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学中文比学英文值钱
来源:奥特快出海笔记
我之前提过一个观点,很多人要出海是因为看空中国,但这是一个错的离谱的想法。
之所以中国企业能大规模往外走,恰恰是因为中国自身的生产要素和运营能力足够强,且不断变得更强,而不是相反。否则90年代初和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也面临困难,那时咋没见着企业大规模出海呢?
段永平在浙大也讲过,步步高时代他就想在超级碗上投广告,苦于不知道投怎样的产品——直到20多年后TEMU横空出世。
所以,出海,本质上是一个国家进一步强盛后的伴生现象(就像你可能用过欧美日韩产品,但你用过什么越南印尼老挝产品吗?除了农产);而另一个伴生现象,我认为是入海,也就是来华旅游、留学、就业、医疗看病等。
当然,入海是比出海更新的事物,而且也更少人关注,毕竟如果许多人对中国自己的未来悲观,又怎么可能认为会有外国人愿意来中国发展?
但根据我这几年在亚非拉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工作生活经验,这是一个被大大忽视的现象。在周边国家眼中,我认为中国正越来越成为宛如80年代美国的形象——比如能来中国上学,能拿到奖学金就是赢,不管在中国哪个城市。
今天邀请到了我在越南时期的老朋友Eva,从帮助越南人来华留学这件事切入聊聊”入海“。
1.外界对“中国花钱请留学生”的印象,在越南是完全错误的。每年有1.5-2万越南人申请来华留学,但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仅有30多个。现实是,超过90%的越南留学生都是自费,这与大众的刻板印象截然相反 。
2.越南人来华留学,不是因为“免费”,而是因为“性价比”。在越南本地,读一所公立大学一年学费约1万人民币,私立则需2-3万 。这个开销,已经高于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留学的生活成本。因此,很多越南中产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到中国,本质上是一笔经济账 。
3.在越南,会中文比会英文更值钱,工资能高出20-50%。一个河内本科毕业生的起薪约3000元人民币,如果会中文,可以轻松达到3600-4500元 。核心原因很简单:大部分在越投资的中国老板不会说英文 。
4.越南人学中文的动机,除了功利,也充满“野路子”。有学生因为偶像是易烊千玺,便立志要去他所在的城市留学 ;更有女生直言不讳:“学英文只能去打工,学中文有机会当老板娘。”
5.不要低估越南的“卷”,这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甚至有些“尚武”的民族。越南学生普遍要上补习班,尤其重视英语、数学和体育(足球和跆拳道是最热门项目) 。他们不仅能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夺金,甚至在围棋比赛中也能拿到世界冠军 。
6.把孩子送到越南读国际学校,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选择,且有硬性门槛。虽然越南国际学校的学费比上海便宜约30%,且中国学生少、语言环境更好 。但最大的障碍是,越南不为此类学生和家长提供签证,父母必须持有本地工作签证才能让孩子入学 。
7.给中国的小微创业者的忠告:在越南,尽量不要和本地人直接竞争。越南人极其聪明、勤奋,且学习和模仿能力极强 。中国创业者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如印尼、泰国)可能具备的“勤奋”和“聪明”优势,在越南大幅削弱 。在直接面向本地市场的领域(如TikTok MCN机构),中国团队几乎都被越南本地团队“干翻了” 。
8.在越南的正确打法是“赋能”,而不是“竞争”。不要去做一个和本地人抢饭碗的中文培训班,而要去做一个帮他们对接中国资源的留学中介 。利用中国人更懂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其不具备的资源,这才是生存之道。最成功的中国老板,往往是那些在越南开工厂、赚欧美钱、只为本地提供就业的“赋能者” 。
9.理解越南,可以参考韩国:一个极度“刚烈”且有野心的民族。无论是强烈的民族情绪、内卷的教育体系,还是拼搏精神,越南都与韩国高度相似 。这也解释了为何韩国资本看好越南(认为能再造一个韩国),而中国资本则相对谨慎(认为只是一个广西省大小的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