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500万年薪擦身而过!台肥董座不是“肥猫”吴音宁

人事“发夹弯”!台肥董座不是“肥猫”吴音宁。
台湾肥料公司(以下简称“台肥”)近期的一场人事变动,在短短数日内经历戏剧性转折,原本被外界普遍认为将“空降”接任董事长一职的台行政部门“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吴音宁,最终在11月初董事会上仅获选为董事,与1500万元新台币年薪“擦身而过”。



一夜变天,董事名单的深夜更迭
台肥公司于上周五(10/31)突然公告,由农业部门改派法人代表,原本法人代表也是台肥董事长李孙荣遭到撤换,改由吴音宁出任法人代表,预期将由她接任台肥新董事长,也引发了外界议论;不过,11月4日召开的董事会决议,由总经理张沧郎出任新董事长。
这场被舆论形容为台湾公营单位台肥“人事急转弯”的事件,不仅让原本围绕着吴音宁的“高薪实习生”、“肥猫”等争议标签再次浮上台面,也引发了社会对于政治任命与专业考量之间如何平衡的广泛讨论。
事件源起于上周五的10月31日,台肥发布公告,其大股东农业部门改派法人董事代表人,原代表人、同时也是时任台肥董事长的李孙荣被撤换,改由吴音宁出任,并自当日生效。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吴音宁将顺势接掌台肥董事长,年薪据估可达新台币1500万元。
由于李孙荣拥有环境工程博士学历,具备专业背景,而吴音宁过往的经历多与农业运动、社区工作相关,其管理大型国营企业的专业能力备受质疑,此一人事安排,随即引发“政治酬庸”的猛烈批评。
然而,风向在深夜出现变化。台肥再度发布公告,农业部门的另一席法人代表董事,改由总经理张沧郎接任,取代了农业部门“资源永续利用司”司长庄老达。由于台肥董事长惯例由农业部门委派法人代表担任,此一调整预示了董事长人选可能生变。果不其然,在随后召开的董事会中,张沧郎被推选为新任董事长,吴音宁则仅担任董事。这场人事布局的大逆转,被普遍认为是执政当局在面对排山倒海的舆论压力后,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与调整。

吴音宁是谁?从“小白兔”到“神隐女人”的争议轨迹
要理解此次人事案为何引发如此大的波澜,就不得不回顾吴音宁过往的从政经历与争议。
吴音宁是知名诗人吴晟的女儿,长期投身“社会运动”,关注农业与土地正义等议题。2017年6月,她在争议声中接任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北农)总经理,因其缺乏大型企业管理经验,且薪资优渥,被部分台北市议员讥为“高薪实习生”。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更以政治“小白兔”形容她,认为她虽有热情,但身处复杂的政治与利益场域恐难应付。吴音宁在北农任内最大的风暴,莫过于2018年春节后的连续休市事件。当时北农在短时间内多次休市,导致开市后蔬菜到货量暴增,价格暴跌,严重影响农民生计。作为总经理,吴音宁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被批评沟通不足、未能及时对外说明,因而被媒体冠上“神隐女人”的称号。
此外,她后续动用业务推广费购买因休市滞销的蔬菜并转赠家乡社福团体,虽自称是为避免浪费,但仍被质疑程序是否妥当。这些争议最终导致她在2018年11月去职。2024年,吴音宁接受民进党征召参选彰化县区域民意代表,但未能当选,随后被安排至行政部门“中部联合服务中心”担任副执行长。此次再度被提名进入台肥,甚至一度被视为董事长热门人选,自然让过去的争议标签再度被放大检视。

台肥人事为何“发夹弯”?
对于短短几天内台肥人事的急转弯,各方有不同的解读,但普遍认为是迫于强大的社会观感与舆论压力。
岛内知名人物黄国昌就指出,这是因为民进党当局“派系争相啃食”公共资源、“大剌剌”酬庸缺乏专业的自家人之丑陋模样,招致人民的唾弃与反弹,才不得不临时“发夹弯”。
黄国昌进一步痛批,从过往案例到此次台肥人事,都显示民进党在人事决策上的进退失据,非得等到社会怒火引爆才肯收敛。
尽管吴音宁最终未能坐上台肥董事长大位,与1500万元新台币年薪“擦肩而过”,但她进入董事会,仍享有不俗的酬金。这也凸显岛内的政治生态中,公营事业人事常被以“颜色”与“关系”来检视,而专业和适任性往往被抛到“九霄云外”,往往在政治算计与攻防中处于次要考量。
台肥此场“来去匆匆”之人事风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台湾社会之“怪现象”。当“肥猫”与“酬庸”的标签被轻易贴上时,有几人会改变当前扭曲的政治生态,想到如何建立更透明、更重视专业的用人机制,避免人才甄选沦为政治口水战的牺牲品?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