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新片,无人在意了吗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近期卖相最好的电影,没想到无声无息。

  “傻子”黄晓明;

  “邪教头子”贾樟柯;

  还有祖峰、杨采钰、廖凡、陆小芬,群星荟萃。

500

500

500

  结果呢?

  上映4天,票房486万。

  以至于很多人没发现这部片,今天聊一聊,这部想要“主流”的电影,为什么仍然在边缘——

  阳光俱乐部

500

  导演魏书钧。

  这次他选择了一个更容易触动大众情绪的题材——

  癌症。

  《送你一朵小红花》《我们一起摇太阳》《我不是药神》这样讲述病痛的电影,都创造过亮眼的票房。

  到了《阳光俱乐部》呢。

  它借抗争疾病,要讲的是如何与生活的变故相处。

  看懂了,是百分百的愉悦。

  但如果不吃这套。

  你的感受只会用:为什么,凭什么,TM这就完了?来概括整部电影。

  01

  病

  黄晓明饰演的角色叫做吴优。

  生活在“五好家庭”的他,平日里有妈妈(陆小芬 饰)和大哥(祖峰 饰)照顾。

  四十好几,人如其名,无忧无虑。

  直到平静被打破——

  妈妈意外晕倒,送进医院检查。

  惊天噩耗:

  胰腺癌,晚期,无药可愈。

500

500

  兄弟俩打好算盘,想把真相瞒到母亲的生命尽头。

  哥哥飞去美国寻找希望,指望着尖端科技唤醒奇迹。

  吴优贯彻了他的生活哲学:快乐。

  他干了一些在常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为了让生病的妈妈多晒太阳,砸掉了卧室的墙,装上一面大玻璃。

  像建造一个“鱼缸”,养着妈妈这条美人鱼。

500

500

  为了让妈妈开心,吴优千方百计地满足她。

  妈妈从前喜欢跳交谊舞、爱美,还有一个生活在上海的老相好。

  于是他四处寻人,为了妈妈的情怀大海捞针。

  先是找到小区的保安——

  你认识上海的保安吗

500

  再向邻居的女业主求助。

  我想让她(妈妈)再开心一下

500

  奇迹没有发生,结局却如梦似幻。

  哥哥没能找来救命的药。

  但吴优真的找到了妈妈的旧情人。

  在明媚灿烂的日子里,两位昔日的爱侣拉起阔别多年的手,难舍难分——

  “我是不是变老了?”

  “老了挺好的,我最喜欢的那把小提琴,就是一把老琴。”

500

500

  妈妈真的开心,哪怕这种开心,是我们惋惜的时日无多。

  她像往常一样跳交谊舞,做饭,和年少时的情人叙旧,展开花一样的笑靥。

  只是,前期的她,就像吴优和哥哥计划好的那样,对病情一无所知。

  直到假象被真相打脸——

  在一个极其放松的瞬间,吴优说漏了嘴。

  他的率真不再照亮妈妈的世界,而是令她眼前一黑。

  -杰西卡(妈妈),你开心吗

  -嗯

500

  -这样你的胰腺癌就会被治好啦

500

500

  02

  痴

  没错,上面的片段,是个笑点。

  ——地狱到令人发懵。

  想必敏锐的人也早已察觉,吴优这个角色,有一定的特殊性。

  是的,黄晓明这次饰演的不是一个健全人,而是一个心智停留在十岁的成年儿童,患有认知障碍。

  他对一切保持敏锐和好奇,维持着积极的天性。

  母亲生病前,他最常做的,就是去蔡博士(贾樟柯 饰)的“阳光俱乐部”,参加“快乐练习”。

  让阳光,照进心房!

500

500

  传销?

  邪教?

