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科幻、轻喜剧,“一人动画”的极限又被刷新了

作者 / 伯劳
编辑 / Pel
排版 / Rinz
“昭和一代和TikTok一代都能轻松享受的动画。”
七月新番已经完结了有段时间。无论是依靠独特赛道+优秀的制作广受好评的《琉璃的宝石》,还是以日本乡村怪谈为背景的《光死去的夏天》,再到“GL恋爱喜剧”赛道的代表作《我怎么可能成为你的恋人,不行不行!》,还有上个季度的人气续作《更衣人偶坠入爱河第二季》等动画,学术趴也基本都已撰稿为大家介绍过了。
不过,笔者在回顾7月的动画作品时,又找到了这样一条“漏网之鱼”,这部小品动画虽然无法和头部的几部大作硬碰硬,但是还是凭借着其扎实的质量为自己赢得了口碑。
它每集仅有3分半,除了在东京电视台放映以外,也同时开启了网络放送,并在YouTube上获得了平均单集播放近300万的成绩,如今,本片也已登陆B站,总播放达253万(算上中配),被网友评论为“新颖”“有有趣灵魂的作品”,称得上是本季度的“小黑马”。
这部作品就是《银河特急 银河地铁》。(以下简称《银河特急》)

看到这个海报,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眼熟:我是不是在2023年看过一个类似的短片?是的,没错,《银河特急》正来自于其导演龟山阳平在2023年制作的毕业设计短片《银河 高速公路》,从剧情上,《银河特急》是《银河 高速公路》的直接续作,而从制作上,经历了几年的打磨后,《银河特急》交出来的答卷,比想象中还要令人满意。
01
一本正经地搞笑,银河特急的故事密码
初代动画《银河 高速公路》讲了一个有些无厘头的小故事:强化人千春和赛博人真希奈因晚上无聊,在银河高速公路上一边哼歌一边开车,于是就华丽丽地超速、袭警、入狱。

这个全长不到四分钟的短片尽管故事简单,但是起承转合却相当完善,寥寥几句对话也成功地勾勒出了真希奈和千春这样一对欢喜冤家:真希奈被千春强拉着出来兜风,可是在半路上,千春却觉得兜风有些无聊,二人就在这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放起了音乐.......

《银河特急》的故事则紧跟着前作展开,锒铛入狱的二人被要求和另外两组罪犯一起打扫一辆“银河特急”来“劳动改造”,但是当众人登上列车后,这架理应无法发车的列车却自己动了起来,在车上又发生了许多诡异、荒唐但是又胡闹的事......
本片虽然是一个全长只有40多分钟的短片,但是其剧情结构依旧扎实:从前两集的塑造悬念,到中期深入展开每一个角色,再到最后揭露谜底,与第一集互文,整个故事完整而连贯。
而被填充进这个框架内的,是节奏极为紧张的剧情内容。《银河特急》几乎没有一秒钟被浪费了,每个镜头如果不是在塑造角色,那就是在制造笑料。

“人传人”
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很好的塑造。这种塑造一方面体现在剧情上,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人物的肢体动作和眼神、表情之中。
在前作中就已经出场的真希奈和千春得到更多戏份:千春心地善良,但是总是被骗,遇到了麻烦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而真希奈虽然性格率直,但是脾气又有些过分暴躁,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打人,导致她从小到大入狱17次。
所以,我们能看到千春在动画中的大部分动作显得格外乖巧又小心翼翼,而真希奈的角色动作就显得大开大合,步伐六亲不认。

其他的配角也都塑造得不错:大道寺朱音和岩男铁多是一对暴走族,朱音作为队伍中的大姐,对于自己的下属却有些不信任+过度保护,又不擅长表达。而岩男铁多明明是头脑派不擅长打架,却到处惹事生非,只能让自己的大姐来擦屁股。两人的动作也很好地体现了不同的性格。

傻大姐+精神小弟(尸体硬了版)
柯特和麦克斯两个赛博人则是在军队里被当成工具人,从来没人对他们说谢谢,从工作中找不到获得感的二人选择铤而走险,在一家“万事屋”干各种行走在灰色地带的勾当。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在故事中二人总是一副“活人微死”的样子,对于打游戏以外的事情都无精打采。

“吵到我们打游戏了.jpg”
正是这样在剧情和细节上的双重塑造,让银河地铁中的角色身上有很重的“活人感”,比起动画中的角色,他们更像是生活中的损友。而建立在这些活人感之上的,就是本作最重要的喜剧桥段了。银河特急在塑造喜剧桥段上是用了很多手法,制造反差、营造误会......不过构成这些内容基底的,还是本作优秀的台词设计和动作设计。
首先是台词。银河特急中的很多对话都显得乱哄哄,这是因为在设计时,导演龟山阳平在刻意追求一种现实中朋友插科打诨的生活质感,所以在片中存在着大量的场景会有很多角色同时说话,或者快速地切换说话人的桥段。这样的台本设计给了本作十足的喜剧效果:同一个包袱会在所有人的说话人之间抖来抖去,每个人都是“装傻役”,每个人也都是“吐槽役”。

