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时髦的游戏开黑软件,为什么会是腾讯会议?

500

人只会在不上班的时候享受班味。

当下风头最盛的游戏开黑工具,可能是腾讯会议。

这事听起来有点荒唐。试想一下,一位辛苦搬砖的打工牛马,上班逃不掉开会,看到会议软件就心里发怵、精神疲惫;下班以后,打开游戏,喊上朋友,这时候依旧选择打开会议软件开黑,难道不会膈应?

普通人下班后听到微信消息音可能都要心中一颤吧。

然而,互联网上的各路玩家,虽然进行游戏的设备有差异,偏好的游戏类型也不同,却几乎都以一种近乎发现新大陆的姿态,积极向同好安利用会议软件打游戏。

500

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安利帖里,贴主大多感情充沛,感染力强,不难从中体会会议办公软件对于玩家游戏体验的极大提升。

500

上班不想开会,下班疯狂开会,好像有点不对。

1

先来看几道题,请问以下会议记录节选,分别展示了怎样的游戏场景,以及与会者怎样的心理状况。

游玩《双影奇境》时,一位玩家的求生欲展现:

500

游玩某MOBA游戏时,双方就吃线问题展开探讨:

500

《明日方舟》推炸弹时发生意外:

500

诸如此类的精彩片段还有不少,且传播甚广。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只需要寥寥几行字,就足以生动地复现极具画面感的游戏场景,同时场景贴近日常,代入感强,让人不由联想起自身的类似游戏经历。

这样的留存形式,最首要的特征在于不会失真。会议软件正通过精准的语音转录,把玩家在即时交流过程的胡言乱语、口不择言完全忠实地记载下来。

这不仅是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玩家的心态情绪,也全面地复现了大多数玩家打游戏时完全出于本能、根本不经过大脑思考、有话直说的美。

500

另一方面,因为开黑过程中玩家之间往往话多而密,会议软件又勤勤恳恳地记录下所有对话,这就有了量变导致质变的基础。一场开黑下来,翻看记录,几乎每个人都能整理出个金句集。

500

玩家分享的燕云团本发言语录

以具体的游戏而言,《明日方舟》就是个相当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这不是一款在玩法层面强调社交的游戏,但其玩家群体又是出了名的强共振,至今已诞生出“蟑螂圣经”等诸多出圈名梗,如此背景下,“开会”顺理成章成为备受玩家青睐的共同游玩模式。

从工具层面讲,会议软件方便屏幕共享,批注功能支持直接在实时游戏画面上进行教学指导,甚至能进行远程控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代理指挥”——相比普通的语音开黑工具高了不止一个维度。

500

而基于会议记录强大的场景再现能力,玩家又在一般的开黑基础上发展出更多玩法,例如换上喜欢的角色名和头像,就使得看似平常对话多了一层风味。

如果路人误入的话,大概会觉得这个会议压根是一个Cos现场,大伙儿都在搞论坛体二创。

500

相当符合维什戴尔(W)的暴躁人设

接下来的发展就不难想见了,小剧场演出不断,怪话金句满天乱飞,联机模式实打实成为单机游戏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过甜头的玩家纷纷“强烈建议所有人立刻打开会议进行游戏”。

甚至于连相关的衍生创作都开始冒头。

500

小红书作者@远古面包蟹大将

你看,别的开黑语音软件都只是辅助大家交流,而会议软件最后还能成为游戏内容的一部分,有点降维打击了。

2

经常开会的朋友都知道,除了记录之外,会议的另一项重要产出在于纪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工作要留痕”。

前者是全面记录,主要用于资料存档;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提炼的重点内容,用于明确讨论要点、传递会议精神。

游戏会议也类似,AI总结的会议纪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提及最多的关键词当属“冲突升级”,尤其是竞技属性强的游戏类型。因为玩家在开黑过程中最常遇见的无非三件事:质疑队友、吐槽对手、攻击游戏机制。

在这个批判的过程中,又难免大量使用到一些负面的、尖锐的用语,以至于AI合情合理地归纳出玩家极不稳定的游戏情绪和紧张压抑过度的游戏氛围。

500

不少斯普拉遁玩家也是“边游戏边开会”的忠实支持者

能够与之较量的关键词还有“场面混乱”。

这也很好解释,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多人联机游戏本身就偏向于考验团队协作的设计;另一方面大家伙玩游戏拥有各自的想法,并在协助过程中闹出各种笑话,本身也是开黑的一种主要乐趣。

玩家可能十分享受的随性乱来的游戏气氛,对于AI来说可能更显无序,甚至产生一些无端联想。

500

更进一步,玩家在开黑过程中随口的怪话也会被AI 一本正经地记忆、解读、分析,颇有一种“认真解释笑话”的喜感。

500

这其中最妙的地方在于,AI会议纪要使用一种上班的语境来解读游戏氛围,但实际上语言的含义已经根据使用场景的变化发生改变。

举例来说,工作场合使用不文明用语和游戏场合使用不文明用语,指代的现场气氛、人际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会让AI会议纪要在打游戏时显得格外,呃,有幽默感。

500

非要说的话,这种体验其实有些像网上算命。

虽然玩家输入的是真实正确的个人信息,但对方总不免产出一些模棱两可的预测和解读:有的牵强附会、有的胡说八道,但真正计较起来,似乎又有几分道理。然而,这些推导均来自客观事实,主打一个工作留痕、百口莫辩。

500

一位星露谷玩家在AI眼中的人物画像

其实看了这么多会议纪要,你会发现,纪要本身的魔力,是它能成为一种戏谑的游戏行为评价方式。

其最终的呈现形式不是为玩家“打分”,而是针对游戏过程中的发言,以及发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统计和总结。

这份结果大概率称不上对,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硬要做个定义的话,只能说它确实符合游戏产品普遍的娱乐气质。

开着会打游戏,玩家不至于对一时的挫折心怀芥蒂,还反过来可能因此升起兴趣,对继续游戏怀抱起更积极的态度。

500

荒诞的是,这正巧也是当下主流的、算法复杂却饱受玩家诟病的游戏评分系统,完全无法达成的效果。

3

当然,在这场会议软件热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颇为神秘的现象:过去那些频繁将自身与“开会”联系起来的,主打社交、团建的游戏类型,例如各式SLG,反倒不会出来说“我们用会议软件打游戏”。

按理说,这类游戏尤其讲组织、重纪律,动辄开会——人员物资的统筹、内政外交的安排、战略战术的传达,都是需要通过会议沟通明晰的,会议软件理应发挥更强的辅助作用。

500

SLG手游常见的沟(tong)通(zhi)

这些向来惯于开会、善于开会的类型玩家,为什么这次却基本上保持着沉默呢?考虑到这些玩家一般相对沉稳,较少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我也去询问了一些相熟的、头部SLG中知名同盟的管理层,得到的回复倒是干脆:他们确实对会议软件应用不多。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家日常就沟通频繁,群消息一天到晚响个不停,游戏记录的功能不太需要会议软件提供。真有什么会议需求,随手就开了,对“边玩游戏边开会”这件事没什么新鲜感滤镜。

二是SLG游戏本身确实会有无限接近上班和开会的游戏内容。真把公司里那一套搬进游戏,大家就真的PTSD了。

你看,叶公好龙这不就来了。

可能大多数用会议软件开黑的玩家,可能只是在享受打开会议软件却不用真的开会的感觉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