  也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成功学骗局。

  阳光俱乐部的存在,不单单是为了扣电影的题,更用一种粗暴直给的方式,间接让不谙世事的吴优拥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

  蔡博士说,母亲生病了就要多晒太阳,人也需要光合作用;

  蔡博士说,人每天要吃一个苹果,这样就不会生病;

  蔡博士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最坏的是触底,最好的是触底反弹……

  每一句,都正中吴优这种心智的靶心。

  面对母亲的垂危,他最需要的就是俱乐部这样不分青红皂白,虚伪到令人发指的正能量。

500

  -Don't worry, be happy

500

  除了妈妈的癌症外,可以说,整部电影的主线张力,皆由黄晓明和贾樟柯撑起。

  他们一个是阳光俱乐部的领袖,一个是阳光俱乐部的信徒。

  吴优支持蔡博士,不光因为他的鸡汤简单易懂,让他有共鸣;

  更因为只有蔡博士哪怕伪装,也不会区别对待小众群体。

500

  而另一方面。

  蔡博士本来用创业和成功学大杀四方,却意外撞上吴优这个愣头青。

  他是“坏心办了好事”,用自己都不相信的理念激励了吴优,拥有了一个可以说是最死心塌地的学员。

500

  从某个层面来说,他们都是痴儿。

  阳光,是看似冠冕堂皇,实则阴差阳错的交汇点。

  吴优自不必解释。

  心智停留在孩童时期的他,用最简单的思路面对死亡,已经是他唯一能做,也是他能做到最好的事。

500

  而蔡博士。

  老实说,这个承担了全片大部分商业元素的角色——

  不论是贾樟柯山西口音的英语,装腔作势的态度,还是面对廖凡饰演的警察,那股没装几秒就蔫下去的劲头:

  都显露出这个人哪怕死装,也要拼命撑起的自我。

500

  -你办的是个阳光俱乐部

  成天戴个墨镜

  怕见光呀

500

500

  一方是真诚到唐突的坦诚,一方是精致到虚弱的无力。

  吴优和蔡博士的反差,恰如“阳光”在电影中的作用。

  是的,这部把阳光打在公屏上的电影,全片最多的色彩不是暖意洋洋的橘调,而是让人感到潮湿与寒冷的蓝、绿。

  贯彻全片的,是随处可见的阴天。

  就算有阳光,也统一笼罩在冷色的滤镜下。

500

500

500

500

  反常识,违和,不适,低落。

  比起海报上的阳光明媚,电影更像是吸走光线的黑洞。

  这就是魏书钧。

  他最擅长的就是在电影里为人们制造困境,并熟练地冷眼旁观。

  没有结局,没有下文,更没有一个观众期待的大反转。

  正当你为了这部电影奇怪的设定,诡异的走向,角色突兀的转变摸不着头脑时,他又剑走偏锋。

  只是,阳光或许庸俗。

  但暗处,也不见得深邃。

500

  03

  困

  在点映现场,主演黄晓明和导演魏书均这样解释影片的种种伏笔——

  家庭,是一个人情感绑定最深的部分。

  谈的是离别和伤感,但最终大家还是要面向阳光。

  我帮助我们的学员

  走出他们的阴霾

500

  而这个入围过四次戛纳的年轻导演,又一次在作品中证明了自己。

  如果要Sir概括一个魏书钧作品的共同点,大概是“困”。

  《河边的错误》困在一桩凶杀案里,真凶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逐水漂流的命运。

500

  《永安镇故事集》讲了三个故事,老板娘、女明星、剧组……大家都被阴差阳错地困在永安镇。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每一个人,也都没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才应了电影那只不断流泪的眼睛,以及耐人寻味的名台词——

  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

500

500

  《野马分鬃》,讲一个少年与一辆吉普车的出走。

  他困在一个草原梦里,也困在奔赴梦的路途上。

  他被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抽成了不知方向的陀螺,而电影那种迷茫、挣扎和“混不吝”的状态没有找到出口,只留给人切肤般深刻的成长。