例如第五集中,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作战计划后又因为结尾场景变化营造的小反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设计的妙处(反转部分请自行查看原片,这里讲了就不好笑了)
另外就是动作设计。前文有提到,本作会使用很多有趣的小动作来丰富人物形象,同样的,本片也会大量使用人物的动作或者与场景的互动来营造喜剧效果。其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铁多这一角色。被观众们戏称为“传奇耐电王”的他在故事中多次被电击器命中而全身僵直,其在僵直状态下与环境的互动总能营造出不错的喜剧效果。

第二次被电,第一次是上文配图的“人传人”

紧接而来的第三次
龟山阳平还有一个在《银河高速公路》时期就在用的祖传手艺:将动画和音乐结合,让角色跟着节奏卡点。可以说,在银河特急中,只要是一个有独特BGM的场景,就一定会加入这么一个卡点的桥段。

单看GIF没有音乐可能不太能感受到原作的“生草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本片是一部喜剧动画,不过在设定上其实意外地丰富。这些内容都没有在故事中具体展现出很多,而是被导演龟山阳平发布至社交媒体或在各种采访中透露。这些设定大到故事发生的星系、赛博人和强化人的由来,故事中日元与现实日元的汇率,小到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他们的成长经历。甚至还专门设定了“强化人的眼睛不能看到液晶显示器显示的绿色”这种细致的设定来解释为什么片中出现的所有屏幕都是CRT显示器(CRT爱好者狂喜)。

龟山阳平(@maru_turu)推特上发布的设定图,图中女子是柯特和麦克斯的老板
02
复古与致敬,搞笑背后的独特美学
从视觉风格来看,《银河特急》和前作《银河 高速公路》,可以说是“又新又旧”:
一方面说它新,是因为本作没有采取常规的2D手绘制作,而是一部以Blender制作的全3D动画,且人物的形象设计十分新潮,可爱的人设十分符合当代审美,比如作为主角的真希奈和千春结合了当代流行的赛博朋克美学和辣妹要素。

赛博人太妹真希奈
另一方面说它旧,则是因为本作中被塞入了大量的复古流行元素:在《银河 高速公路》中出现了本田S600这样的老爷车,背景音乐也是充满复古气息的CityPop,就连真希奈的脸和片中出现的警察机器人的头部也是老式CRT显示器的质感。导演龟山阳平在访谈中表示,他不喜欢千禧年以后的美学设计,所以特地选择了这样的复古风格。

在宇宙中开悬浮老本田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这种复古在《银河特急》中只增不减,也难怪这部动画被日媒称为“TikTok一代和昭和一代都能轻松享受的动画”。首先,整部动画都采用了一种有些昏暗和朦胧,且整体向绿色和蓝色偏色的复古滤镜,很多地方也使用了单独的镜头抖动来模拟老电视剧的摄像机效果。
故事的主舞台银河特急本身就充满了复古要素,其外壳裸露的金属光泽,像素LED的报站屏幕和昏暗的车内灯光看起来像极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纽约/伦敦地铁,控制室内大量的实体按钮,餐车内的复古海报和红白相间的圆形椅子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不用提车长机器人欧塔姆,活脱就是上世纪会出现在快餐厅门口的吉祥物塑像。

场景中的机械设计也充斥着上世纪的美学要素,真希身体中裸露的液压杆和机械结构看起来复古感满满,更不用说最后出现的真希奈记忆存储是一块3.5寸软盘;故事中期出现的防卫机器人看起来则生像是一台可以移动的任天堂NES(即大家熟悉的红白机的美国版)。


大道寺朱音和岩男铁多这两个角色也致敬了上个世纪的暴走族文化,甚至本作还选择了一首昭和时代的老歌《銀河系まで飛んで行け!》作为本作的片头曲,片中的Staff表、各种地方出现的字体也充满了上世纪日本电视剧的既视感。

你和我说这是什么上世纪电视剧我真信
复古之外,本作中也有着不少的致敬要素。用龟山阳平自己的话说,他想在本作中加入一些“更日本的”文化要素。这些日式要素的neta在故事中相当多。主角们上车的“新如月站”就NETA自日本著名的都市传说“如月车站”,银河特急的运营商“宙武铁路”显然也是西武铁路的致敬。除了这些铁道迷要素外,ACG内容的致敬也在故事中存在,比如最后一集的单集名《真希奈之死》明显是在致敬《城之内之死》,同时也是在向老昭和电视剧中常见的“预告剧透”要素致敬;而真希奈最后与列车合体变为前挡风是巨大眼睛的机器人则让人想到了《铁胆火车侠》。

