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懒腰也可能引发中风?这些危险动作很多人天天做
当你的身体大角度后仰,脖子晃得“咔咔响”、肩膀发力“猛拉弓”、屏住呼吸伸一个大大的懒腰时,是否感到异常放松?这个看似 harmless 的动作,可能正在悄悄“背刺”你的颈椎和血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秀丽指出,习惯性的“暴力伸懒腰”,可能会频繁触发颈椎动脉“过载报警”,就像在颈动脉里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随时有引发脑中风的危险。
伸懒腰与中风的隐蔽关联
伸懒腰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究竟是怎么和中风扯上关系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幅度、猛烈地活动颈部。
我们的颈部为了保障视听范围的覆盖性,天生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椎动脉绕过寰枢椎进入枕骨大孔的这段区域尤为关键。
当伸懒腰时颈部活动过于猛烈,这一段的椎动脉会受到大幅度牵拉,有可能造成血管内膜的撕裂。
一旦出现内膜破口,血液在血压的驱动下,会进入血管内膜和中膜之间,形成管壁内血肿。
随着血肿越来越大,最终会阻塞血流通过,引发脑梗死。此外,伸懒腰时颈部幅度过大,也会牵拉颈动脉。
颈动脉管壁上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过度牵拉会激活神经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或有颈动脉斑块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严重时会出现晕厥和脑梗死。
这些行为也在为健康“埋雷”
除了暴力伸懒腰,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动作同样可能给中风“埋雷”。
用力甩脖子
特别是有颈椎隐患的久坐族,一个姿势呆久了,会用力地左右甩脖子,甚至甩得颈椎关节咔咔作响。
这和大幅度伸懒腰是同一原理,极易撕裂椎动脉造成夹层,引发脑血栓。
不专业的颈部推拿
非正规的推拿师可能不了解颈部血管和神经的解剖专业知识,对客人颈部进行不正确的推拿后,会出现血管“按破”的情况。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负责人、主任医师谭泽泽锋解释:“过度牵引、过度牵拉或过度用力按摩时,都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内膜,导致血液集聚在内膜和中膜之间,形成一个假腔,逐渐堵住血管壁。”
过于刺激的游乐项目
如过山车、跳楼机等。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龚洁副主任医师指出,椎动脉相对固定且紧贴颈椎,当进行剧烈的、超出正常范围的颈部活动时,尤其是快速的旋转、后仰或侧屈,椎动脉可能会被过度地牵拉、挤压,剧烈的机械力可造成内膜撕裂。
数据警示: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中国卒中报告》数据显示,在所有脑梗患者中,40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12年这个数字是9.3%,到2022年已经接近15%。
这意味着现在每7个脑梗患者里,就有一个是年轻人,彻底颠覆了公众对脑卒中的传统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同样证实了这一严峻趋势——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
脑卒中已成为目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每4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残疾。
识别与预防:守住健康底线
面对脑卒中突袭,快速识别症状、抓住黄金救治期至关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编写的 “120口诀” ,能帮助公众迅速判断急性脑卒中:
-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即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口角歪斜等不对称情况;
-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留意患者言语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吉训明补充,脑出血常表现为“撕裂样、刀割样”的剧烈头痛,而脑缺血性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半身感觉异常、半边肢体无力或语言表达困难。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的“黄金治疗时间窗” 接受治疗。专家强调:“每耽误一分钟大概有200万个脑细胞死亡”,时间就是大脑,及时救治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
在预防方面,专家建议严格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与全谷物。
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监测健康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都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