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的模式,特朗普回国后最终同意了,并罕见自我“检讨”
东方善缘星球 摘自:今日头条@袁周院长
结束了亚洲之行的特朗普,日前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采访时,针对中美吉隆坡会谈以及两国关系,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其中,他说的两句话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证明此次会谈,为中美未来一年内的双边关系奠定了基调,也让美国内部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特朗普先是对过去半年多的对华关税政策作了一次“深入检讨”,他称:“在处理贸易争端问题上,我们或许都有些非理性。”虽然特朗普将中国也带进来了,但这无疑是他强行为自己挽尊。要知道,中国在这整个过程中,都是被迫采取反制举措的一方,从未主动谋求将双方的关税幅度提升至非理性的高度。 相反,特朗普在中国将对美关税额提升到125%,并宣布不再陪美国玩数字游戏以后,还任性胡为,继续提高关税。因此,特朗普自己心里肯定门清,真正不理性的一方从来都是他自己。

除了承认自己不够理性以外,特朗普还首次正面回应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关系模式。他说:“世界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中国与美国。我们彼此互相关注,我认为我们相处得很好,我认为通过与他们合作,而非将其排挤出局,我们可以变得更壮大、更好、更强。” 特朗普的这席话,正是中国反复强调的中美关系模式,即两国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经贸应该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 在过去,美国从未接受中国这一基调,如今,他们主动提出,尽管之后是否会愿意在中国提出的模式下处理中美关系还有待观察,但起码口头上的转变,为行动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当然,中美这种互利,对于美国来说,仅仅只是刚需性的互利,而非上升到战略高度上的互利,双方的竞争关系依然不会变。对此,特朗普和美国财长贝森特也明确表态了。

同样是在采访中,特朗普表示,美国不会让中国取得英伟达最先进的人工智能(AI)芯片。贝森特则是重点提到稀土,他称:“中国垄断了稀土市场,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但我们必须降低风险。我们希望中国可以成为值得我们信赖的可靠伙伴,否则我们可能会再次威胁加征关税” 从安克雷奇的俯视中国,声称“要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谈”,到吉隆坡的正视中国,将中美会谈描述为“G2会谈”。美国态度的转变,背后是两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接近。 而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双方谁能将“内功”修炼至更高境界。显然,美国在这方面正在出现倒退的情况。首先是持续了数十天的政府停摆,使得美国内部正在酝酿一场规模空前的危机。“政客新闻网”称,在政府停摆期间,美国有近4200万人面临“断粮”,这些人在过去一直靠政府发放的免费食物生存。

如今政府停摆,导致他们很可能会断粮。其次,美国国内的经济衰退已经不可逆。贝森特在11月2日强调,美国部分经济领域已经开始萎缩,如果美联储不进一步降息,经济衰退范围可能扩大。然而,多位官员因通胀担忧而持谨慎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此次选择与中国“休战一年”,是回归理性之举。在这一年中,双方肯定还会有摩擦,对此,我只想奉劝美国一句话,中国的复兴之路已不可阻挡,尽快找到与中国共存之道,才是美国的当务之急。



求索之路平坦心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