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偏见不容反驳时,反思就没有意义
这事是这样的。shein要在法国开店了。其中一家是离蓬皮杜文化中心不远的玛黑区的BHV百货(BHV Marais)。然后大家都怒了,又是说BHV要钱不要商誉了,又是快时尚影响环保了。
Shein说他们会给当地带来就业,当地人就说你们让我们丢掉的就业岗位更多。
Shein说我们履行了很多绿色环保的承诺,当地就说不相信,不可信。
Shein邀请网红到中国走访先进的中国厂房和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物流中心,欧洲人就说那都是拿钱说假话。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看的。。。。。
现在甚至可能法国还要立法限制快时尚的发展。
以往中国企业在海外开疆拓土,遇到很多文化冲突的尴尬事,大家也都会积极反思,是不是某一点没有尊重当地的文化,没有合拍。
我也不喜欢超快时尚,可是这一次我却觉得要为中国制造说几句。
快时尚不是中国原创,而是Zara和H&M这一辈。快时尚引发的环保问题,更是已经20多年了。
海外网购也不是Shein和Temu原创,而是全球网购巨头亚马逊。
甚至小包裹快递免税都不是为了服务中国电商,而是米国和欧洲为了给亚马逊开个后门寻个便利,中国电商不过是搭了个便车。
然而,当中国制造开始快速开疆拓土时,锅都来了!
那些指责环保的,那些吹嘘时尚要建立在“传承、技艺与独特性”的基石之上的欧洲大牌,自己家的衣服也都是’made in vietnam’,’Bangladesh’,‘Madagascar’。还有在中国完成80-90%,再回欧洲上个拉链贴个牌“made in France”,’made in Italy’。
奢侈大牌制造成本40欧,上柜两三千。那就是美其名曰“拉动当地就业”。
当偏见不容反驳,反思没有意义。




郝倩在欧洲的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