩和气流变化,稍有迟滞就会放大成姿态波动。尤其悬停时像在风里走独木桥,没有长期训练很难稳住。四舍五入就是脚踩离合器手捏排挡在开手动挡汽车。而小鹏汇天的evtol则更像有着高阶智驾能力的电动车,高度自动化的飞控系统大幅简化了操作,只需要专注于摇杆进行飞行。这让飞行难度大幅下降的同时,也让入门门槛变得比较低。毕竟汽车自动挡的C2驾照比手动挡的C1驾照好考多了。

高度自动化的飞控让飞行变得很简单
小鹏汇天的新evtol布局与美国joby S4较为相似,都是6倾转旋翼与V型尾翼布局。只不过joby S4是纯电evtol,虽然最大航程号称能达到240公里,但考虑到实际使用场景以及安全电量等因素,其实际实用航程在150公里左右。而小鹏汇天把从车用混动系统发展而来的evtol混动动力系统放上了A868,有效解决了里程焦虑的同时,500公里级的续航能力也让跨城空中出行这样的使用场景成为了现实。

纯电和混动的差距在evtol上更明显
在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还没工程化应用的当下,小鹏汇天所使用的方案确实是目前技术能力下的最优解。当然evtol的6倾转旋翼电机总功率要远大于电动车的电机功率,因此小鹏汇天如何让源自汽车的混动系统满足evtol的发电能力需求也是让我挺好奇的。或许里面有什么黑科技?
也因此本次发布的小鹏汇天的A868和传统直升机比起来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与多轴evtol比起来吧全倾转翼在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同时有着极高的巡航速度;与纯电evtol比起来吧又因为混动动力系统的存在使其没有里程焦虑。它每一项能力不见得是顶尖的,但它胜在各方面很均衡,没有明显短板。
如今低空经济方兴未艾,而evtol飞行汽车在低空经济中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起到独特的作用。对eVTOL来说其最大的优势是能跨越地理与交通状况的限制,来达到快速交通的目的。最为理想的莫过于从机场起飞绕过地面拥堵的交通,仅用十几分钟就抵达目的地附近的停机坪,立省一个多小时的交通时间,是高端出行的理想方式。但目前出于安全考虑以及监管要求,在城市及人员密集场所的运行依然受严格限制,只能在水面或人员稀少的区域飞行。因此现阶段evtol的商业化运行比较适合的场景还是文旅观光和个人体验飞行。目前比较成功的evtol应用场景是试运行中的深圳-珠海evtol载客航线,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压缩到20分钟的飞行时间。而未来随着evtol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提升以及监管的进一步宽松,可运行的范围与应用场景也会大幅提升,真正投入城际出行。
传统Evtol受限于航程以及配套保障设备,对于使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要么是以起降场为圆心在一定范围内飞行,要么是两头都有起降场的相对固定航线,这也使得本因自由的飞行并不那么自由。而小鹏的“陆地航母”又另辟蹊径给了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汽车成为evtol的运输载具与配套保障措施,车开到哪哪里就是evtol的起降场和充电站。而这也正是“陆地航母”这名字的含义:装载evtol的六轮纯电车是航母,而evtol成了载机。这也使得将车开到山脚下然后驾驶evtol一览众山小成为了可能。你看,这不又回到了小鹏的造车主业?所以说,有着飞行梦的车企多少是个有理想的企业。

由于有汽车作为载体,小鹏的陆地航母evtol能抵达很多evtol难以到达的地方
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有一定数量的个人用户预定。这些目标用户群体大部分都是高净值人群,他们对于价格并不太敏感但是对于evtol这种新奇的飞行体验比较感兴趣。而得益于evtol的易操作性,可能有个轻型运动飞机执照就能驾驶了,而这一档执照只需要几万就能考出来。Evtol飞行汽车在问世之初必然会是一种相当于超跑的奢侈品,或者更准确的说20世纪初汽车刚问世时的定位。然而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汽车就已经成为了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而如今evtol虽然价格高昂,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相信价格也会快速下降。在2008年特斯拉发布首款电动车roadstar时,价格高达十万美元。而如今,十万人民币就可以置办一辆小鹏mona03了。

当年高大上的纯电轿跑,如今也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即将量产,这代表着它距离交付并投入使用越来越近。而A868的首飞成功也让人看到小鹏汇天在evtol赛道上的投入与坚持。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资金最雄厚的evtol企业,我很期待小鹏汇天的新产品会给中国的低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航工作者,民航业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