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雷西昂空射高超导弹通过设计审查

美国雷西昂公司宣布,该公司与美国国防部先进计划署(DARPA)联合开发的“战术助推滑翔”(TBG)导弹项目通过了关键设计审查阶段(CDR)。

据报道,2014年,DARPA和美国空军联合发起战术助推滑翔(TBG)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一种未来的空射、战术级高超声速滑翔系统进行技术展示。这种系统可以在大气上层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它的滑翔器同助推器分离出来后,进行高超声速滑翔并攻击目标。

500

雷西昂公司官网发出的TBG滑翔器外型示意图

DARPA给了雷西昂公司6300万美元来支持其项目进入初步设计审查(PDR)阶段和关键设计审查阶段(CDR)。2015年4月,雷西昂又获得了一份价值205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进行TBG概念的技术验证;稍后的2016年,洛克希德马丁获得了一份价值1.47亿美元的合同,用于推进该公司的TBG项目方案研制。

雷西昂方面对于最近通过关键设计审查的TBG概念方案的解释不多,该公司现金导弹系统分部副总裁汤姆斯·布辛表示,“关于新系统的外型,性能,以及用途,现在都还是机密。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我们正在发展一种具有很高升阻比的高超声速滑翔器。”

TBG是一个两阶段项目,包括地面和飞行试验,其目标是通过制造验证系统,来推进相关技术整合。TBG项目将会运用在以前各种高超声速项目中所验证的技术和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包括HTV-2。

上面是《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内容。

500

TBG项目是从DARPA的HTV系列脱胎而来,而HTV系列的第一种验证机HTV-1只进行了地面测试

500

与HTV-1技术水平相似的是洛克希德研制的X-41高超滑翔弹头,设计速度7-9马赫

500

设计上X-41可以携带多个子弹药,在进入滑翔减速到一定程度后释放,子弹头总重1000磅左右

列车长表示,据此前《航空周刊》整理的美国高超声速技术发展项目“路线图”,TBG项目是美国空军推进的一个分支。该项目包含洛克希德公司和雷西昂两家,这两家分别被要求研制一种TBG验证弹,这种弹使用的是有翼滑翔体构型。洛克希德研制的滑翔体可能相对比较传统,在美军心急火燎要求尽早装备高超声速武器的前提下,受到了更多的青睐。

洛克希德的TBG研制方案被改称为ARRW——换句话来说,在该公司的TBG验证机尚未试飞的情况下,美国空军已经心急火燎给了它武器化项目的地位(ARRW中的W就是“武器”),而且甚至已经获得了AGM-183A导弹的型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美国空军有多着急。

500

洛克希德的TBG方案可能直接脱胎于X-41或者HTV-1,所以进度领先,目前已经在B-52上进行挂飞试验,并获得了AGM-183A的型号——按照咱们的说法,这叫进入型号阶段了

500

500

洛马展示的ARRW模型,介于HTV-1和HTV-2构型之间

500

相比之下,HTV-2和这次雷西昂的想象图更像

相比之下,最早是与洛克希德成竞争关系的雷西昂的TBG验证弹,在设计上要更加先进一些,该公司自己公布的想象图来看,其构型和DARPA在2003-2011年间试验的HTV-1、HTV-2验证机相似。

不过当然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HTV-2作为一种挑战洲际导弹射程的,滑翔速度20马赫的飞行器,两次实验失败后,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用于战术助推滑翔,射程属于“战术级”——也就是几百到两千公里左右水平的TBG,其滑翔速度可能更接近于HTV-1,也就是滑翔速度7-9马赫的水平。

500

HTV-2和原计划中HTV-3的热防护系统设计对比,事实证明,HTV-2前缘的多层材料热防护系统(实际上就是多层的碳纤维布)不足以解决20倍声速下热防护的需要,而HTV3上原计划采用的主动式热防护——也就是利用导热材料将前缘的部分热量导到相对“凉爽”的机身后部避免前缘过热,这方面美国的研制进度因为HTV项目没有继续下去,已经出现“断档”,因此目前美国的高超导弹飞行速度至少暂时不敢奢望20马赫水平

500

“星空2号”上进行了主动式热防护系统的试飞……并取得圆满成功

从技术上来看,TBG项目的滑翔器构型当然是要比陆军为主推进,海军和空军跟进的,采用双锥体旋成体构型滑翔器(由桑迪亚实验室研制)的陆军“远程战役火力”、海军“常规快速打击”项目(空军也将使用,目前要求为B-52研制的,能够在机翼下携带超过20吨载荷的设计就是为它提出的)要先进一些,其实双锥体滑翔器项目本来是作为一种“备份方案”提出的,大家都认为DARPA主推的HTV系列基础上发展的高超声速滑翔方案更有前途。

可惜HTV-2两次试飞因为热防护系统不够用先后烧毁,而陆军的双锥体高超滑翔也在2014年的爆炸中遭到重大挫折。

具体到雷西昂这次的TBG方案,它的设计具有更多的HTV-2的设计要素,要比洛克的西德的方案更先进一些, 但也正是因为更先进,风险也更大。目前实际上是作为一种ARRW导弹的备用方案,如果它的发展顺利,可能会成为AGM-183B什么的方式出现。

听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又一种新玩意出现了——然而,中国相当于HTV2的洲际导弹级高超声速滑翔器早在2014年就试飞成功啦!

500

长征2C运载火箭携带XXX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进行洲际导弹级高超滑翔飞行试验示意图,其过程称为”螺旋式侧倾转弯+主动浮沉+掠地回收”、“全程滑翔机动能力管理”

这个示意图有一点错误,下降高度的时候是没有动力的,之所以要下降高度,是为了在飞行速度10马赫左右的时候,在较低的高度模拟在更高的高度达到20马赫时所遇到的热障——当然后来我们也进行了20马赫的飞行试验并取得成功,之所以采用如此复杂的试飞过程,是因为我国发射场到靶场的距离只有2000公里,为了试验“洲际特种飞行器”一万多公里的射程,设计了这个复杂的飞行路线

呵呵……美国继续追赶吧,我们也会继续砥砺奋进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