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惨扑!黄晓明彻底没号召力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近期的电影市场上,有一部群星云集的作品格外“低调”。

  它集齐了黄晓明、贾樟柯、祖峰、杨采钰、廖凡、陆小芬等实力演员,导演还是凭借《河边的错误》《永安镇故事集》崭露头角的魏书钧,却在上映后悄然无声。

  上映4天票房仅486万,5天票房刚过500万,预测总票房甚至难以突破千万——

  阳光俱乐部

500

  故事的主角叫吴优,四十好几的年纪,心智却停留在十岁左右,患有认知障碍。

  他生活在一个被称为“五好家庭”的环境里,日常起居由母亲(陆小芬 饰)和大哥吴迪(祖峰 饰)悉心照料,人如其名,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去蔡博士(贾樟柯 饰)创办的“阳光俱乐部”参加“快乐练习”,跟着蔡博士念“让阳光照进心房”“Don't worry, be happy”的口号,把简单的正能量当作生活的信条。

500

  平静被打破的那天,母亲意外晕倒,送医检查后得出的是惊天噩耗:胰腺癌晚期,无药可愈。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砸进了这个家庭,大哥吴迪作为一名医生,第一反应是用专业的方式寻找希望,他火速飞往美国,寄望于尖端科技能唤醒奇迹,同时和吴优达成默契:把病情真相瞒到母亲生命的尽头,不让她在最后的日子里被恐惧笼罩。

  吴优不懂癌症的凶险,也不懂哥哥奔波背后的焦虑,他只记得蔡博士说的“阳光能治病”“人要保持快乐”,于是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努力让母亲开心。

500

  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多晒太阳,他找来装修工砸掉了卧室的墙,装上一面巨大的玻璃,把房间变成一个像“鱼缸”一样明亮的空间,想让母亲像“美人鱼”一样在阳光里舒适生活。

  他记得母亲从前喜欢跳交谊舞、爱美,还知道母亲心里藏着一个生活在上海的老相好,便开始四处寻人,为了母亲的这份情怀“大海捞针”。

  他先找到小区保安,认真地问“你认识上海的保安吗”,又向邻居的女业主求助,带着憨直的语气说“我想让她(妈妈)再开心一下”。

  奇迹没有以“治愈癌症”的形式出现,却以另一种方式降临。

500

  吴优真的找到了母亲的旧情人。

  在一个明媚灿烂的日子里,两位阔别多年的昔日爱侣再次相见,他们拉起对方的手,难舍难分。

  母亲轻声问“我是不是变老了”,对方笑着回答“老了挺好的,我最喜欢的那把小提琴,就是一把老琴”。

  那一刻,母亲脸上绽开了花一样的笑靥,像往常一样跳交谊舞、做饭,和老情人叙旧,完全没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在倒计时。

  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善意的谎言”能撑到最后,直到一个极其放松的瞬间,吴优的率真不小心戳破了假象。

500

  当时他陪在母亲身边,开心地问“杰西卡(母亲的名字),你开心吗”,母亲笑着点头说“嗯”,他紧接着补了一句“这样你的胰腺癌就会被治好啦”。

  话音落下,母亲的笑容瞬间凝固,眼前一黑。

  她这才知道,自己一直活在家人编织的谎言里,而死亡的阴影早已笼罩。

  故事的另一层张力,藏在吴优和蔡博士的关系里。

  “阳光俱乐部”从表面看,像极了传销、邪教或是单纯的成功学骗局:蔡博士操着带山西口音的英语,装腔作势地宣扬“人每天吃一个苹果就不会生病”“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坏是触底,最好是触底反弹”,面对廖凡饰演的警察时,刚装出的强硬姿态没几秒就蔫了下去,连警察都忍不住调侃“你办的是阳光俱乐部,成天戴个墨镜,怕见光呀”。

500

  可就是这样一个连自己都未必相信这套理论的“教主”,却成了吴优面对挫折的精神支柱。

  蔡博士的鸡汤简单易懂,恰好契合吴优的认知水平。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阳光俱乐部”,没人会因为吴优的认知障碍区别对待他,哪怕这份接纳带着伪装。

  蔡博士原本想用创业和成功学敛财,却意外遇到吴优这个“愣头青”。

  他用自己都不信的理念激励了吴优,收获了一个死心塌地的学员,堪称“坏心办了好事”。

500

  而吴优用孩童般的真诚,让这个精致又虚弱的“教主”显露出真实的窘迫。

  两个人就像硬币的两面,一个真诚到唐突,一个精致到无力,却在“阳光”这个看似冠冕堂皇的关键词下,阴差阳错地产生了交集。

  影片的画面风格,也在悄悄呼应着这种“反差”。

  虽然片名里有“阳光”,海报上也是明媚灿烂的色调,但全片最多的色彩却是让人感到潮湿与寒冷的蓝、绿,随处可见的阴天更是贯穿始终。

  就算偶尔出现阳光,也会被统一笼罩在冷色滤镜下。

  这种反常识的视觉呈现,让电影少了些鸡汤式的温暖,多了些对生活的冷静观察,就像魏书钧以往的作品一样,他擅长在故事里为人们制造困境,然后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呈现,没有刻意的结局,没有观众期待的大反转,却能在细微处触动人心。

500

  从市场表现来看,《阳光俱乐部》无疑是“遇冷”的。

  黄晓明为了这部戏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他主动增肥30斤,摆脱了以往的“霸总”形象,还专门去杭州的特殊人群基地体验了一个月,观察真实残障人士的行为逻辑,把“爱吃甜食、牙齿不齐”这些细节融进角色,甚至凭借这个角色拿到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影片本身也入围了上海金爵奖、东京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奖项,质量并不差。

500

  可即便如此,它还是没能打动大多数观众,有人觉得剧情“诡异”,有人觉得节奏“拖沓”,有人看完后会疑惑“这就完了”,不喜欢、get不到成了普遍的观影感受。

  其实,《阳光俱乐部》的“遇冷”,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电影市场的现状。

  在短视频“黄金3秒”就能抓住注意力的时代,这种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的电影,本身就面临着天然的受众门槛。

  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刻意的煽情,甚至连“阳光能治病”的核心设定,都带着几分荒诞感,却在这种荒诞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本质: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像“癌症”一样的困境,或许没有奇迹发生,或许没有完美结局,但只要能像吴优一家那样,守住亲情里的温暖,保持面对生活的勇气,就算在阴霾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阳光。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