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个IPO集体敲钟了

这是许久未见的一幕。

今天(10月28日),上交所科创板迎来3家公司集体敲钟——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另一边港交所,同样人潮涌动,滴普科技、三一重工、剑桥科技、八马茶业登上IPO舞台。

其中,西安奕材开盘大涨361.48%,市值一度突破1600亿元;禾元生物开盘涨超200%,总市值超270亿元;必贝特高开175%,市值约150亿元;滴普科技开盘涨超110%,总市值175亿港元;八马茶业开盘涨61%,总市值超70亿港元。

至此,今天7个IPO诞生,身后集结一支长长的投资人队伍,上演一场久违的回报盛宴。一场期待已久的退出大幕正徐徐拉开。

震撼一幕:

今天7个IPO登场

这般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先看科创板上市的西安奕材,背后是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2019年,从京东方功成身退的王东升转身选择二次创业,受邀加入北京奕斯伟科技。随后致力于打破国外垄断,提升国产硅片自给率的奕斯伟材料应运而生。

回顾西安奕材的上市之路,从去年受理到今年8月过会,历时仅8个多月,成为“科八条”后首家获科创板受理未盈利企业。速度之快,外界印象深刻。

备受关注的还有禾元生物,创始人杨代常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分子遗传学专业,后留校多年担任教授。2006年,他创立禾元生物,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业内称之为“稻米造血”。

此前禾元生物冲击科创板,排队超过两年时间。直到今年7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公司幸运成为首家上会并成功通过的企业。

必贝特也来了,同样是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创始人钱长庚现年70岁,博士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医学药理学,后留校任教授、博导。2012年,必贝特在广州成立,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创新药自主研发,目前已有一款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多个管线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同一天,港交所的锣声如约而至,迎来4个IPO。

先看滴普科技,创始人赵杰辉毕业于天津大学,后在华为、阿里供职。看到AI及数据在企业端的巨大应用前景,他于2018年在北京创办滴普科技,背后站满了一众投资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滴普科技香港公开发售获7569.83倍认购,不仅成为今年港股主板IPO “超购王”,也位列香港史上主板IPO超购倍数第一。

同天上市的八马茶业,则始于一个百年制茶世家,身后站着来自福建安溪的三兄弟。从一款即冲即饮的独立茶包入手,至今开出超3500家门店。多次冲击A股未果后,几经辗转,八马茶业走到了港交所门前。

一同敲锣的还有两家A+H公司——三一重工与剑桥科技。成立于1989年,三一重工前身为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共同创立的涟源市焊接材料厂,现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专注于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及路面机械等产品。作为老牌A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总市值已逼近2000亿元。

剑桥科技同样炙手可热。现年72岁的创始人黄钢,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AT&T贝尔实验室、朗讯科技任职十多年。2006年,黄钢在上海成立新峤网络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剑桥科技,并于2017年11月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身为A股光模块领域核心玩家,其2025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185%。

至此,一天7个IPO的名场面诞生。

VC/PE久违盛宴

这是一场久违的退出盛宴。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这7家公司背后有上百家投资方潜伏,VC/PE身影层层叠叠。

其中,西安奕材的机构股东方多达近60家,累计融资金额超100亿元。长长的投资方名单包括芯动能、众行资本、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中网投、IDG资本、陕西民营基金、陕西集成电路基金、毅达资本、众为资本、国寿股权、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渝富控股、金融街资本、长安汇通、尚颀资本、恒旭资本、国投创合、上海综改基金、源码资本、国开科创、广投资本、泓生资本、西安高新金控、中芯熙诚、中冀投资、普耀资本、光子强链、鑫华半导体等机构,浩浩荡荡。

历经多轮融资,背后站满数十家VC/PE的还有必贝特。公司早期投资方是来自深圳的小明投资、瑞享源基金、越秀产业基金、三美投资等机构。高光时刻出现在2021年,公司先于10月完成近5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除了老股东外,还引进盈科资本、天士力控股集团、凌越资本、蚁米基金、弘陶资本、朗玛峰创投、粤民投等知名机构。同年11月,必贝特再度完成新一轮融资,B轮投资方包括东方汇昇、中广投资、湘医投基金、中信证券投资、国科嘉和、前海长城、乾道基金、中科科创、高瑞资本、湾区资管、高信资本。

禾元生物背后则汇集了上海同盛、贝达药业、光谷生物基金、倚锋资本、信熹资本、万和弘远、华熙生物等股东方。

滴普科技则早早获得IDG资本、高瓴加持。早在成立之时,IDG资本便以领投方身份参与了1500万元天使轮融资。高瓴很快入局,领投滴普科技的Pre-A轮融资。此后,公司累计完成8轮融资,集齐了高瓴、五源资本、IDG资本、兴业银行、浦银国际、初心资本、光源资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招商局创新基金、BAI资本、民银金投等知名机构。

IDG资本押中的还有八马茶业。招股书显示,2012年八马茶业拿下IDG资本、天图投资、同创伟业、天玑星投资等接近1.5亿元的投资。后面几年内又相继获得陆宝投资、富士莱、新希望、七匹狼、德威资本等机构和企业方旗下投资机构的资金。

港股的基石投资人同样阵容豪华。三一重工引入淡马锡、盈峰资本、高瓴、UBS、LMR、贝莱德等在内23名基石投资者。而剑桥科技的投资者阵容涵盖霸菱、摩根士丹利、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HCEP Management)、泰康人寿、工银理财等16家机构。

这场史诗级的集体上市,亦是VC/PE们的丰收时刻。

打开退出大门

争抢窗口

创投圈翘首以盼。

度过漫长的冷淡期,A股IPO终于回暖了。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前9个月,A股IPO合计受理数量达190家,较2024年同期的35家同比增长442.86%,回升信号渐渐强烈。

IPO敲钟也多了起来。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A股总量及规模提升,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分列数量和融资额首位,共有78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13.0%,

最新一幕是沐曦,这家GPU超级独角兽刚刚成功过会,身后百余家VC/PE终于等到了这一刻。而一个月前,摩尔线程科创板IPO首发上市获得通过,从受理到过会仅仅88天时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抢夺战已经上演——争抢“国产GPU第一股”。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背景:今年A股涨幅令人惊叹,10月28日早盘,沪指时隔十年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潮水之下,一支支牛股浮现,超级加倍的赚钱故事此起彼伏——如寒武纪今年股价飙升,市值已破6400亿元,为坚守在后的人民币基金赚到了丰厚回报,同行无不投来艳羡的目光。

另一边,港股IPO同样热闹可见。今年前三季度,港交所迎来了超60家企业上市,新股上市募资额达到1829亿港元,位列全球首位。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最新透露,现在等待上市的企业很多,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大概300家。

作为连接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中国资产重估也从这里开始。以往港股“找不到基石投资人、估值低、没有流动性、解禁即大跌”四大魔咒正渐次消散,新消费、创新药涨势历历在目,赚钱效应爆棚。

这也带火了港股基石轮,几乎每一个超级IPO背后,都有一个长长的基石投资人名单。时过境迁,VC们也在调侃:如果被投企业还不去港股上市,就把创始人腿打断。

“抓住这一波IPO窗口。”机不可失,这样的情绪已在创投圈里蔓延开来。面对久违的退出通道,历来依赖IPO退出的VC/PE,也摩拳擦掌着:“能上快上。”

正如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判断,中国的科技牛市已经来临,创业板、科创板都已进入技术性牛市。“相信国运,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迎接新一轮的科技造富‘大牛市’。”

沉沉浮浮,新的退出叙事正在酝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