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wifi等民用装备,应该重视电磁污染对用户的身体伤害
电动汽车、wifi等民用装备,应该重视电磁污染问题
希望新能源车主注意这个问题。
我们国家这几年科技突飞猛进,已经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领先欧美日,华为的通信产品,也已经领先全球。
这是让我们很高兴的。
请注意相关企业以及国家相关部门,注意这些设备对健康的损害。
1. WIFI设备
很多WIFI设备,追求数据传输速度,追求覆盖穿透,但是可能忽视了这些设备对用户人身健康的损害。
有些WIFI,它的功率特别大,一些私人用户的家用wifi,甚至在整个小区都能搜到他的信号。
人体,是血液、体液等维持的,都是导体,神经信号对电磁波也比较敏感,电磁波在穿过人体的时候,会在人身体产生涡流以及电磁加热效应。
这些电磁波,对心脏,对大脑的影响,尤其严重。
所以,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家用wifi功率标准,不得超越;
制定覆盖范围,不要影响到用户身体健康,不要穿透到邻居家里。
相关企业,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
不要闭着眼睛,否认这类问题的存在。
2. 电动汽车的电磁污染
电动汽车,很多都使用了轮毂驱动电机,这些电动汽车,有的是用一个电动机替代以前的汽油/柴油发动机,有的是直接在车轮位置布置驱动电机。
为了节约电能,为了续航,这些电机都使用了高功率密度的强磁电机。
这些电机的强磁场,非常强,是普通磁铁的数千倍,是地磁场的(背景磁场)的10万倍!
它们的磁场,如果不加屏蔽防护,可以在车内形成较强的静磁场,旋转磁铁电动机,还会在车内形成高频旋转磁场,
这些磁场,对车内乘员会造成较大伤害,因为强大的静磁场会影响身体正常功能,旋转的强磁场,更是会在乘员身体内形成很强的电磁感应。
这也是很多人反映,开了电动汽车以后,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疾病的原因。
电动汽车的电机磁场,对车内空间乘员的健康损害,其实并不难解决。
直接使用磁屏蔽就可以。
把乘员空间,特别是下部,用铁制或者钢制材料,就可以有效屏蔽下方的磁场。
但是,很多车企,为了减重,车身大多使用铝制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虽然轻,但是却不能屏蔽轮毂电机的磁场。
如果注意到这个问题,建议相关车企,乘员空间使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也能有效屏蔽磁场与电磁场。
当然,轮毂电机用铁壳包裹,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磁泄漏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科技难题,是不难解决的,只要重视,就很容易解决。
但愿我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相关新能源车企的重视,特别是华为的重视,引起新能源车主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