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曹磊:淘宝 京东 美团等巨头“卷入”线下超市 根源是线上流量红利枯竭

10月31日,淘宝闪购正式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美团方面表示,其闪电仓业态未来会达到10万家;京东旗下七鲜超市完成“仓店融合”改造,此前,京东便利店已经完成1500家门店的入驻,正持续为全国消费者提供全天候的“小时购”服务。

不仅如此,“疯狂小杨哥”也在入局线下超市,10月30日,小杨臻选首家线下店开业。曾经被视为传统零售终端的便利店,正成为互联网巨头和网红主播们的新战场。

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业委员会主任、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电商巨头接连入局线下超市,根本原因是线上流量红利枯竭,传统的线上流量洼地(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也变成了需要付费的“广告位”,成本居高不下。线下门店可以说是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天然流量入口。其次,线下门店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性更好,尤其是不爱网购的老年人和喜欢逛超市的人,“便利店”能够更好的覆盖这些人群。最后,开“便利店”有利于电商平台落地,品牌提升,也能提升消费者信任度,连锁门店越多,忠实用户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头激战正酣之际,“疯狂小杨哥”也悄然加入了战局。停播一年,掉粉1500万,缴罚近亿元,“疯狂小杨哥”选择通过线下便利店实现复出。曹磊表示,开设“小杨臻选”线下超市,核心目的之一是推广其自营产品,将线上积累的知名度和粉丝信任,逐步转化为一个具有长期生命力的品牌。通过线下实体场景,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小杨臻选”品牌的实体感知和信任度。

曹磊认为,京东、美团、淘宝“开便利店”各有优势:

首先,京东入局最早,优势在于其扎实的零售与供应链根基。京东一开始就通过与全国上万家便利店签约合作的模式,将线下门店变为其线上订单的“前置仓”。这种模式能快速起量,并利用门店已有的库存。同时,它也将自营电商的“小时达”服务拓展至其庞大的京东便利店网络,强化了用户体验。此外,京东旗下七鲜超市完成“仓店融合”改造,依托生鲜供应链和自有品牌研发生产优势进行布局。

其次,美团拥有最密集的骑手网络,能将“半小时达”的承诺落到实处。而且美团APP本身是一个高频的日常入口,用户点外卖、买生活用品的习惯天然存在,为它的闪电仓带来了稳定的即时需求。此外,美团“快乐猴”依托自有品牌研发生产优势开设,并享美团生态流量与即时配送优势。

最后,淘宝作为“后来者”,打法更侧重整合与赋能。淘宝便利店通过“品牌授权”模式,不自建仓库,而是将平台品牌、运营标准和供应链能力输出给合作商家。淘宝便利店还专门针对校园等特殊场景设计仓型,显示出其对细分市场需求挖掘的意图。曹磊补充。

500

曹磊称,实体店的运营涉及选址、供应链管理、人员、损耗控制等复杂环节,其专业壁垒和运营成本不容低估。实体生意回报周期长,对精细化运营要求高。具体来看,淘宝的“轻资产”模式使其对合作商家的商品品质缺乏足够深的把控力,可能存在品控风险。美团的核心优势在于餐饮外卖,但便利店商品品类极其宽泛。如何构建高效的非餐商品供应链,满足消费者对万级SKU丰富度的需求,是一大考验。京东便利店早期主要采用品牌授权的“翻牌”加盟模式,对门店的实际运营介入不深,导致商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不过淘宝、美团、京东这类电商企业有大数据优势,可能在选址上会更有见地。对于小杨臻选而言,若无法摆脱对主播个人流量的过度依赖,线下店可能始终只是粉丝经济下的一个“打卡地”,难以吸引更广泛的大众消费群体。曹磊补充到。

500

专家介绍:曹磊,网经社总编辑,国家发改委认定“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网经社“千电万商”生态圈创始人,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委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数字经济专委会 秘书长,浙江省消保委网络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 委员,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专委会主任、《未来科技法学》杂志编委会顾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