500

500

  魏书钧用几乎一年一部的高产效率,搭建起了属于他自己的围城。

  在他的电影里你找不到好坏,因为他的电影只有喜恶。

  这也就导致了魏书钧的作品于影迷来说是新鲜的,有辨识度的,但对普通观众来说,文艺片代表着天然的不友好,门槛高,前摇长。

  就拿这一部《阳光俱乐部》来说——

  拍了那么多文艺片的魏书钧,这一部,已算得上是最商业。

  故事简单,角色鲜明。

  更重要的是大咖云集:除了贾樟柯和黄晓明以外,全片还有许多大众眼生,但影迷狂喜的影坛熟脸。

  妈妈的旧情人,扮演者导演李杨,代表作《盲山》《盲井》;

500

  砸卧室的装修工,导演徐磊,代表作《平原上的夏洛克》《爆款好人》;

500

  卖金鱼的老板,导演杨平道,代表作《好友》《生命的河流》。

500

  除了邀请影坛好友加盟外,魏书钧这一部也延续了一贯的形式创新——

  《河边的错误》用16毫米的胶片拍摄,只为体现模糊的年代感。

500

  《永安镇》用三段式结构,每个故事互相独立,同时彼此影响。

  拍电影的剧组给了黄米依饰演的老板娘一个做梦的机会,却又在杨子姗饰演的真正的女演员出现的时候,戳破了这个梦。

500

500

  《阳光俱乐部》则采用了商业片少见的4:3画幅,让人联想到复古的老照片。

500

  你说这些对叙事有什么大帮助吗?不见得。

  它只是让电影更“魏书钧”而已。

  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有性格的人,都有口音。”

  也因此,Sir在看完后,苦恼着到底要怎样向你们讲述这样一部“不标准的商业片”。

  它注定了不讨大多数人的喜,注定了叙事不会合所有人的胃口,在商业表现上也绝对比不上被短视频带火的“黄金3秒”大爆款。(哪怕它的宣发采取了短剧模式)

  可以说,不喜欢、get不到,才是《阳光俱乐部》更普遍的打开方式。

  但就由此给它定罪吗?

  或许,相较于一个讨喜的卷面分,顶着锅盖也要做自己,才是那个熟悉的魏书钧。

  那么最后,不如就让Sir来讲讲自己——

  一部需要感受在场的电影,最需要的不是理解每一分每一秒,而是有没有在这个故事里看到自己。

  阳光、快乐,这不是吴优一家子在遇到病魔后的自欺欺人,而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的生活哲学。

  别忘了,吴优是个残疾人。

  带给这一家子阳光的,是他们本身就存在的乐观与真诚。

  就像妈妈接受电视台采访,被问及:

  “抚养一个生病的儿子,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痛苦?”

  她没有直接回怼,而是用自豪的语气回答道:

  “我绿意盎然的家,全部是我儿子一手打造,我的优优是如此的优秀。”

500

500

  吴优的痴,妈妈的癌,哥哥不健全的家庭,这些都是“病”,但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药引。

  而更大的,没有药引的病——

  是信奉阳光教育的一竿子信徒,是不把人当人敛财的教主;

  是那些年少时相爱到老也无法相聚的可怜人;

  是半生碌碌无为,到死才惊觉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按别人的标准苟活的行尸走肉……

500

  所以,如果你想要看一部癌症励志片,那一定会失望。

  就像电影中一句台词透露的——

  咱们阳光俱乐部 

  就同电影一样

  非常简单 非常透明 非常阳光

500

  如果说这个骗人的俱乐部,就像是很阳光的电影。

  那么导演,其实就是想要避免拍成这样。

  因为他还试图让生活的真相显影。

  这是一部或许有点文艺的商业片,而这最美好的一句“夹带私货”,表达的就是我们对电影共同的热爱。

  简单生活、心态透明。

  有缝隙,阳光才会穿透进家里。

  别忘记了它的存在。

  别等到你需要刻意召唤的时候,才想起从未缺席的它来。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