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發窮惡」擬收外移富人20%資產税 波及回流港人難逃被掠
作者:黎庭瑤,資深媒體人 。

低增长,高通胀,暴政没法实施,那就来场苛捐杂税猛收割。

英政府越窮越見鬼,第2季經濟增長只有0.3%,比首季顯著放緩,本月中公布的第3季增長料也不「靚仔」,反映經濟仍然不振,為了填補巨大財政缺口,稍後發表的財政預算勢要出重招開源節流。
近日傳出消息,財相李韻晴已叫手下擬定數十項增加税收的方案,其中辣招之一,是向移居他國的富人徵收其資產的20%税款,稱之為「結算費」,估計可掠水約20億鎊。
有居英朋友指,政策若落實,日後回流的BNO港人也會受影響,如他們想避免被掠,須在定案前出售資產。

另外,英國大學學費加6%附加税也快將殺到,可說禍不單行。
英政府面對乾塘危機,不得不扭盡六壬,可刮則刮,而今次擬向富人收20%資產税,就是要封住税收流走的漏洞。按過往的遊戲規則,有納税的居英者移往其他地方,若出售資產如股票、加密貨幣等(不包括房地產),獲利不用繳增值税(税率約20%)。
一些人看到這漏洞,離英外移後出售這些資產,便可免繳大量税款。
英政府現在窮到燶,自然算死草,擬定的一個方案,是如富人移民其他國家,包括較富裕BNO港人回流香港,在離境時,要根據所持資產的價值,繳交20%資產税。換言之,任何人外移之前,先被政府掠一大筆,例如手上有值100萬鎊的股票,就要奉献20萬鎊,都唔少嘢。
其實英國並非出這辣招的先行者,只是跟隨歐洲一些高税率國家的做法,德國、比利時等近年已有所謂「棄籍税」,富人如移居外國,政府會依其所持資產價值,向他徵收一筆,目的是紓緩洶湧的富人外逃避稅潮。
英政府見此招既可增税收,又可減少財富流失,於是有樣學樣,準備於本月下旬發表財政預算時,照辦煮碗推出。
不過,出這辣招可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税務專家指,如果方案未能在短期內落實,富人可在空檔期將資產迅速轉移,導致「走資狂潮」,短期內會對經濟造成衝撃。
近年移英的BNO港人多非大富大貴,稱不上是「富豪」,但部分人經濟比較富裕,除了置業,也擁有股票、加密貨幣等資產,投資收益可抵消打工收入下跌。

對這類人而言,若有朝一日決定回流香港,同樣要繳交20%資產稅,到時他們將眼白白看着財富被政府咬一大口,都幾慘情。
他們如想避繳這筆税,須部署在方案實施前,與時間賽跑,不理賺蝕急急將資產沽出,這總比坐以待「掠」好一些。
除了要交「資產税」,若移英港人成功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即使回流香港,或移居他國,其收入和物業買賣得益都要付英國稅,同樣逃不出英政府的苛税魔爪。
所謂禍不單行,一位留學專家提我,英政府還有另一掠水招,就是讀大學要交6%附加稅,假設每年學費50萬港元,就須額外多付3萬港元,在學費已加的情況下,家長將百上加片。
這措施目前仍待國會通過,但事在必行,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港人在這年頭移英,可說生不逢時,未來「苛税」猛虎將越來越猛,大家惟有咬緊牙根頂硬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简思智库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