好怪,再看一眼
03
一人成军,银河特急背后的男人
前文中提到的视觉设计也好,搞笑桥段也罢,我们在介绍本片的种种特色时,反复在提起一个名字:龟山阳平。这也难怪,因为除了声音音效和部分背景道具建模,本作的动画制作可以说完全由龟山阳平一人完成。(和他的毕设一样)

龟山阳平,一位年轻的3D动画师,1996年生人,因受到《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等迪士尼最后一批手绘动画影响,加上喜欢美国流行文化,选择前往美国学习2D手绘动画,但是在求学期间发现2D手绘在欧美业内已不受欢迎,便选择了自主退学后回到日本,在Vantan游戏学院学习3D动画制作,并在毕业时做出了广受好评的《银河 高速公路》。

曾在两地就学的人生经历让龟山阳平的作品带着不同于传统日本动画作品的色彩。事实上,由于团队足够小,《银河特急》更像是一部独立动画作品。我们在动画中看到的很多要素的来源,比起其他作品中常见的商业考量,更多的是单纯的“我喜欢”。
对美式动画那种源于默片时代的、音乐与动画结合的表现形式的喜爱,让他在故事中加入了类似的卡点桥段和肢体喜剧要素,对《银翼杀手》和《终结者》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爱则为动画赋予了复古未来主义和赛博朋克的视觉风格。

而反过来,对日本文化的喜爱让他在故事中加入了前文中提到的暴走族、昭和电视剧等要素。
这种独立制作的好处还体现在了本片的制作上。《银河特急》从一部毕设短片到动画番剧背后,是来自新锐动画(シンエイ動画 )的邀约。
龟山阳平在制作本作时,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在进行正式的动画制作前,龟山先是对自己可调配的资源和自身实力进行了大概的估计,并确定了如果要做12集,那么每集控制在三分半的制作体量。
在这之后,便进入了剧情大纲的构思环节,确定故事中的登场角色、舞台,和大致的剧情走向一类。值得一提的是,龟山阳平并没有像传统的动画制作一样,将剧本大纲拆分为分集剧本,进行细化后再开始分镜工作,而是直接开始制作包含音效的动态分镜,并在这一阶段继续细化剧本,加入台词。随后便将动态分镜交给配音演员配音,而他自己去完成更细致的动画制作。

连海报上的虾都是自己建模的,为了避免侵犯虾的肖像权说是
针对这样的独立制作,龟山阳平同样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不需要沿用传统模式也能做出好内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出现《银河特急》这种单人独立完成的作品,或许是某种必然的趋势。他在访谈中以《猫猫的奇幻漂流》(FLOW)和好莱坞近几年一些投资规模很大气却没能取得很好成绩的动画举例,并认为这种小团队模式会越来越多。
在龟山看来,这两种制作模式应该是并存的:大规模的作品有着更好的画面质量,但是独立小团队的作品往往有新颖的想法,风格也更尖锐。
04
总结
《银河特急 银河地铁》如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主题快闪店在动画开播前就已经开店预热,现在官方也在持续出谷;同名漫画正在连载,龟山阳平还公布了包含全新画面的剧场版正在制作中,续作也有在企划。

本片的BD和DVD也在预售中,特典为片中出现的警察玩偶
龟山阳平和《银河特急》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很多事。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独立团队和个人作品走上商业舞台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高了。龟山阳平并不是孤例:澳大利亚的独立动画团队格力奇的《神奇数字马戏团》在YouTube上单集播放可突破1亿,目前不仅在网站上开启周边众筹,还和GSC等公司合作推出周边进行商业变现。

一些独立动画人,也许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在主流业界内拼个头破血流,或是制作艺术动画参加各种节展,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曝光和商业机会生存下去。
而如果我们将视角切换一下,进行横向的对比,龟山阳平的作品又恰恰契合了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的短动画,或者说是动画短剧浪潮——不论是国内的“沙雕动画”或AI动态漫,还是韩国的《异形舞台》,日本的Chiikawa动画——这些作品声量巨大,甚至商业回报丰厚。这也让我们有理由怀疑,类似《银河特急》这样的独立短动画可能会在未来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类。
不过至少现在,这种模式还没有成为常态。我们只能满怀希望地期待龟山阳平能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更多有才华的动画人能够被挖掘吧。
参考资料:
『銀河特急 ミルキー☆サブウェイ』完結。実制作のほとんどを担当した亀山陽平監督に制作秘話を聞く:https://www.cinra.net/article/202509-kameyama-yohei_imgwyk
【Blender】1枚のイメージから3DCGアニメーション作品へ。『ミルキー☆ハイウェイ』メイキング:https://vook.vc/n/4409
「銀河特急 ミルキー☆サブウェイ」展覧会レポ&亀山陽平監督インタビュー 話題のレトロフューチャーアニメの制作秘話に迫る:https://animeanime.jp/article/2025/08/07/92148.html



动画学术趴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