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守护好“我们联合国人民”的共同家园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近现代历程中,曾经遭遇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战争,惨烈景象震撼人心,令世界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合作的极端重要性。1945年,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并签署《联合国宪章》,秉持着“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初心,确立了以集体安全机制替代丛林法则、以多边协调取代强权政治的现代国际治理框架。中国作为最先遭受轴心国侵略的受害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作为在二战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以会员国主权平等为基础,是近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产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进行国际合作。数据显示,联合国为1.39亿逃离战争、饥荒和迫害的人提供援助和保护;为120个国家和领土的超过1.23亿人提供粮食和援助;为全世界45%的儿童提供疫苗,每年帮助拯救300万人的生命;通过在全球11个维和行动部署的6.1万名维和人员维持和平;解决影响超过40亿人的全球水危机;通过80项条约/宣言在全球保护和促进人权;协调筹措450亿美元,满足1.86亿人的人道主义需求;运用外交手段预防冲突,每年为约50个国家提供选举援助。
“我们联合国人民”的大家庭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全球范围内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变乱交织,二战以来形成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面临弱化,所谓的“联合国危机”再现。
人类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和平与发展愿景不会改变。数据显示,联合国成立时由51个会员国组成,当时世界人口约为23亿。如今,联合国已有193个会员国,以及巴勒斯坦国和梵蒂冈两个观察员国。全球人口已达80亿,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挑战。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联合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平台,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要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深刻认识所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把握其发展趋势,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当前,不确定性上升成为世界对未来的共同预测,大国担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参加安理会各项议题审议,支持安理会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和践行多边主义价值取向,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体系。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与联合国理念高度契合。
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中国正同世界各国一道,以实际行动爱护好、守护好联合国这个大家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联合国这一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上,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坚定立场为“全球南方”注入了信心。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风险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积极争取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着力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2025年第19—20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栏目
作者: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